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运作的实践看,采用出售方式的确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一项有效措施。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及时总结了这一来自改革实践的做法,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上正式提出“出售”国有企业的命题。十三大报告指出:“一些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可以有偿转让给集体或个人。”1993  相似文献   

2.
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传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1962年底,刘少奇和邓小平就已经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监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党要管党"的重要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从严治党";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次作为一个整体范畴提出,并逐步成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方针。2014年12月,习  相似文献   

3.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经济休制改革已历时25个年头,从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已经过去10年了。历经25年特别是近10多年不断深化的市场取向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政策科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12日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召开。出席会议的政策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政策研究工作者共74人,分别来自中央14个部门和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2篇。与会同志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围绕“政策科学如何为加快改革开放服务”这个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工资、保险三项制度全面改革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企业转换机制的改革,推动了劳动用  相似文献   

6.
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是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完成的.其间经历了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和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京常务理事1992年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学习十四大精神座谈会。江流会长主持了会议。现将与会同志学习座谈的主要内容综合如下: 一、关于党的十四大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十四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代表大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大会。大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2,(52)
即将过去的1992年,将以其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历史意义而载入史册。10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明确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确定了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这是为解决90年代以至21世纪前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问题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也是有识之士之所以把党的这次代表大会同党的七大等量齐观、相提并论的根本原因所在。 199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9.
中共从十三大到十八大的报告都对反腐败做出了重要论述,其中可以看出,党对腐败危害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反腐败工作的地位逐步提升、反腐败的措施日臻完善等,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理论的创新。十三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所体现的反腐败理论创新的演变特点可以概括为:始终强调反腐败对巩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始终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始终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归来,视察东北等地时,首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这次专门讨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发表了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精辟见解,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列入议程,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和七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