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举报线索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源泉,是启动初、侦查程序的敲门砖。离开了举报,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正常开展。当前,检察机关举报线索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已成为涉检信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一、实践中检察机关处理举报线索的情况(一)线索处理方式不全面存查是举报线索的处理方式之一,但有观点认为,根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自侦部门对线索只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举报工作会议决定,今后检察机关将在全国实现举报线索网络化管理,利用网络分流举报线索、管理举报线索:利用网络监控线索管理、查处情况,实行互相制约,促进工作。我们河西区检察院从2003年开始对举报线索实行网络化管理,经过五年来的反复探索和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职务犯罪的查处,提升了对举报线索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举报线索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源头,管理好举报线索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取信于民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实践中,对于经过查实立案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线索,有着较为稳定的监督体系。而对于经过初查后不立案线索,尚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一些举报线索的价值并没有实现最大化,甚至造成线索资源浪费。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构建不立案线索审查机制,已成为新时期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贺冷松 《法制与社会》2012,(11):265+267
举报线索初核工作是检察机关将自侦部门侦查职务犯罪线索关口前移,由举报中心对部分举报线索进行初步核实的一项检察工作,初核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发挥了举报中心审查线索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检察机关侦查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实际,总结、分析近几年举报初核工作开展情况,对检察机关如何开展好此项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职务犯罪案件举报线索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职能的发挥,制约了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构建职务犯罪线索网络收集机制,打破职务犯罪举报线索收集工作的僵局,是当前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举报线索是检察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应充分发挥线索管理职责,统一线索管理平台,加强线索审查、评估、初核和分流等环节的机制创新和改革,逐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举报线索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来源,管理好举报线索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取信于民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下面笔者就线索管理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统一管理不同于统一受理。统一管理是指人民检察院收到的举报材料一律归口由举报中心管理。举报中心是检察机关管理举报线索的职能部门,群众的来信来访和上级有关部门批转的举报线索,都应由其管理。统一管理不是统一受理。由于种种原因,检察机关的其他业务部门和检察长也经常收到举报信件和接待举报人员,也要受理举报线索,对这部分举报线索,要在严格保密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於炜 《法制与社会》2013,(28):218-218,229
举报是群众向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的重要途径,作为检察机关“线索管理中·心”的举报部门应对各类举报线索进行准确分类和分析,严把“五关”,强化举报线索的管理工作,为查办职务犯罪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在2007年反贪污贿赂工作计划要点中重点指出:要理顺案件线索管理体制,提高线索的流转速度和利用率。当前,案件来源渠道不宽、举报线索量少质差呈越来越明显趋势,并严重制约着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为使有限的线索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加强对线索的管理和初查工作的规范。分析办案实践中线索管理和初查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以下问题:一是线索数量不平衡,线索积压和无线索可查两种现象并存;二是多头查办线索,浪费有限的侦查资源:三是线索流转速度较慢,法律未限定初查期限,导致出现少数压案不查、查处不力现象,并且容易贻误战机:四是线索评估机制未建立,初查随意性大。上述问题累积起来,在宏观上形成职务犯罪线索利用率和成案率低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检察官》2008,(3):77-78
自2003年初至2007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群众各类首次举报线索100余万件,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来源有70%是由群众举报。  相似文献   

11.
举报线索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举报中心线索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加大查处职务犯罪力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暴露出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安庆市人民检察院对现有举报线索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对举报线索管理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司法实践,积极尝试新的举报线索管理模式。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取得明显实效,与去年同期相比,举报线索受理数上升33%,初查数上升22%,立案数上升30%。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举报、预防、侦查分离的现象,大量举报线索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深入发展和检察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应当重视在举报工作中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这一重要举措。1.从大量的举报线索中发现普遍存在的倾向性犯罪苗头,进行积极预防。检察机关自高检院规定举报材料统一管理后,逐步将举报线索处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通过大量的举报线索受理、登记、呈阅、分流的过程以及定期或不定期报表统计分析,易于发现许多带规律性的犯罪苗头,…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开展举报工作以来,各单位和人民群众举报的贪污贿赂、侵权渎职等违法犯罪线索日趋增多,对大量的举报线索进行严格的审查分析,发掘有价值的、成案率较高的案件线索,为自侦部门查案服务,是举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好举报线索是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取信于民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也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问题。下面就举报线索的管理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江晖 《法制与社会》2013,(33):259+261-259,261
举报线索初核是检察机关对所受理的举报线索材料,为进一步分析、鉴别,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进行的初步的秘密的调查活动。举报线索初核是对职务犯罪进行立案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也是立案后开展侦查活动的依据和条件。本文将对如何开展举报初核工作,切实加强举报线索的规范化管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举报线索的初核(查)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环节,对检察机关能否掌握办案工作的主动权、提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成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6年高检院下发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二十九条明确了举报中心对举报线索的“初查”权,2009年高检院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三十条将举报中心的“初查”权改为了“初核”权。为了规范和完善举报线索的初核与初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二者加以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16.
一、举报线索审查协调制度的概念和具体要求 举报线索审查协调制度,是检察机关加强举报线索管理的一项内部制约制度。由主管举报工作的检察长、举报中心、反贪、法纪检察部门负责人、举报中心内勤组成审查协调小组,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有初查价值或成案可能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确定分流去向的制度。 举报线索审查协调小组应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逐案抓奸线索的审查、分流、催办、管复等环节,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做好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检察机关及时有力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基础保证。本文拟从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途径方面,找出当前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建立统一的职务犯罪线索的收集和管理制度、建立举报奖励基金会制度等两个方面改进职务犯罪线索收集和管理的建议,分析探讨基层检察院做好职务犯罪线索收集和管理工作,从而为反贪反渎侦查工作持续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线索管理,改进和规范线索初查工作,并设立有效的机制来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线索管理,改进和规范线索初查工作,并设立有效的机制来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部门肩负着履行刑事控告检察、刑事申诉检察、刑事赔偿的职责。对举报线索的初查工作是履行刑事控告检察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初查举报线索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自行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控告举报线索材料进行立案前初步审查的司法活动。根据有关规定,控告申诉部门初查举报线索的主要范围是:举报线索性质不明,难以归口;情况紧急必须及时办理;群众多次举报和上级机关以及检察长交办的需要由控申部门(举报中心)进行初查的。近年来,由于上级检察机关把初查举报线索的数量作为考核基层院控申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升级排位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