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10):F0003-F0003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武定路930弄14号(原武定路修德坊6号),为一幢建于1930年的砖木结构假三层里弄房屋。这里也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旧址。中央特科归中央特委会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筹建和实际负责,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具体分工:一科为总务科,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11,(1):50-50
“4·12”政变后,顾顺章转移到武汉从事秘密斗争,负责制裁叛徒和特务。“八七会议”后,顾在上海参加中央特委,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担任行动科(三科)负责人,后来又当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顾顺章居功自傲,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且利用工作的特殊性,日渐腐化,  相似文献   

3.
“4·12”政变后,顾顺章转移到武汉从事秘密斗争,负责制裁叛徒和特务。“八七会议”后,顾在上海参加中央特委,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担任行动科(三科)负责人,后来又当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顾顺章居功自傲,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且利用工作的特殊性,日渐腐化,  相似文献   

4.
1936年3月4日,张学良与中共代表李克农在洛川举行会谈。会后回到西安,恰逢代表国民党送信去陕北苏区的“红色牧师”董健吾(中共地下党员,曾在中央特科工作)。张学良向董健吾谈了洛川会谈的主要成果,说:“我已向李克农提出,希望中共派一相当负责,但又不是声名显赫的人常驻西安,以便与我和各有关方面进行联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22):55-55
董健吾1891年出生于上海青浦县,从小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时考入上海著名的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又念了两年神学,成了一名正式的牧师。1927年,在刘伯坚、蒲化人两位同志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鉴于他的牧师身份,党中央安排他参加了中央特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筹建中央特科“四·一二”事变后的上海,敌情特别复杂。中共中央要站稳脚跟,打击敌人,发展革命力量,就必须在改善秘密工作条件的同时,花大力气做好情报、保卫工作,以保障党组织特别是中央机关的安全。这些都离不开经周恩来亲手开辟的党的情报保卫组织——中央特科的特殊贡献。周恩来对特科工作并不陌生。1927年5月,他就在武汉中央军委主持成立了军委特科,以情报工作为主。1927年冬到上海以后,他又在中央军委特科的基础上组建中央特科工作,并进行了整顿,将原有的特务股改为总务、情报、行动三科。1928年,又增设了无线电通讯科。…  相似文献   

7.
1927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由武汉迁往上海。为了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中央决定成立特科并于同年11月在沪正式建立组织,由周恩来(化名伍豪)主要负责。特科先后辖有4个科,分别负责总务、情报、保卫、通讯等工作。建立通讯科的目的在于加强党中央对各苏区与工农红军的联系,及时了解各地斗争情况,指导革命实践。由于单纯依靠地下交通员传递情报、指示,已跟不上斗争形势的发展,因此筹建秘密无线电台就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当时担任通讯科长的是具有一定经验的李强,于是,这一任务就理所当然地交给了他。李强接受任务后,一方面刻苦攻…  相似文献   

8.
穆欣 《党史文汇》2003,(7):27-29
当年在陈赓主持的中央特科情报科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名叫欧阳新。欧阳新曾在苏联军事学校学过炮兵。1929年底,他和刘鼎一起从莫斯科回到上海,都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特科情报科工作。刘鼎任副科长,做陈赓的助手。欧阳新在特科连续工作6年,后期参与特科的领导工作,是特科的资深人员。中央特科是当时中共中央为应付面临的险恶形势而设立的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专业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人警、宪、特务机关,探取敌人破坏我党的阴谋,向党的秘密组织报警,保障党中央领导机关和在沪地方党组织的安全。欧阳新到特科后化名王子春,他的真实姓…  相似文献   

9.
丁伟  周进 《世纪风采》2011,(3):19-22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共产党人,一时间阴霾密布,暗无天日。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当时中共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在上海创建中央政治保卫机构——中共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  相似文献   

10.
杨田 《党史博览》2023,(2):23-26
<正>1934年9月26日,中央特科红队在上海公共租界枪杀叛变的特科原成员熊国华。此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联合上海市公安局对中央特科红队成员进行大搜捕,抓获红队成员多名并查获多份资料。根据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察情报处外事科科长丘比罗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10,(4):56-56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在北京建立了北京特科。“红色特工”潘东周就是北京特科的一位著名谍报人员。  相似文献   

12.
丁伟 《世纪风采》2012,(7):35-38
中共中央特科是一个充满着神秘传奇色彩的组织。中央特科和一般党内组织不同,他们有着铁一般严格的纪律,特科成员是被要求具有“忠实、公正、服从、英勇、耐劳、努力、敏捷、热血、沉着、冷静、不骄、不淫、尽责任、不贪财、不饮酒、健康”等特性的党内优秀分子,因为他们负责执行比一般更为重要、更为机密的工作。他们以自身的铁盾,构成保护党中央的铁壁,同时也是党有效打击敌人的利剑。1934年,国民党当局的白色恐怖空前高涨,在上海租界的上海中央局连续遭到重大破坏,中央特科也因一次成功的锄奸行动而遭受到重大破坏。可是有关此段历史,更为详细的资料仍不为人所知。似乎随着历史的变迁渐次湮没,成为人们淡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项与年是大革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一九二八年进入中央特科三科工作。三科是行动科,负责惩处叛徒,营救战友。内部又称三科为‘打狗队’、‘红队’,项与年是三科的主力队员,参与了一系列的重大活动。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月的一天,宋庆龄把一封加盖火漆印的信交给董健吾说:“这封信非常重要,你要马上动身到陕北瓦窑堡去,当面把信交给毛泽东、周恩来。” 董健吾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特科”成员,经常执行十分重要的任务。此时,他受党的安排,担任宋庆龄的机要交通。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9,(4):48-48
上海特科被毁后,周恩来命情报科长陈赓立即设法转移天津,到北方去开展革命斗争。周恩来告诉陈赓,到了天津,可以联系北平的秘密党员胡鄂公和杨献珍。胡鄂公也是上海特科成员。他利用自己国会议员和教育部次长等职务身份为中共秘密工作。胡鄂公与陈赓见了面。陈赓告诉胡鄂公,自己此次来天津的任务是在北方建立一个与上海中央特科同一性质的地下组织,请他帮助物色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6.
1930年,在上海长大的李云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她才15岁.当时,组织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严守党的秘密. 1932年,李云调入中央特科工作.她回忆说,中央特科的纪律非常严格,"该你知道的你知道,不该知道的不许问""送情报的,可能不知道情报内容;取情报的,可能不知道情报来处""夫妻各自负责的工作,绝不告诉对方".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特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我党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专门组织。在腥风血雨、艰难竭蹑的白色恐怖环境下,中央特科在获取情报、保卫党中央安全等方面功绩卓著,并且为党的隐蔽战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中央特科工作的特殊性,有关的公开材料极为稀少,因此,在以往对这一时期党史的研究中,对中央特科情况或避开不谈,或一带而过,一些论著对某些基本史实也说法不一。根据所能看到的史料,笔者试对中央特科成立时间、分期、各期工作概况及结束情况作以下探讨。一、中央特科究竟成立于何…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中央机关秘密迁回上海。当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实行疯狂的屠杀政策,全国充满了白色恐怖。为了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成立了中央特别任务委员会,简称中央特科,下设总务、情报、行动、通讯等科。陈赓化名王庸,担任了情报科长。1927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第25号通告中指出:经过我党支部决议,可派遣一、二位忠实同志,到国民党党部  相似文献   

19.
何君林 《党建文汇》2001,(11):46-46
周恩来去世后,许多曾在其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认为他是全国睡眠最少的人。投身革命后,他长期日理万机,在重大历史关头经常多少天日夜不眠。1931年4月,负责保卫工作的特科领导顾顺章叛变,为了安排上海的中央几十处机关和几百人迅速转移到新秘密住址,周恩来连续几个日夜奔忙,眼睛熬得通红。  相似文献   

20.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陈云年谱》 ,在 1 93 5年 7月的条目中 ,有一条涉及到上海地下党的注释 ,其中提到董健吾和董维键两个名字。注释文字如下 :“中共上海中央局和江苏省委在 1 93 4年 6月、 1 0月 ,1 93 5年 2月、 7月共四次遭到破坏 ,浦化人、董维键 (即董健吾 )等负责人相继被捕。” (见《陈云年谱》上卷第 1 87页注〔1〕)从这段注释文字看 ,编写者将董健吾和董维键认定是同一人。但实际上董健吾与董维键并非同一人 ,而是两个人 ,当然二人当时都是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工作人员。董健吾 ( 1 891— 1 970 ) ,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