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认为,“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活动的特殊形式,是人的整个关系系统的实现。在人类社会中,交往既是团结个体的方式,也是个体本身发展的方式。因此,交往的存在既是社会关系的现实,也是人际关系的现实。人们的各类关系都是在交往的专门形式中才得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物化",劳动产品被作为商品进行生产,人不是表现为在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物变得对人独立而支配着人的生活。资本主义拜物教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发生背离的本质原因。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离不开现实的经济基础,并需要发挥好分配制度的作用。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要通过制度安排来保证其在经济运行中的落实,重点是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社会生产并获得劳动分配,建立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分配制度,发挥好政府职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从广义上讲,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任何劳动者与任何陛质的用人单位之间因从事劳动而结成的社会关系都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高颖 《学理论》2013,(16):87-88
劳动和需要是人的发展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劳动和人的需要理论的考察是现实活动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展示,也是人学问题的重要方面。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如何正确对待人的劳动与需要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劳动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通常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它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劳动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设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克服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在自然界获得自由,人们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自由地选择职业,自由地变换劳动、更换职能、自由流动。二是人克服社会必然性,实现驾驭自己社会关系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正如马…  相似文献   

7.
人际交往,即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往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满足需要、达到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和联系,它可以通过人与人的相互知觉沟通感情,以便相互促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交往本身又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交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活动、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马克思语),它是现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决定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就是在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在分配关系中,劳动关系的本质就是双方的一种经济关系。它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其职能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解  相似文献   

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提炼出一组唯物史观的物质范畴:分工、交往活动、交往形式和生产力,并阐述了以生产力发展程度为基础的诸范畴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力为基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产力发展引起并制约着分工的发展,分工有自然引起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不同发展程度的分工和生产力水平又会有不同的交往形式.以下将对其之间的关系做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廖全京 《民主》2005,(11):1-1
大文化主要是指人的行为和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在大文化的三个层面上实现三个原则。一是在物质层面实现经济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导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征服,不是掠夺的关系,而应是共生、  相似文献   

11.
在阶级社会中,正确地分析各阶级的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政策的依据;在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地研究和处理社会关系,也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社会关系在各个社会和国家中有其不同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不复存在,社会关系本质上是非对立的协作关系。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由于我们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另一方面自然经济还未充分解体,因而就使我国在现阶段还存在如下三类社会关系问题: 一、效率偏低问题社会关系是人们为进行各种活动而结成的相互关系。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有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时期何种关系形成并被确定下来,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这种关系能够使这方面的活动具有较高的效率。一且这种社会关系在新条件下严重地影响了活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不是从"人的本质"或"人的特性"即"人"中引申出交往范畴,而是基于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来解释和说明交往.交往首先是物质交往,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的"社会物质变换"活动及其关系的统一.马克思把交往范畴引入历史唯物论,实现了对抽象的"人"及其关系的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交往包括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民族间的交往和国家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生产能够推动交往的发展,交往也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人们的意识也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扩大而逐渐产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不断提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就将对外开放的层次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对外交往方式是由当前我国与世界的生产水平决定的,发展生产能够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实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9)
每一个人都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当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00后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他们渴望人际交往并希望交往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同。同时他们中有一部分有过儿时留守经历。因此研究大学生儿时留守与和谐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义,通过SPSS22.0数据分析帮助大学生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践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不仅表现在人能动地改造外部自然环境的生产活动中,而且还实现在社会的人们所进行的交往活动中。因此,与生产实践一样,交往实践同样构成人类社会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3)
制度是以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社会关系状况以及现实的人的状况为基础的,由一定的人所建立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克服西方制度学的主客观之间的对立的弊端。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和宗教伦理关系对制度权威有不同的要求。人与制度、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又是制度权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徐立娟  韩苗 《学理论》2011,(14):39-40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基于物质生产实践,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等,物质交换往往在全部交往行为中具有中心和基础地位。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理解为目的,注重人与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间性,强调在思想上、精神上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我们对交往理论的认识,更好的指导实践,改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8.
梁明 《学理论》2011,(11):1-2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人全面发展是指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在其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内外部条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旧式分工、消灭脑体、城乡、工农差别的基础上的。人本管理中就要注重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人本管理还要创造一个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的工作环境,为个人活动地全面丰富、个人能力地全面发挥提供制度保障。最终实现人的活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5)
芝加哥学派提出符号互动理论,错误地把传播看成是人类关系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需要是人的社会交往的动力之源,交往动机的本质是生产,交往首先是生产活动的前提,同时建立在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交往,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如何交往,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交往和生产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归根结底人类关系的本质,就归结于人的经济交往动机。研究人类关系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厘清"传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展对"传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1)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首先用"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劳动的关系,进而深入到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以及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四个规定对于我们研究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