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十八大以后,中国加快了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培育法治文化.高校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校,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贯彻.所以,必须加强以“依法治校”为核心的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保障依法治校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高校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落实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大潮中,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中枢部门,应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运用法治思维拓展其窗口服务、信息服务、参谋助手、督查督办等职能,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高校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落实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大潮中,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中枢部门,应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运用法治思维拓展其窗口服务、信息服务、参谋助手、督查督办等职能,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设法治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法治校园的建设,不仅要树立法治的理念,还要变革和完善高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注意协调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既关系着在我国领域内有效实施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能否实现的国家发展问题,又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的国家安全问题。民族地区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治在其中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又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法治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应该是在坚持国家制定法思想原则下,整合民族地区法治资源,走一条内升外连的平和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院系廉政文化建设在廉政意识、廉政规范、廉政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法治原因。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以法治的视角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探寻高校院系廉政文化建设的法治路径,对于解决问题大有裨益。同时,院系廉政文化建设与院系法治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充分利用法治资源,以法治促廉政,是推进高校院系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民办高校正面临学校与学生行政管理关系的式微,一般权利关系及学校与学生的契约关系增强的趋势。民办高校学生的具体权利包括入学权与升学权、教育选择权、公正评价权以及学业结束时平等的就业权以及生活权、隐私权与安全权与救济权。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的体制机制,除了厘清民办高校与其学生的法律关系之外,还要用法治的理念,即依法治校的理念和精神来回应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学生权利缺乏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追溯中国法治的历史进程,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在事实和法律面前,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伦理思维是不同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如何完成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企,从法治国家到法治国企的转化,需要国企管理者学法学规则,增强法治观念;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经营和维权,维护企业自身和权益。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与法治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当采用政府主导推进型模式,在政府领导下,通过强化立法和各种具体制度的建构以及加大政府投入,从村民自治、农村经济法治、农村社会法治、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法治文化与高校道德建设相伴相生,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的强力支撑。从高校法治文化的内涵、高校道德建设的意蕴、道德建设与法治文化的内在关联等方面深挖其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道德建设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支撑的理论基石;从道德舆论引领、道德价值引导等方面体悟高校道德建设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强力支撑,有助于同频共振地推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家思想的主张也是想要建设一种法治社会,当然这种法治是一种最低层次的法治。法家思想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法治中国的当下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启发的,如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警惕、对法秩序的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12.
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期待.从法律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性质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立法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制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表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从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否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德治国的正确实施能够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一种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个体的道德自律是法律他律的基础.以德治国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市场快速发展与滞后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尖锐矛盾造成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兼治民德与官德.  相似文献   

14.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国为依法执政提供制度和理念上的保障。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德治”和“法治”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应对转型期社会稳定面临的严峻形势,应当进一步发挥法治在调整人们行为中的权威作用,推动社会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拓宽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的法治路径,应当以弱势群体发展权益的保障为基础,以清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和歧视为重心,建立科学化的法律干预手段,扩大制度中表达、传输意见和利益主张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任何社会的法治都具有时代特征,它必须与现有的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并随着这些社会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种法律制度只有准确反映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基本趋势,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并为自身的发展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建立法治,必须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分析中国法治建设存在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然法思想及其所蕴涵的价值对西方社会法治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自然法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社会和个人养成了信法、守法的品性,形成了刑事法治的良好运行环境;近代以来,西方法治思想包括自然法理论对我国法律的影响与日俱增,直接源于自然法理论的罪刑法定原则也已经明确规定在我国刑法中,但我国的法治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法治之路仍很漫长。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中长期缺乏自由、平等、安全的自然法价值。我们应在国民中培育这种自然法观念,培养良好的刑事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公安部提出了建设法治公安的总目标。什么是法治公安作为基本理论问题,需要首先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用来构建法治公安,可以系统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警、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法治公安的应有之义。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法治公安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