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著名左翼学者乔万尼·阿瑞吉在英刊《新左派评论》2005年第32、33期发表了长篇文章《霸权的瓦解》,探讨了当前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根源。阿瑞吉认为,美国为应对“9·11”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新美国世纪计划”代表了它与20世纪90年代的真正决裂,美国开始采用新保守主义的帝国计划争夺全球霸权。也正是这种发展,使“帝国”、“帝国主义”等词取代了“全球化”重新流行开来,被用来描述美国兴起的全球争霸计划。阿瑞吉从全球政治经济变动即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危机出发,探讨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根源,认为这一计划破坏而不是…  相似文献   

2.
提起阿登战役,大家对巴斯托尼苦斗和巴顿的装甲铁流津津乐道,但德军在大规模进攻前发起的那场别开生面的特种战,特别是指挥这场作战的指挥官却并非人人耳熟能详,他就是有二战中"欧洲最危险的男人"之称的德国特种战之王--奥托·斯科尔兹内(OttoSkorzeny)。  相似文献   

3.
巴格达之春     
9·11的灰尘里飘满了问号 一名妇女从双子楼的废墟里爬出来,当她面对摄像机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为什么恨美国?”很快这个“恨”字被利用了。9·11给了美国和那个来自得克萨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奈新著《软力量》一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如何行使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领导权力是当今美国政界和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讨论话题。围绕该话题,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2004年3月出版了其新著《软力量——世界政治中的成功手段》(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ltics)。该书在美国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约瑟夫·奈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国防部长助理,现为哈佛大学肯  相似文献   

5.
1806年爆发的普法耶拿和奥尔施塔特之战,历史上一般通称为“耶拿之战”。这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两个相距不太远的地区内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决战宣告了曾经强盛一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普鲁士的衰落……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经济和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在参加了2002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在中央编译局作了题为“美国的经济与战争”的学术报告。现将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935年,美国“化学大王”杜邦在自己的公司里设置了美国企业中第一个智囊机构——经济研究室。这位大企业家深感公司要长期和快速地发展,必须有一种“持久的有价值的动力”——它只能来源于“智慧、预见性和知识”。经济研究室被认为是杜邦公司中具有战  相似文献   

8.
沃尔玛的两块招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理想人物是“微软”的比尔·盖茨,而80年代的经营天才则是“沃尔玛”的山姆·沃尔顿。记得1992年正当美国总统选举时,乔治·布什为了挖克林顿的选票,亲自跑到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市授予沃尔顿“名誉勋章”,表彰这位“体现了创业家精神,是美国人理想中的伟大人物”的杰出人士。这说明沃尔玛及其创立者沃尔顿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9.
美刊《国际政治》 2 0 0 4年第 41期发表了韦恩·奈尔斯 (WayneNelles)一篇题为《作为伪教育的美国公共外交 :令人质疑的国家安全和反恐工具》的文章 ,指出了美国公共外交长期以来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单边力量的意识形态工具 ,但是“9·1 1”之后它变得更具宣传性和教条主义 ,以所谓的国家安全或反恐目的为名 ,主要服务于美国导向的全球化 ,同时加强了对于弱国和潜在对手的文化、经济、军事优势 ;美国公共外交是“伪教育的” ,破坏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主张的以教育为核心价值的原则和多元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9·1 1”之后 ,公共外交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际关系的最著名学者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2001年10月出版的力作 《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驱散了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颇为流行的各种自由主义,如“历史终结论”、“大战过时论”、“民主和平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 以及“国际制度和平论”在世界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问题》杂志2004年第5、6期发表了俄罗斯当代自由主义派经济学家——叶·盖达尔和弗·马乌联名撰写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与“世俗宗教”之间(自由主义的辩护)》。文章发表后在俄罗斯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亚·布兹加林、亚·科尔加诺夫和列·格列布涅夫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作出不同的回应。①这些文章又引起了进一步的争论。在这种背景下,《经济问题》杂志编辑部于2004年10月召开了题为“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的圆桌会议,②邀请持不同观点的各派主要代表出席。杂志主编、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列·阿巴尔金主持会议。盖达尔和马乌的观点受到大多数与会学者的驳斥,也得到少数学者的赞同。众所周知,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官方一直主张“非意识形态化”,俄联邦宪法明文规定,任何意识形态不得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遭到排斥,自由主义一度盛行。但如今,俄罗斯学者在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之际,他们又不得不试图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学说中寻找方法。尽管与会的学者们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承认马克思的遗产今天仍有价值。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苏联解体以来,在《经济问题》这样的主流学术刊物的主持下公开讨论马克思的理论遗产问题,在俄罗斯十几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本刊将连续发表俄罗斯学者关于“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经济学”问题的争论材料。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10日,“聚焦全球南方”网刊登了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题为《全球主义进程的危机和乔治·布什新的经济政策》的文章,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所遭受的三次大的危机,并指出美国面对当前世界进入长波危机的萧条阶段以及自身实力不济的情况,不得不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利益,这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甚至开始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因此全球主义将被迫中断,美国将受到全球的反抗和孤立。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浪与搜狐之战,背后实际就是一场新闻战争。 起诉搜狐,和揭露“黑哨”的行贿者一样,靠“拷贝”新闻起家的最大的门户网站走出这一步,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因为它不但要和过去决绝,还要对将来负责,也要有下地狱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此文年初写就,转眼间“9·11”就一周年了。关于“9·11”,笔者写过不少文章,许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过时了。但重读此文,却无过时之感。因为此文探讨的问题,关系到“9·11”究竟是如何改变了美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这种改变,不是几年就可以消失的。希望这一点片面的观感,对国内读者了解今天的美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57年,美国政治科学家卡尔·多伊奇就曾指出,一个多元的安全体,或者说,一个“和平岛”已经出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其立论的基础就是西方自由主义学派的“民主和平理论”。冷战结束后,西方一些学者,例如布鲁斯·路塞特及其同事,在研究二战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时,发现在1946—1986年的40年间,主要  相似文献   

16.
11月,走入“国防军事”频道为您建造的人类军事文明纪念馆。与全国军迷、顶级专家一同解读世界文明的改写,解析战术思维的魅力,享受纵论古今、指点疆场的淋漓畅快!看点一:20世纪转折之战中国战场三大战役:《军事剧院》推出周末版“影视背景”探索故事背后的故事,解析情节背后的情节《军事剧  相似文献   

17.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帕西瓦尔·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以珍藏两件产自中国的高63.5厘米、题有“至正十一年”的青花瓷瓶——元代云龙纹象耳青花瓷瓶而闻名于世。这两件青花瓷瓶自20世纪50年代被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普博士命名为“14世纪青花瓷”以来,成为举世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被称为“至正瓶”。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美国一报章上的政治漫画,画了“9·11”三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的阴影却形成了“oil”三个字,生动地揭示了布什“倒萨”行动的一面。 布什“倒萨”好比硬币的两面。硬币的两面都有图案。一面是“前台”,是现象的天下;另一面则是真面目,也就是“本质”。表面上,布什“倒萨”是为了维护联合国权威、捍卫民主和平;骨子里,他似乎得到了得州石油大亨的口授,是为油气而战。 美国作为大轿车与四乘四越野车的消费大国,易闹汽油饥渴。无奈美国又是石油入口大国,尤其要依赖中东。9·11事件  相似文献   

19.
这是美国的一位资深学者对“9·11”事件的反思之作。作者在文中指出,深深陷入美伊战争和伊斯兰恐怖主义对美国的战争的困境中,这条道路不是美国应选择的,美国不应选择一条借助单边主义军事行动来建立全球秩序或美国帝国的道路。美国应该选择的是一条在民族国家之间进行多边安全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24日晚,即“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后,笔者采访了与会代表,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国家安全与国防问题委员会主席、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格奥尔吉·克留奇科夫。下面是谈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