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越南文坛出现了一场"新诗运动",这些新派诗人们创作的诗歌摆脱了字句和格律的束缚,反映了知识分子内心的彷徨与忧郁,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了对美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妙正是这场"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春妙"这个名字似乎从一出现便成为众人的聚焦点:有人对他赞不绝口,有人对他肆意批判,但无论是赞他的人抑或是骂他的人,都无法否认他带给越南文坛的那份震撼.而在其后的50余年里,这个名字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至今日,虽然春妙已辞世20余载,但他从未走出越南人民的记忆.相反,每次重读他的诗,人们便能感觉到其中澎湃的激情和那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相似文献   

2.
戏与画     
马得画戏 当代画戏曲人物,马得可称一时之翘楚,笔墨飘逸,得传神之妙。我与马得兄有交,自1949年初同时参加南京文工团始,后来我写戏,他画戏,因戏结缘,交往数十年。  相似文献   

3.
春雨绵绵的夜晚,琼、波和静3个好友聚在一起讲着悄悄话,琼说:“我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为什么嫁给现在的丈夫.怎么样?”这个提议得到了支持。琼说,我出的主意,那我先开讲吧!那时,我与他已经认识了一段时间,但还没能进入热恋“状态”,经不起他的缠磨就送了他一张照片。照片被他收藏进了皮夹里。一天深夜.他回家经过幽黑、狭长的小巷.被两个身高马大  相似文献   

4.
《海内与海外》2010,(3):78-78
黑色的薄纱半掩着宫女曼妙的身姿,在幽蓝色调的灯光下,舞得花枝摇曳,在光与影错落出的王宫场景中,仿如时装电影的艺术效果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个黑色调的大明。开场我便被如此悉心打造的画面风格卷进了一个暗沉的年代,沉醉于这样一种横行阔视的视觉浪漫中。  相似文献   

5.
袁中郎说":率性而行,谓之真人"。长江就是这样一个率性而行的真人。长江幼年常随打猎的乡邻入山玩耍,有时跟不上乡邻的步伐,他索性在雪地上睡着了,直到乡邻猎罢,才把他唤醒带回村中。他长大后,又特爱登山涉水,深入幽壑密林。可能正是他的常与山川融为一体的特殊经历,使得他得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饱吸了天地山川之灵气,造化了他这么一个真人。他,一脸的率真,一脸的单纯,一脸远离尘俗的质朴,可又一脸犹如削壁寒松、奇峰翠竹般的灵秀。他没进过美术院校,不是科班出身,也未曾投入任何一  相似文献   

6.
近日到收藏家景长海家作客,尽管相信是个充满艺术氛围之家,但进门后仍为他收藏品的质量之精、数量之多惊讶。整个客厅竟像奇石展馆,四壁皆为玻璃柜或玻璃橱,橱高及屋顶,内置多宝格,按体积大小成系列摆放,井然有序,在灯光反射下熠熠生辉。细细观之,或太行千寻,或昆仑万里,或青峰埂立,或巨岩危耸,中国五岳雄、奇、秀、险、幽之特色,在这里足不出户即可一揽无余。不仅石面纹路绚丽多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7.
从步入学堂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如一朵僻幽的山花,在漫漫的人海中,无关风尘地开谢着.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想去解开这个毫无价值的谜团. 他渴望走进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一起在溢满草香的校园小径上欢笑,一起簇拥着上下学,一起逃课到遥远的西山上抓鱼.在旁人看来,这都是些平凡至极的事件,可对于寡言自闭的他来说,却是一连串闪亮而又模糊的梦.  相似文献   

8.
当他因事业受挫,离城进郊搬入这座临树而起的破败楼房时,她俨然已在对面安居多时.在未见她之前,他的心是与这座古楼一般颜色的.潮湿幽冷,布满青苔与灰黑的风尘.  相似文献   

9.
绻美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文人山”,是道教发源地,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相似文献   

10.
本溪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8411平方公里,总人口157万人,第一颗卫星上天、第一艘潜艇下水,都凝结着本溪人的聪明才智。本溪是沈阳经济幽诸城市的“后花园”;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一座现代山水工业城,一座优秀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著名文学家、楹联大师郭沫若,生性开朗,才思敏捷,妙语如珠,风趣幽默。他一生写过许多闻名海内外的奇联巧对,既有启迪教育之理,又有辛辣嘲讽之妙,读后令人拍手叫绝。 郭沫若八岁读私塾时,有一次,老师布置学生背诵《易经》和《周礼》。郭沫  相似文献   

12.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3.
黄公望墓,在虞山之西,比他在常熟城子游巷的故宅可要清静多了。郊野之上,有春茶的碧叶,有油菜的黄花,假定大痴道人泉下有知,在幽冷的丘垄,便是不挥画笔尽情皴染,也能听鸟鸣,动情于啼音的婉转,也能听风语,动情于天地的清籁,人又在画里了,仿佛当年泛舟尚湖而观察晨夕下的水波影调,游走虞山而探赏晴晦时的峰峦光色,创出浅绛山水的画理。此番意境,素为我所歆慕,可惜这只在古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台静农先生晚年谈论别人的史学著述时,看重的是史德和方法论的东西。他自己回忆历史的沿革,却注重细节。细节的真伪生动与否,乃治学的大事。顾炎武就注重细节,对不经意的小事能打量再三,且道出妙意。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沃尼妙林的合成与发展,阐述了沃尼妙林的药物学、药理学以及毒理学特征,分析了沃尼妙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以便兽医药科技工作者全面了解沃尼妙林,进而用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瑛 《海内与海外》2011,(11):65-67
认识阎维文多年,总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军人的挺拔、刚毅、勇敢,还有温情、细致、关爱……其实,他是一种军人的刚毅与普通人的温暖细致的揉和。  相似文献   

17.
千林竞秀绕岸迂回绿水流,千秋竞秀万山幽。此中天地为谁造,更泛桃源一叶舟。远浦飞霞远浦飞霞柳巷新,花都番见武陵津。摩天楼外桃花水,长照当年避世人。曲径通幽嵌石亭舍环绿树,名峰兀突映深渊。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自题山水绝句@薛理茂  相似文献   

18.
我的案前放着由大洋彼岸美国洛杉矶市曹永湘老人寄来的一部《梦痕诗词曲合集》,在他这部个人集子里面还夹着一首《答朱岩吟友》的五律:“辽东有丹鹤,振翮吭凤鸣。宏论扬寰宇,清词尽妙文。义交天下士,谊托古人心。我耄难为用,唯祈国运亨。”曹老今年88岁,而我48岁,相隔万里之遥的我们,凭着入选一卷《华夏吟友》诗集而有缘相会,这本诗集收录了海内外2,300多名作者的13,000多首旧体诗词曲作品。从海外华人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他们对故乡日夜向往。作者们大多数已年逾古稀,有着各自不同的复杂经历,而曹永湘老人的身世更不一般…  相似文献   

19.
茶联赏趣     
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席位;茶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绮丽奇葩,古往今来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好。福建武夷山风景区有一条茶联曰: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话水煮龙图。游者饱览武夷奇峰秀水,歇足品茶货联,自然流连忘返。而在泉州市的一茶联更是别致...  相似文献   

20.
一、卷首祷词 归敬令人尊敬具六大威德的佛陀 二、开场白 从弘扬佛法的天帝释之孙、太阳神之子在玛炎玛地区都城阿梨玛德那蒲甘即位为王时起,蒲甘与妙香国中国历届皇帝之间,时而友好时而为敌,并非一贯仇视也不是永远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