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勇 《群众》2012,(3):71-7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要达到文化自觉的精神新境界,不仅要有自知之明的理性,而且要有道德昌明的德性。欧阳修说:  相似文献   

2.
张佩 《理论月刊》2013,(8):50-54
欧阳修、苏轼的"斯文"道统,是一支在北宋儒学复兴洪流中奋力牵挽内圣与外王的力量。此道统的源起,对欧阳修来说是在北宋文化格局未定的情况下争取机会,对于苏轼而言则因政治处境不利,更添了些迫切性。欧苏道统的"致道"主张为:道本于学;必追随本心,不可图慕虚名勉强求之;道之用在天下,立论太高,止于虚言,则道不可得。此道统之所以隐沦,原因是:对续统人才要求全面,增加了儒生入仕难度;理学胜出后将欧苏道统阐释为"专主文辞",根本不足以成为文化命脉向下延续的正宗;欧苏注重学术自由,不刻意追求师承,无形中令门派自我消解,造成后继乏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韩愈研究现已经成为一门国际学问,时称韩学.韩学在中唐之后中断近200年,而到欧阳修时代开始盛行.韩愈其文与道为一代宋人狂热师法,其中原因既有当时主流政治文化的需要,也有当时学术传播、建构的需要,也与欧阳修突出的学术贡献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王立霞 《新东方》2013,(5):67-7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既有史家的广阔视野,又有政治家的实践真知,还有文学家的丰富感触。身处北宋严峻的社会现实背景,欧阳修对于宋代及前朝的民族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欧阳修的诗歌显示,其民族思想既有积极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所作题跋文400多篇,具有极高的价值,对当代和后代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本文从文学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力图探寻欧阳修题跋文所做的贡献。文学价值主要分析欧阳修对题跋这一文体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学术价值主要表现为欧阳修题跋文在金石考证方面具有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表现为欧阳修艺术鉴赏方面很高的造诣,关于书法有着宝贵的经验之谈,对音乐、美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撰写完成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225卷,公元1060年编撰完成,作者为欧阳修、宋祁。我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凡事讲究官阶高低,一本书如果由几个人合作撰写,最后只署其中职位最高者的名字。编撰《新唐书》时,欧阳修是枢密副史、参政知事,宋祁是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职位比宋祁高出一大截,按照当时的规矩应该只署欧阳修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这部书却署上了两个人的名  相似文献   

7.
郭凌云 《求索》2013,(6):133-135
仁宗朝词坛是宋词发展的第一个成熟繁盛期。仁宗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仁宗朝词坛的兴盛和新变的产生。“无南北之异”的取士政策促进了仁宗朝词的兴盛;分别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中心进行的词学活动.促进了仁宗朝词坛疏隽与婉雅两种词风的产生:词之功能发展至仁宗朝有了极大的扩展。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大词人产生于仁宗朝,并不是偶然现象。对仁宗朝词坛新变的探析,对更好地把握词史流变、进行词家的个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后有不如,甘当同罪”古意近人丁传靖编辑的《宋人轶事汇编》中记叙了一段宋代名臣欧阳修举荐人才的故事,大意说:有一个名叫吕惠卿的文人,很得欧阳修赏识,当吕惠卿在文坛和政坛上都还没有什么地位时,欧阳修就极力向各方面推荐他,说他是一个品行端正、学问优秀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大文学家。他勤苦好学,举进士后历官知谏院、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职。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知青州,实行"宽简不扰民"政策,使地方一度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后人将他与范仲淹、富弼并称"三贤"而祀之。他政务之暇醉心金石,所到之处,随时考察研究,著有《集古录跋尾》十卷(时间不久,跋尾漫散,其手迹仅剩四则)。该书是考述先秦至五代金石文字遗  相似文献   

10.
刘越峰  田甘 《理论月刊》2010,(9):130-133
欧阳修的散文多用虚字,这是他向圣人经典学习的结果。欧阳修散文多用虚字对欧文简易与纡徐含蓄相结合的文风有重要影响,也是北宋学术与散文互动模式最有力的证据,同时,对汉民族语言的成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