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做得公正不够还要连程序都公正得无可质疑 ■刑事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又一次重要改革完善 ■我们相信公平正义的阳光必将照耀每一位公民 ■立法过程需要通过反复博弈来寻找妥协与共识  相似文献   

2.
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再次大修。3月14日在北京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这样一部程序基本法的修正案。  相似文献   

3.
陳光中 《中国法律》2012,(2):16-17,76,78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後,海内外几乎公认,此次刑事诉讼修改最大的亮点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生活》2012,(7):43-43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案件中“尊重和保障人树”,是此次刑诉法修正案中的重点。这次刑诉法的修正案草案,涉及面甚广对很多问题的解决均有所涉及。仅以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例,修正案第二条为:“《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氧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2,(4):5-5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法院肩负的重大使命,也是其能够发挥的重要职能。首先,人民法院负有实现人权的使命和职能。公正的审判既尊重和保障了被告人的人权,也保护了被害人的人权。作为刑事诉讼活动裁决者的人民法院,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是至为关键的体现者和实现者。  相似文献   

7.
缪海英 《法制与社会》2013,(18):126-127
司法实践中,逮捕必要性条件因为逮捕必要性情形及相应证明责任不明确,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缺乏保障人权意识等原因被虚置,逮捕率居高不下,且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应当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落实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明确"逮捕必要性"证明责任,重视听取犯罪嫌疑人一方的意见,完善非羁押强制措施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非羁押情况下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等,以确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8.
陈妮 《中国律师》2007,(2):58-59
一、我国刑事诉讼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党中央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治国要求探索、发掘作为国家法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程序法的独立、特有价值以及刑事诉讼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均衡、协调国家和公民在诉讼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实现诉讼中的民主和人权保障、规制国家权力的依法行使;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法有效进行等。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要逐步推进刑事司法改革,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贯彻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我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顺应刑事诉讼国际发展趋势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就刑诉法本身的概念和内涵来讲,它是限制和规范公权力的一部法律,同时它也是保障民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一个法律。刑诉法之所以有"小宪法"的称谓,正是由于这是一部贯彻落实宪法的保权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这部法律,它既成为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也成为刑事诉讼的最基本任务,还意味着这一原则要贯彻到刑事诉讼的每一个阶段,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刑诉法好像与老百姓没多大关系,但实际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刑事犯罪猖獗,老百姓没有安全感,便谈不上幸福感。另外,刑事犯罪一旦发生,你可能成为本案的被害人,可能成为本案的证人,也可能成为鉴定人  相似文献   

10.
“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实质上是“重要论述”的国际化,具体表现为“国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进路。“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旨在打破国际人权规范发展的中西方角色固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对外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与感召力。当前,全球人权治理困境凸显西方自由主义理念与规范的能力赤字,人权异化昭示全球人权治理亟需正本清源,而“重要论述”展现了全球人权治理改革的中国智慧。在推进“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过程中,中国可借鉴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话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规范扩展以及儒家文化被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进一步凝练发展主义人权观以开展国际规范竞争,运用社会框定策略形成“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的社会共识,统筹利用国际和区域制度平台,重视“重要论述”中的人权理念从软法走向条约的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1日,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法律援助新规定是《刑事诉讼法》修正的亮点之一,体现在第34条、第267条、第286条中。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法律援助规定的变化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扩大了法定援助对象范围。法定援助对象增加了犯罪嫌疑人。法定援助的特殊群体增加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而且增加了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被告人。二是扩大了依申请援助对象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0,(2):5-5
我们要按照宪法规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按照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把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为我们的努力目标,使我国现代的刑事诉讼法治进一步地加以改革和健全。在具体指导思想上,我认为在坚持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更倾向于、着重于保障人权;在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并重这一理念下,要更加着力提高程序价值的体现。具体问题上,我想简单地列几个清单性的要点:(1)宪法规定的中国式的司法独立,应得到配套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有利于充分发挥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各自的职能 ,准确而及时的惩罚犯罪 ;强化了对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保障 ;更好地实现了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活跃、成果丰硕的一年。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法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修改后刑诉法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程序、审判  相似文献   

15.
张先福 《政法学刊》2005,22(5):85-87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的重大突破。当前公安民警在行政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要把 打击违法犯罪和保护人权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植延 《法制与社会》2013,(20):126+135
随着新刑诉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在刑事诉讼制度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为司法理念上的变革和更新带来挑战。这次修改刑诉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大亮点,明确了侦查阶段委托辩护人、完善律师会见阅卷程序、扩大法律援助适用范围等制度要求,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这是进步的一面,但实践证明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会借维护合法权益为名打着权益的旗号钻法律空隙。  相似文献   

17.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半年初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宗智 《清华法学》2013,7(5):127-142
新刑诉法实施半年,执行状况总体上应予肯定。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加强权利保障,使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矛盾更为凸出;在非法证据排除、辩护权保障与辩审关系、强制措施应用、证人出庭及书面证言使用、庭前会议程序、行政执法证据应用等问题上,也存在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诉讼效率有待提高,特别程序的立法精神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贯彻。为进一步贯彻刑事诉讼法,改善法律实施状况,需要强化法治思维,采取有效措施;要研究解决法律实施中的难题,改善执法状况;要继续转变执法方式和办案机制;检察机关要加强法律实施监督。还应当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为刑事诉讼法有效实施和良性运作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马海波 《中国司法》2013,(10):56-59
法律援助,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写入宪法,以及新《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新规定,如何做好新《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援助工作,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从法律关系的视角,探析我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的法理意蕴,应当强调公民是人权关系的权利主体,而国家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义务主体。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中担当义务主体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同时要正确理解国家概念及其变化、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人权主体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关涉权利平等问题,个人人权、集体人权和群体人权的性质各不相同。人权的分类既有传统的分类理论,也出现了新的分类方法,国家尊重人权的义务和保障人权的义务是两种内涵不同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第二次大修完成。此次修改,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坚持统筹,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既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又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着力解决在惩治犯罪和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刑事诉讼法》修改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