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类暴力攻击行为是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导致的复杂行为,从遗传学角度探究暴力攻击行为的机制已成趋势。本文对几个与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候选基因以及一些暴力攻击行为在表观遗传学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从基因多态性和表观遗传学角度探究暴力攻击行为的前景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暴力攻击行为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暴力攻击行为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的干预实验也证实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暴力攻击行为。本文综述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并简单介绍了这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暴力攻击行为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问题正在困惑着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从心理学层面分析青少年的犯罪成因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预测与预防具有显著的意义。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个人需求与社会供给以及意志行为和认识能力都存在着超前与相对滞后的冲突,因此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社会化障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政法学刊》2008,25(4):75-78
性变态系列杀人犯罪是系列杀人犯罪的一种,社会危害极其严重。根据性变态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将其分为两类,不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情景性自我满足型性变态和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实质性非自我满足型性变态。厘清不同性变态类型的心理满足情景、行为方式、是否具有暴力攻击性等特征是确定案件性质、勾画犯罪人特征、划定重点侦查对象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暴力攻击行为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研究最多的是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 COMT )基因。本文从COMT Val158Met 和COMT Ala72Ser 的SNP 多态性、COMT 基因单倍型、COM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等方面对COMT基因变异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有报告称,青少年犯罪已经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社会“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做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青少年罪犯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重点探讨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及其成因,旨在预防众多的青少年或儿童形成犯罪心理特质,从而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终目的。一、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研究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是一种极端偏离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触犯法律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指在其违法犯罪心理特质支配下所实施的反复的或持续的反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严竣的社会问题,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趋势。对青少年犯的社区矫正工作要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青少年犯教育矫正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杨述[1,2]本世纪60年代始人们开始讨论对妇女的暴力问题。70年代初,暴力的重点仍在妇女被陌生人或熟人攻击、强奸上,然而妇女遭受攻击的最大危险来自与之有密切关密的人,家庭中的暴力还没有被认为是社会性的问题。人们认为家庭中很少发生暴力,即便有,也是与个人心理病理性因素有关。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家庭暴力的统计数据,并在有关家暴的倡议、医疗、精神卫生、刑事审判及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有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i、家庭暴力的概念(Family/DomesticViolence,间写FV/DV)[”]什么是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名16岁的初中生因受黄色书刊、录像的影响,暴力奸淫7岁幼女并杀人灭口。像这名初中生一样,十三到十八岁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是一个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法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透视青少年犯罪形式青少年因不良行为、娇生惯养、小偷小摸以及模仿影视剧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等,发展到违法犯罪,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形呈现多样化。据调查,一是青少年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二是犯罪类型多…  相似文献   

10.
《政法学刊》2018,(4):118-123
校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根源,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全新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寻求更好的对策。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所构成,而且每个人都生活在局部情境之中。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校园暴力的微观情境源于家庭情感的失败、学校教育的缺失、网络亚文化的助推;由此形成的情感能量,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催化出校园暴力行为,同时也揭示了微观情境和情感能量作为互动仪式链中核心要素在校园暴力中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优秀青少年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比较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通过文明的行为影响社会环境,进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中性格是关键的因素。性格影响行为既依照心理系统内在的运动规律又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催化作用。必须遵循心理卫生学关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规律,认真解决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可否认,青少年阶段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然而,国外心理学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青少年的问题十有八九不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家庭的问题,或者家长的问题。”谈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复旦  相似文献   

13.
试论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性犯罪在近几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是数量还是形式都有许多变化。本文试图从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机制方面进行一点初步的探讨,以求为青少年性犯罪控制提供点滴参考。 青少年阶段的罪错行为绝大多数是基于其社会化进程的缺欠及不平衡造成的。具体包括:生理发育与心理水平不谐调;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处理不当;社会化进程中止等等。青少年性犯罪中,上述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Zhang LL  Xie B 《法医学杂志》2011,27(2):129-32, 138
青少年暴力行为是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了解青少年暴力行为的风险因素和预测方法有助于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本文对青少年暴力的个体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进行了总结,对预测和评估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复习,以期对青少年暴力行为发生的减少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裴孝亮 《法制与社会》2012,(22):280-281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暴力性犯罪不断频发,其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青少年自毁前程更是让人惋惜.本文从青少年时间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来分析如何更好地预防青少年暴力性犯罪,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当代青少年青春期宽恕发展的特征为切入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对处于青春期三个阶段的3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处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宽恕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归纳青少年应对人际冲突时宽恕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研究宽恕对缓解青少年人际冲突产生的影响机制,构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干预对宽恕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进而探讨以宽恕为导向的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的作用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宽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青春后期的青少年宽恕水平最高,青春前期、青春中期的青少年宽恕水平次之。2.宽恕干预在减少青春期人际冲突中具有显著作用。3.青春前期是对青少年实施宽恕干预的最佳时期。4.干预导致了对宽恕内涵的认知变化、对冒犯事件的情感体验变化和处理冒犯与冲突的行为变化。5.影响干预有效性的因素包括他人期待、社会规范、社会与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上,家庭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防线。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家庭也面对相应的压力和考验,问题家庭日益增加,极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本文拟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据2004年至2005年案件数据统计报告分析,我所在的吉林省靖宇县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计划经济期间,靖宇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少之又少,而且无非是些偷鸡摸狗等轻微违法行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青少年违法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违法犯罪的行为目标有了新的范围,攻击目标也有“质和量”的升级。据初步统计,2004年初至2005年末,靖宇县共抓获违法犯罪青少年104人,其中违法青少年66人,犯罪青少年38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方面分析。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一味追逐金钱的心理常常旋绕在一些青少年的脑海里。一旦有机可乘,他们…  相似文献   

19.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所提出的结构描述心理学,是对狄尔泰浪漫主义描述心理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他坚持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的二元对立,认为注重文化情境和整体理解的人文科学取向的描述心理学更有利于真实地把握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而迷恋实验室操作、因果假设和元素分析的自然科学取向的说明心理学会破坏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以富有意义的理解方法去把握和领会深嵌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中的心理生命结构体。他在描述心理学框架内,根据人对六种文化领域的兴趣和价值,提出了六种人格类型即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作了富有成效的具体探索,指出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自我的发现、生活计划的出现和跨入各种生活领域。他的描述心理学与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一脉相承,并在具体内容上发展和超越了后者。  相似文献   

20.
暴力少年的心理发育往往迟滞于生理发育,在遇到麻烦时,他们更倾向于用暴力而非智慧来解决问题。暴力少年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该怎样对待暴力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