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做过都察院长官的王廷相,在一次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遏雨,一个穿了双新鞋的轿夫,开始很小心地循着干燥的地方落脚,生怕并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潭里,从此便不复顾惜。由此他说:“居官之道,亦尤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相似文献   

2.
慎始慎终无败事明代做过都察院长官的王廷相,一次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个穿了双新鞋的轿夫,开始很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潭里,从此便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并引申道:“居身之道,亦尤是耳,倘一...  相似文献   

3.
“慎初“     
刘国庆 《实践》2004,(3):47-48
明代做过都察院长官的王廷相,一次在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开始还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相似文献   

4.
正明代官员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张瀚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不巧遇上了大雨。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于是就小心翼翼地"择地而行"。后来,轿夫一不小心,一脚踩进泥水坑里,鞋就脏了。然后,轿夫就再也不挑路了,也不再顾惜自己的鞋,随意行走。  相似文献   

5.
居官当慎始     
始:开头,首次。“慎始”就是不可有第一次。这是古人的告诫,细细想想,确实是很有道理。明代做过都察院长官的王廷相,一次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开始小心地寻找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里,从此便不复顾惜,便什么地方都踩下去……这虽是生活小事,但在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所以,许多事情是不可有始的。王廷相居官一直以“慎始”自警,后来官至吏部尚书,成为一位颇有政声的清官。确实,有了第一次之后,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破罐子破摔”,一发而不可收拾。如曾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抓获  相似文献   

6.
慎初者善终     
明代《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没给他讲什么大道理,只向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之中,便“不复顾惜”了。进而告诫张瀚:“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 “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相似文献   

7.
姜文 《党课》2014,(20):82-83
当前,在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的背景下,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纷纷落马,无不令人唏嘘。这一系列案件反复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慎初、慎独、慎微”。所谓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明朝张翰的《松窗梦语》里面记载着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张翰刚当上御史的时候,就去拜访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为了鼓舞张翰当好官做好人,给他讲了自己乘轿的故事。王说,有一次他乘轿进城公务,半路上下起了雨,有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开始时,这个轿夫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无水的地方走,可是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  相似文献   

8.
明朝御史张瀚在任职初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没讲什么大道理,只讲了个乘轿见闻。他说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这个轿夫还择地而行,怕弄脏鞋。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之中,便“不复顾惜”了。王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后,“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反复读之,令人深思,令人醒悟。  相似文献   

9.
<正>和李教授一起到商业街办事,在穿过一条长廊时,步履匆匆的我不小心踩到了一个中年女子的脚。也可能是真踩疼了,那女子瞪起眼睛,扯着嗓门喊道:"走路能不能看道啊?亏你还长着四只眼呢(我当时戴着一副眼镜)!"她的话里含着脏、带着刺,直往我的心里扎,实在难以让人忍受。我正想发作,李教授在一旁含着笑、带着善,道歉说:"这位同志,你说得太对了。他踩了你的脚,是因为没看清路。他明明戴了眼镜还看不清楚,是应该好好提醒他一下。你的话切中要害,振聋  相似文献   

10.
莫清华 《前线》2013,(11):87-87
明代杨继宗,是个不阿谀权贵的官员。他是山西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杨继宗刚正廉直,屡触权贵,令权贵忌惮。《明史·卷一五九·杨继宗传》对他廉洁刚硬、抵制上官违法乱纪的事迹有所记载。成化初年,杨继宗升任浙江嘉兴知府。他赴任时仅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在任期间,也能做到秉公廉洁。有一次,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清理军籍,却暴力“执法”。他对这位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的胡作非为,也十分强硬地进行抵制。  相似文献   

11.
汪金友 《实践》2004,(7):47-48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机构臃肿,官吏繁多.唐武则天时,有人讽之以这样一首打油诗:“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杷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有个叫沈全交的举人,看后又在后边加了四句:“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直接批评武则天用人过滥.御史立即将其逮捕,说他“诽谤朝政“,应该“朝堂杖决“.武则天听了却当着大家的面对御史纪先知说:“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看来,武则天也认识到了官员的冗滥之弊.……  相似文献   

12.
赖丽妍 《当代工人》2011,(14):43-43
您见过爱充专家的人吗?我身边有个同事,似乎没他不明白的事:说起开车,如何挂挡、踩离合、倒车,讲的一套一套,其实他连车都没摸过,更别说开了;说起足球,巴西、阿根廷、日本,好像个个都爱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起在美国时经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有一次,正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一看左右两边都没有汽车,只有一位老太太照章停下等候绿灯亮起。他忍不住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身居要位,有一般人所没有的权力,要想抵御名、利、色的诱惑,除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外,心里边要时刻牢记一个“慎”字,行动上做到“五慎”。一曰慎初。初和终是紧密相联的,有初未必有终,而慎终必始于慎初。有一个故事:清朝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进城,天刚下过雨,路不好走,开始他怕弄脏了新鞋,总是择地而行。进城  相似文献   

15.
<正>在冯梦龙的《古今笑》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唐代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张衡的官员,从令史升三品的审批材料已经上报到门下省,就等着审批后官至三品了。谁知某日退朝,张衡见路旁有人卖新蒸大饼,正觉肚里饥饿,就买了一张,骑在马上吃。结果,张衡因此事被监察御史弹劾,升官之事遂成泡影。先不说张衡在马上食饼是否失当,单说这御史的做法便体现了一个"严"字。监察御史负有肃整朝仪、监督官员的责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6,(2)
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在县衙前的影壁上悬一联,表明为官之道: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清代余云焕于衙署大堂撰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史称“起居于寒素”的清官陶澍,37岁升任江苏道监察御史时,在官署厅堂自撰很有哲理的楹联: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被称为楹联开山鼻祖的福州籍学者梁章钜,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他在48岁授湖北荆州知府时,就题有府署大厅联云: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清县志称为“严明镜子”的湘阴…  相似文献   

17.
正管理者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对事不对人"的管理环境,让事情和人情分开:人是人,事是事。一次"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错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议上,一个管理者问我:我交给一个骨干员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按时完成。但我知道他很辛苦,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做很多其他事情,而且别人配合得也不好,这事不能全怪他。如果我不说,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毕竟交给他的事情没有做好。我应该如何办?是批评他还是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8.
呼唤真实     
不久前遇到这样一件事:上级卫生检查在即,机关干部放下工作,拿起铁锹,走入大街小巷,铺砖硬化道牙,清除道路垃圾,忙得不亦乐乎。正当我们汗流浃背之时,一位居民竟非常平静地问:“这几天你们没事可做?”我们不禁为之愕然。是老百姓不喜欢环境清洁,绿树成荫?还是老百姓不愿意让机关干部替他们清扫环境?一位居民很直接了当地说:“尽是造假!”是的,因为检查过后,不出几天,脏的地方照样脏,乱的地方仍旧乱,故而百姓直言不讳。尽是造假,这句既具讽刺意味,又带着某种情绪的话,是不是更真切地体现出群众的一种愿望:呼唤真实?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相似文献   

19.
据《新唐书·列女传》记载:李余任监察御史时,得俸米,李余的母亲一量有三斛多,便问送米的官吏:“米为什么多了?”官吏答:“供给御史的米,量时是不刮平斛的。”李母又问送米的车庸(车夫):“用车钱应该是多少?”车庸答:“御史不付车钱。”李母为此很生气,“敕归余米,偿其庸”(即令送米的官吏拿回多余的俸米,向车夫偿付了用车的费用),并严厉责备了李余。事后李余弹劾了管仓库的官吏,并将其原因告知了各位御史,“诸御史闻之”,皆“有惭色”。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马鞍山市一名醉酒男子骑车撞翻了一草莓摊点,经调解花钱将被撞的草莓买下。在派出所里,该男子越想越觉得这些草莓不值那么多钱,便拿脚猛踩。一会儿冷静后,他又跪地捡起踩烂的草莓吃,道:"不吃就亏大了"。微之点评:真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