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部优秀的哲学著作,列宁在阅读它的时候所写的读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不仅对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批判改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且还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认真读书,研究哲学,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增强共青团组织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能力,提升共青团组织在“平安建设“进程中的贡献率,推进社区青少年工作的专业化、本土化进程,2005年6月,团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组织60余位来自复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华东政法、青干院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历时1年编写了七本一套,共计220万字的<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包括<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法律研究>、<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和<2003-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  相似文献   

3.
被黑格尔本人称之为思辨理性的方法的辩证法 ,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它深深植根于欧洲古老文化的哲学传统之中。通过解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来学习辩证法 ,是掌握辩证法的不二法门。黑格尔逻辑学里展示的范畴体系就是辩证法的“具体概念”。作为哲学思想方法的辩证法是表述、学习一切科学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除去是思想方法之外 ,辩证法不是任何别的东西。给辩证法另加上超出思想方法之外的规定性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它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本文立足当时英国社会及作者思想生活现状,探讨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手稿>与<提纲>之间的关系问题长期未受到重视和解决.但比较这两篇著作可以发现,<提纲>的基本观点首先在<手稿>中得到了研究和锻炼,是对<手稿>以来思想的汇集和提炼;马克思在<手稿>中既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也对他直接间接地进行了批评;产生这种矛盾关系的原因,归结起来是马克思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他与费尔巴哈之间实际存在的对立.因此,把<手稿>看作<提纲>的思想基础是恰当的,它可以使我们理顺<手稿>与<提纲>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为积极挖掘和利用<手稿>的思想资源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的安东妮亚>是美国女作家维拉·凯瑟的代表作,小说中表现了作者的西部情结.凯瑟看到了工业化高度发展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试图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寻找一种精神的美.<我的安东妮亚>充分体现了她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7.
斐洛的<论<创世记>>中对隐喻阐释法的运用,显示了其在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的同时,也有着其自身的用意背景,即,犹太人背景.文章通过与列奥·施特劳斯<论<创世记>的阐释>一文的参比,认为犹太教一神论精神是"隐喻阐释法"由以发生的一个根源.但,同时,"隐喻阐释法"又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埃斯库洛斯的<奥瑞斯提亚>、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以及萨特的<苍蝇>尽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相同的神话原型结构却一以贯之,它们对神话原型结构的"复活"不是简单的再现,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这一原型结构又发生了"置换变异",因而变异了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证了毛泽东词<贺新郎*读史>中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吏治建设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公务员法>在界定公务员范围、职务与级别、惩戒、义务与权利、工资、离职从业限制等方面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明显改进,但也存在立法技术缺陷等不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著作中,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清算和批判,揭露了黑格尔在社会、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法哲学观,实现了在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突破和超越。同时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国家和社会关系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与黑格尔的哲学有极为紧密的关系。事实上,克尔凯郭尔在哲学方面的思索基本是以黑格尔为其对话的对象和思想的语境,这一点在克尔凯郭尔早期的著作中尤其明显。然而.尽管克尔凯郭尔自己的哲学探索借助了不少黑格尔主义的观念,这样的对活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反思、批评乃至对立的关系。可以说,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思想的批评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的反思一同构成了反思黑格尔哲学的两条重要进路,前者通过海德格尔或存在主义,后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黑格尔之后哲学在当代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 ,在其《法哲学原理》一书中 ,以客观精神为哲学基础 ,以意志自由为依托 ,对刑罚理性作了精辟阐析。黑格尔认为 ,刑罚基础为不法 ,前提为犯罪 ,刑罚是对不法的绝对否定、对犯罪的等值报复 ,而这种报复被推定为非强制 ,以及以法和正义为刑罚标准 ,同时强调刑罚主观性和主客观同一性。黑格尔刑罚理论 ,构架恢宏 ,述论精微 ,诸多结论颇具价值 ,对后世刑罚理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女性在黑格尔伦理学中被置于一种低于男性的不平等地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女性在社会性别方面的不平等;(2)女性在智力方面的不平等;(3)女性在公共领域中的不平等;(4)女性在私人领域中的不平等。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社会历史和宗教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学说有其优缺点,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批判改造中走上了通往唯物史观的道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主要集中为:市民社会是“伦理理念”发展的中间环节;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则主要集中表现于:市民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相似文献   

16.
在《法哲学原理》中 ,黑格尔的法治思想集中体现在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法律的崇高地位和巨大作用、强调法治的公开性原则和具有明确的司法独立思想等方面。对黑格尔关于王权和主观任性的观点 ,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现象学叙述始终是以其思辨逻辑作为根据的.这个逻辑就是从抽象同一到差别再到真的同一的内在的必然进程.欲望的自我意识恰恰处于这个进程的第一阶段.基于其必然性,黑格尔以同一性为整个自我意识奠基,自我意识其后的进展都是同一性自身演证的结果.于是,抽象同一性即自我=自我的表达式终将演化为自我=非我的表达式,它们构成了欲望的自我意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将自我意识视为精神现象发展的转折点,而苦恼意识则是自我意识的完成,它完整地展示出人类所有精神形态的基本辩证结构。近代以来,围绕哲学与科学、知识与信仰、理性与虚无的争论无不源自自我意识这种令人“苦恼”或“不幸”的辩证结构。认识到这种结构就是人的根本的生存状态、存在状态,这不但是人追求自由和幸福、克服虚无主义的起点,也是人的使命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