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安徽的新型城镇化应体现地方区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安徽加快创新转型发展和实现"三个强省"战略的现实需要。安徽应在遵循国内外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在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型城镇化的共性特征的同时,还要注意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从安徽省情实际出发,走体现地方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上应体现区域功能特色,在城镇化的体系结构上应体现网络结构特色,在城镇化的建设布局上应体现生态环境特色,在城镇化的品牌塑造上应体现主导产业特色,在城镇化的文化内涵上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胡晓峰 《唯实》2022,(12):19-2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江苏省十四届三次全会指出,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开放融合、协同联动的省域发展格局。近年来,江苏省宝应县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被列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一、宝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宝应县地处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四大地级市交汇处。  相似文献   

3.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它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充分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和城市发展、形成城镇体系、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关系,探索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安徽正处于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省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做出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和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李明 《江淮》2012,(6):20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三化"联动,不仅符合当前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新形势下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产城融合。尊重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本和 《理论建设》2015,(2):58-61,113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和增长轴,对安徽区域发展格局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安徽应以此为契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整合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抓紧打造江淮城市群并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特别是皖江城市带应抢抓机遇率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新型城镇化概念,同时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四化"道路确定为未来发展之路。而后其内含不断丰富、完善和明确。2014年3月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大幕迅速拉开。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和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和核心意涵。基于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不充分城镇化"困境,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因;结合社会工作的人本理念、关系重构功能、资源整合优势、政策倡导角色等属性,探索了社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多元嵌入空间;进一步阐释了社会工作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为社会工作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创设了合法空间,为实现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提供了新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分为主动、被动两条路径。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针对不同路径,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戴蓉 《江淮》2012,(7):24-25
崛起振兴风正劲,"三化"大潮涛声急。当前,我省"三化同步"发展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全省上下合力拼搏,只争朝夕,江淮大地青山绿水妖娆,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日新月异。"坚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三化同步"发展,符合安徽发展实际,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引领安徽向着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之路阔步前行。工业主导,加快新型工业化振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建设路子。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中,有些有益探索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最近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明确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四川也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2013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那么,四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究竟新在哪里、亮在哪里,难点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四川的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喜军 《奋斗》2013,(6):24-25
正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是顺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省民政厅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并将之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力度,强力推进,让新型城镇化的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14.
常住人口增长是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与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城镇常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人口城镇化的难点。本文从常住人口区域变动视角,以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为例,全面分析常住人口区域性变动的特点及驱动因子、人口城镇化面临的区域发展困境,提出人口城镇化的政策选择建议: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配置次级城市与小城镇的公共资源;提高中小城镇的人口积聚能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用城镇经济活力积聚人口;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需要城乡统筹政策做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发展导向,这种城镇化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动力结构一般可分为农业技术发展的推动、城乡之间收入与服务差距的驱动、城市工业发展的带动和制度改革的促进,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动力不同于城镇化的一般动力系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在新型城镇化思想的背景下分析四川藏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索出适合四川藏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昭示着乡村城镇化方向和重心逐渐西移。笔者根据西部人口大省四川“试点镇”建设推动小城镇事业发展的情况,解剖了中心城市——成都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安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安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化规模相对较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制约加速发展的思想意识障碍依然存在等。分析安徽“十二五”发展目标,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加速安徽发展:调整城乡结构,积极转移农民,做大安徽的城市;加强开发因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从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向制造业大省和强省的跨越;重视新兴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2013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时,又突出了'城镇化'的主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7年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为此,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突出'六大关怀',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是,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六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地从哪里来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现代农业谁来搞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城镇化被视为继出口、投资之后又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哈尔滨市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二元结构明显的城市,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需要一个城镇化的总体规划。本课题在对哈尔滨市城镇化水平作出整体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性构想,为哈尔滨市下一步具体部署城镇化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