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8年夏,新四军率部挺进华中,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随着各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根据地妇女教育逐步发展起来。华中抗日根据地妇女教育在烽火硝烟的岁月中萌动,在与乡村社会陋习的斗争中发展,在政策的不断调适中扩大影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教育动员,根据地妇女被成功纳入抗战救亡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9年7月,毛泽东在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只有妇女都动员起来了,全中国人民也必然会动员起来。”晋察冀根据地作为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按照党中央指示,在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下,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占边区半数人口的广大妇女群众组织动员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统一累进税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保证搞战需要,减轻人民负担,巩固统一战线,而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一项新民主主义的财政经济政策,这项政策首先在晋察冀边区实行成功后,又推行到晋冀鲁豫、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它的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为我党建国后从事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冀中乡村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大力开展了妇女解放运动,通过多种方式变革了妇女的社会生活,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分析总结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经验,探讨其对当前妇女工作的启示,对不断推动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发展、巩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要对象,以支援抗战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日寇的烧杀抢掠,促使更多的妇女觉醒。“现实提到她们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去死,或者去战斗。二者必选其一。”①同时,许多知识妇女从敌占区的大中城市来到了乡村。她们对日军的残暴有着切身的体会,她们又有一定的组织才能,成为燃起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抗日运动的星星之火。因此,在抗战开始后的不到两年内,根据地的妇女群众普遍建立了“妇联”、“妇救会”等抗日组织。“妇联”和“妇救会”是不分阶级、不分党派的妇女统一…  相似文献   

6.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两支重要军事力量.他们在这一时期相互支持、相互援助,为抗战胜利和中共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军分别在华北、华中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战略上相互呼应;两军共同开辟了皖东北、苏北、河南、湘鄂赣等抗日根据地;两军在黄桥保卫战等战斗中相互配合;两军在干部、人员、经费上相互支持;两军创造的经验共同分享.他们的精诚协作,加快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也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第一一五师是我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平型关战役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增强了全民抗战必胜的信心.该师所属部队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80万人,同时建立了山东、晋察冀两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刘光照 《世纪桥》2020,(2):35-38,8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全民抗战,同时非常重视开展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抗日根据地推行的社会教育,始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和战斗形势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抗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养,充分调动了群众抗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富农问题是土改政策中一个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对于社会其他阶层影响颇大。建国前,我党在根据地内对富农采取征收其多余的土地及财产的政策,事实上实行的是把富农同地主一样看待的政策,结果,  相似文献   

10.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抗战以来,直到1942年,这里建立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0万多人,发展了11万党员,并且训练了一批干部,组织了一些基本群众,我党我军已在山东站稳了脚跟。但是,百团大战后,日本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决定分割、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并把侵华  相似文献   

11.
陈毅在华中敌后六年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以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的统战艺术 ,卓有成效地开展敌后统战工作 ,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尤其是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一、加强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利用矛盾 ,求同存异 ,“互助互让 ,共同发展” ,开辟敌后抗战的新局面毛泽东指出 ,地方实力派是我党要争取的中间势力 ,“他们虽然同进步势力有矛盾 ,但他们同现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损人利己的政策亦有矛盾” ,“所以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 ,他们是可能在我们同…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5,(6)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19日,中宣布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座谈会,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将以增刊的形式,将全国抗日根据地共产党人英勇事迹汇编成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抗战精神。以下是座谈会上来自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的代表、学者的发言摘编,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缅怀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牺牲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4.
吕晓梅 《党史纵横》2009,(12):48-51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全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希望,尤其是深受日寇殖民统治和压迫的东北3000万同胞和苦难深重的妇女姐妹,更加渴望和平民主,实现翻身解放。我党早在“七大”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争取在抗战胜利后。把东北建成中国革命的巩固的战略基地”的重要任务和“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富农问题是土改政策中一个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建国前,我党在根据地内对富农采取征收其多余的土地及财产的政策,事实上实行的是把富农同地主一样看待的政策,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但由于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问题暴露得尚不突出。建国后,党的主要领导人迅速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朱小仲 《广东党史》2002,(2):42-42,44
抗战期间,广东英德有一所我党创办的学校-英东中学。学校座落在英德县东乡。东乡现有的7个乡镇都被省评为老区,是粤北有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北江特委于1939年重新恢复后,特委书记黄松坚很重视国民党地区的学校工作,先后派了不少党员到各地中小学校任教。既向青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21,(6)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妇女运动如火如荼。广东妇女积极支援和参与抗战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是广东妇女积极参与抗战的重要前提,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是其原生动力;第二,地理位置和革命传统是广东妇女积极抗战的独特因素,这些因素促使广东妇女的思想受到彻底解放,有力唤醒了她们的革命意识;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广东妇女积极抗战的力量之源。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坚决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动广大人民包括广东妇女积极参加抗战。通过回顾历史探讨广东妇女产生革命热情的原因,有利于调动妇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党在十年内战时期,是采取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农民的政策。一九三七年,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我党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之目的,制定了既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实行了土地政策上的转变。这是为了前进而后退的一种必要的让步,从而广泛调动了各阶层的抗日积极,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文化教育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一切为着抗战”的教育方针与政策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如何才能坚持抗战到底并取得抗战胜利呢?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路线和方针,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这是关系到抗战前途和中国命运的大问题.而全面抗战必须建立在“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的基础之上.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抗战教育,把抗战教育作为军民总动员的最有效的措施.1937年7月23日抗战伊始,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为建立东北根据地,在经济领域曾进行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尝试,其中对外贸易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仅对1叫个一1949年东北解放区的对外贸易做一概略介绍,以对总结其历史经验提供一点粗浅的参考。抗战胜利后,我党派出科万余人的主力部队和2万多名干部挺进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进入东北后,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巨大的财政困难。第~,解放区的财政支出极为紧张,我党初到东北,没有雄厚的物资基础,财政靠搜集敌伪物资和发行纸币维持开支。但敌伪物资毕竟有限,纸币发行量也需要有限度,两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