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治理环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健全法制极为重要。德治具有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普遍性的优势,德治与法治具有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针对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等现状,只有德法兼备,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观,既是对中国古代儒家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深深扎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时也蕴涵着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教育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观,是贯彻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推进"以德治国"进程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这是新世纪全球竞争对构筑民族“精神力”的客观要求;是开发传统德治资源、借鉴中外历史实践经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示范性等本质特性的要求。“以德治官”,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将认知与践行相结合,将德治与法治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这是新世纪全球竞争对构筑民族“精神力”的客观要求;是开发传统德治资源、借鉴中外历史实践经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示范性等本质特性的要求。“以德治官”,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将认知与践行相结合,将德治与法治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工会经审工作中应以"德"治会,以"德"治审,依"律"而行.即以德昭人廉生威,依律办事公生明,以为显位勤生绩.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迈向法治社会的历程中,既不能忽视道德的基础性作用,也要看到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是不同 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和德治传统;再次我们既不赞成政治伦理化,亦不认同法治万能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传统中国"德治"思想,对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德育思想经历了从德育为首培育"四有"新人、德育首位"以德治国"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积极推进我国"法治"与"德治"化进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协商的坚实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具有推动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双重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必须充分依靠法治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全面实行依法治国,是新时期党的"四个全面"战略主要内容之一。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仅要推进法治,也要发挥德治作用,既坚持依法治国,也提倡以德治国,两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这两个手段缺少其一,也不能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工会法治化",包括工会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工会法律角色的合理设定,能够促进工会在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中切实履行其维权职能。无论是工会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转变,还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新方针,得以经由"法治化"的工会制度实现;并且工会制度适应国内外劳工法律环境也需"法治化"发展。所以,"工会法治化"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制度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而实现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依法行政,依 法行政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关键与核心。  相似文献   

13.
集体合同因在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合同责任方面均不可能具有相对性而使其被排除在适用合同相对性规则的合同范围之外,这就决定了集体合同难以在履行过程中独自发挥功效,因此,受合同相对性规则规范的劳动合同在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正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单个劳动合同的一一订立与履行,才使得集体合同从字面内容真正落实到劳动者实际享有的劳动利益中去.集体合同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对劳动者的劳动利益的保护方面各自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国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对日本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压迫,台湾人民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群众爱国救亡运动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5.
实行"以德治国",不仅包括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构公职人员的"官德"要求,还包括对普通公民的"民德"要求."官德"是"以德治国"的核心,"民德"则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即用"官德"要求民众的错位和把以德治国理解为只是教育民众的错位.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24?year-old rule in Denmark utilising Foucaul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within a governmentality framework. The 24?year-old rule is a good example of how a gendered knowledge about immigration becomes a reality that steers biopolitics, enables practices of normalisation and subjectifies immigrants in various ways. The article foregrounds the subjectivity of immigrant women through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ubject within discourses and in an asymmetrical relationship to power in governance. This analysis reveals the complexity of empir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deational structure of legislative measures and personal meanings expressed by immigrant subjectivities. While I illustrate certain modes of subjectific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24?year-old rule, I emphasise the ways subjects employ certain identity strategies by resisting, reworking or contributing to the practices of normalisation.  相似文献   

17.
要客观评价《劳动合同法》,该法对促进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规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并没有确切数据证实《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不合理用工成本。就用工灵活而言,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的现象。因为违反规章解除和相关弹性概念的存在,《劳动合同法》的解除保护也并非是彻底刚性的。由于修法的共识并没有形成,相关立法的配套问题没有解决以及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目前修改《劳动合同法》的时机并不成熟。此外,真正给企业带来负担的是税负等其他因素,修改《劳动合同法》并不能解决企业负担问题。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个问题是集体合同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劳动关系分层处理未能完成。在短期内,解决现有问题应充分发挥司法的能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首次纳入劳工标准以来,自贸协定纳入有执行力劳工标准已具 有区域劳工规则构建意义,其中《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劳工标准最具代表性。该协 定要求缔约国在国内法中接受载明的劳工权利,使劳动争议受制于争端解决机制,并允许采用制裁措施,赋予劳 工标准可执行力,实现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充分彰显了 我国支持多边主义的一贯立场。然而加入CPTPP,我国将面临与有执行力劳工标准有关的挑战。研究认为,我国 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统筹推进劳动法领域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积极参与区域劳 工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加强普法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加强普法教育是服从于、服务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普法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普法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加强普法教育是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