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产品责任纠纷在当前经济纠纷案件中占有较大比重,并呈上升趋势。吴天福食用蚂蚁粉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而死亡一案,是较为典型的一个案件。由上海绿洲经济动物科技公司经营销售的蚂蚁粉作为一种新资源食品.是列入火炬项目的新兴产品和产业。本案一审过程中以及审结后有关传媒以“蚂蚁粉吃死人”为题作了不少报道。该案作为一起典型的涉及到消费者的产品责任纠纷.一审法院判决经营者向消费者赔偿人民币23万多元,这一案件涉及许多产品责任的理论问题。蚂蚁粉的质量与消费者死亡之间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本案中诱发的认定以及诱发…  相似文献   

2.
陈国俊  张云涛 《法医学杂志》1995,11(3):135-135,F003
右心室心肌病猝死1例陈国俊,张云涛(安徽省淮南市检察院;淮南232001)1案例金某,男性,27岁,工人,某日与邻居争吵时突感头昏,后倒地,被人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到医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经注射三联针及人工呼吸等抢救无效,于发病后约2小时死亡。2病...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及猝死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典型病毒性心肌炎猝死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心肌炎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的要点,并对心肌炎猝死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myocarditis)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并不少见,由于本病可致猝死,故在法医病理学鉴定工作中常可遇到。一般对那些病变典型,有相应临床表现的案例,鉴定并不困难,但对病变程度较轻,又无相应临床表现的猝死案例,在死因诊断时往往出现分歧。作者复习本室30余年来尸检诊断为孤立性心肌炎猝死的案例,并选择部分因急性暴力死亡尸检案例的心脏标本作对照,结合文献,对该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问题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1.5例孤立性心肌炎猝死者的心脏。分别在其左室、乳头肌、右室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2.1…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瘤自发性破裂猝死1例尸检分析李树山,陈俏(l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黑龙江七台河15460002.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矿物总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0)肺动脉瘤是罕见的疾病。尤其是自发性破裂后发生猝死,文献报道甚少笔者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并...  相似文献   

6.
陈继梁  刘敏  杨静 《证据科学》2006,13(3):205-20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心肌组织的损害机制,为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心肌HSP70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心肌HSP70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时间的延续,心肌HSP70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P〈0.05),在第8周表达最强。结论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早期心肌有损害,且随时间延续,损害增强。HSP70对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休克猝死的法医学鉴定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敏性休克猝死的法医学鉴定7例黄飞骏,刘世沧(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四川610041)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有相当的困难。现将近10年来我系鉴定为过敏性休克猝死的7例尸解材料进行分析,并就过敏性休克猝死的诊断问题进行探讨。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死者...  相似文献   

8.
曾发春 《法医学杂志》1996,12(2):100-100
用竹笋叶毛投毒案3例曾发春(四川省宁南县公安局,四川615400)1案例例1王某与魏某勾搭成奸,为达到结婚的目的,王向其夫提出离婚未果,即与奸夫魏某商量杀夫。二人收集竹笋叶毛和铜末,混合后放拌在饭内,趁天黑让王夫食用,其夫食后不久,发现喉头刺痛、咳嗽...  相似文献   

9.
猝死15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猝死,又称急死,是指貌似健康而无明显症状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于开始感到不适后24小时内发生意外的急速的自然死亡(suddenunexpectednaturaldeath,SUND)。猝死的最大特点是意外性,因此,猝死常引起死者家属的怀疑、误解,甚至发生一些纠纷,而要求法医学鉴定。本系自1992年至2001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案例中,猝死者有15例,现对其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1.1猝死发生率在本系进行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案例中,经过尸体剖验、组织学检查、毒物分析等,排除了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中毒等因素,按照WHO关于猝死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云南猝死(sudden death,SD)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2017年尸体检验的363例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季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等猝死相关因素。结果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35~55岁年龄段为猝死高峰,发病后6h内死亡率较高,各季节死亡人数从高到低分别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导致猝死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冠心病、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SUD)、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肌病、肺炎、肺动脉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过敏。运动,输液、手术、药物以及轻微损伤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意识障碍或昏迷、胸痛或胸闷以及腹痛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死亡前症状。结论中年男性猝死最常见,是猝死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法医学鉴定和猝死的防治中应对不明原因猝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猝死是指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意外突然死亡。心血管疾病是引起猝死最常见的疾病,其中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最多见,冠状动脉畸形引起猝死的案例报道较少见。笔者检验了一起因冠状动脉开口畸形引起猝死的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例利多卡因过敏死亡尸检报告刘敏,邓振华,吴家文(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四川610041)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发生过敏反应较少见.且以前的报告均未作尸体解剖[1],作者遇到一例,井经系统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现就有关问题讨论于后。1案例死...  相似文献   

13.
在法医实践中常遇见支气管哮喘合并脑出血、心肌梗塞[1]等猝死,但哮喘伴医源性肾上腺萎缩致死罕见,现报告一例.1案例余某,男,27岁,1995年10月20日临晨5时30分在上夜班(临晨2至8时冲,被人发现死于车间厕所内,死后手握一喷雾装置.其父述死者自幼哮喘,皮肤寻麻疹,经常住院治疗长期服用强地松,哮喘致死前未治愈.尸解发现:死者衣袋内有一瓶喘康速(Bricaso/0.25mg/喷)及使用说明书2页,死者面部、胸部、四肢有散在黑褐色素沉着,眼球结膜点状出血.气胸试验(-),右肺胸膜光滑,表面可见直径为0.3-1cm数十个肺大泡,未见破…  相似文献   

14.
心肌炎猝死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医尸检案例中取心肌炎猝死17例进行分析及病理学观察,对心肌炎的分关、心肌炎导致猝死机制进行探讨,认为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肌炎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法医实践中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但在交通事故中因肺动脉栓塞而猝死的案例不多见,特别是在治疗或手术过程中发生猝死常引发医疗纠纷,笔者曾遇2例,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6.
陈新山  胡俊  刘艳  黄光照 《证据科学》1998,5(3):100-102
目的 为探讨引起医疗纠纷案例中猝死发生的特点,特别是其年龄、性别、科室、疾病的分布和发生纠纷的原因,为有关单位调处医疗纠纷和制定有关法规制定有关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本教研室1955 ̄1996年42a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尸检资料中挑造各种医疗纠纷案例;制定统一表格,将其中猝死者逐一登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a中医疗纠纷的猝死135例。其中男87例、女48例。年龄自新生儿 ̄67岁。以新生儿和  相似文献   

17.
季斌  李家骐  钱汉新 《证据科学》2007,14(1):I0007-I0008
在法医实践中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但在交通事故中因肺动脉栓塞而猝死的案例不多见,特别是在治疗或手术过程中发生猝死常引发医疗纠纷,笔者曾遇2例,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8.
在法医实践中,糖尿病猝死的案例较少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猝死报道更为少见。当患者在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昏迷,易误诊为其他原因死亡,笔者遇见一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陆某(女,34岁)某日(婚后第五日)晚3时突感腹痛,当日住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自述腹痛、脐周压痛(+)、全腹B超无异常,妇科(-),给予葡萄糖、丁胺卡那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院方劝其转院。陆在丈夫陪同下回家,不久昏迷,于当日晚8时死亡。经查陆某患糖尿病(I型)已3年余,死前患感冒未愈。尸体检验:蓝色裤衩被血液浸润,…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肠穿孔并坏死术后死亡1例甘建一(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长沙410002)法医检验中,因外伤所致肠穿孔并肠坏死术后死亡的案例报道甚少,现报道一例如下。1案例某日晚10时许,彭某(男,41岁)因口角被他人摔倒在地后,对方又用脚跟踩其胸腹部。彭回家后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心肌组织的损害机制,为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心肌HSP70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心肌HSP70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时间的延续,心肌HSP70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P<0.05),在第8周表达最强。结论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早期心肌有损害,且随时间延续,损害增强。HSP70对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