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5年来,我一手抓好大田种植,—手搞好庭院养殖,种养结合,优势互补,每年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这是农五师八十五团二连女职工王付美在全师做经验介绍时的感慨。早在2001年就已靠连续3年承包百亩大田在连里先富裕起来的王付美,不满足只是靠单打一的大田种植收入,她瞄上了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牛羊育肥庭院养殖。说干就干,当年她承包的110亩大田的棉花纯收入达到了3.8万元,发展庭院养殖育肥羊只200只,出售后获利2.8万元,实现了她双增双收的致富计划。  相似文献   

2.
1993年,殷燕从内地来到农十师用1000元起家,自己动手打土块、盖房子,建起一个简陋的小养猪场,她用从书本中学来的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1994年秋,她在手里有点资金后,便在师、团工会的支持下,一次性投入6万元,建起了一套占地450平方米的全封闭猪舍。当年冬季,她又承包了团里的88只生产母羊。11月3日,接羊第五天,她的羊惨遭狼群袭击,一夜之间被咬死了35只羊,直接损失2万元。在灾难面前,她抹干眼泪,收拾残局,把这次遭遇看成是生活对她的一次考验,毅然坚  相似文献   

3.
4月14日,有点感冒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西新村农民吕晓慧来到村卫生室看病,她只掏了1元钱,就拿到了两盒价值共9元多的感冒药。  相似文献   

4.
胡光嵌 《党课》2014,(23):96-98
林夏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品学兼优。但11岁那年,父母的离异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曾以喝安眠药相抗争,但是这并没有挽回父母的婚姻。11岁的她开始随母亲生活,母亲只要求她好好学习,为的是在父亲那里赌一口气。因此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自己只是父母之间比斗的工具,故而性格也慢慢变得内向、冷漠。在她18岁之前的7年里,她只回过父亲那里7次,唯一的目的就是按照母亲的要求索要每年3000元的生活费。每次,她都是带着复杂痛苦的心情、流着眼泪离开曾经的家。  相似文献   

5.
《党风建设》2003,(9):28-28
1998年贾亚芳下岗了。有朋友向她建议:“卖凉皮吧,别看一碗凉皮只卖1.5元,利润大着呢!”于是,贾亚芳开始了“市场调研”。她打听到一碗凉皮能赚4毛钱,如果一天卖50碗凉皮,能赚20块钱,一个月就可以挣600多块。她对卖凉皮一下子来了兴趣。投入总共不到  相似文献   

6.
正这些日子,一个街头卖花的老婆婆牵动着成都人的心。这个婆婆叫罗锦凤,今年94岁,在成都盐市口卖黄桷兰已经13年。每天清晨,她会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盐市口摆摊卖花,摆一天摊她只挣几十元钱。10多年里,随着人们口口相传"有个太婆每天在新世界百货门口卖黄桷兰",越来越多人专程去买她的花,很多人放下10元20元,提走一串黄桷兰,不等找零就匆匆离开。  相似文献   

7.
曾颖 《廉政瞭望》2006,(9):56-57
艳姐是下岗工人,在一次“再就业”公益活动中被招进报社当清洁工。在这家有300多名员工的城市晚报里,除了那几个常把玉照发表在报纸显眼位置的体育、娱乐美眉记者之外,大多数人都默默无闻地劳作着,像一只只勤奋的工蚁。没有哪只工蚁有兴致和时间去了解另一只工蚁。虽然没有人关注,她每天必须在上午和下午各打扫一次厕所,拖两次楼道,除此之外,她还必须打扫编辑记者的桌子和电脑键盘,并将桌下的垃圾带走。这些工作相对于仅有1.58米的小个头来说蔻小蓉/图确实显得沉重了些,相对于她一个月300元的收入来说,更显得有些不近情理。但艳姐却从未因此…  相似文献   

8.
心中的祈盼     
陈冬梅是农十三师红星一场一名高残青年。两岁时,她不幸感染上了病毒,从此落下了终生残疾,要靠双手帮着才能行走。病残阻挡不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缠着上学回来的妹妹学认字,灯光下她从书本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7年前,当她看到大伯用水孵法孵出一只只可爱的小鸡、小鸭时,她也试着将9只鸡蛋放在热水袋上进行孵化,尽管最后只孵出来一只小鸡,但对陈冬梅来说,心灵深处的门被打开了。不顾父母的反对,陈冬梅从此迷上了孵化。她的孵化规模也渐渐地大了起来,她不仅孵小鸡,还开始孵起了鸭子和鹅,数量都在上百只。  相似文献   

9.
拍案惊奇     
谢巍 《廉政瞭望》2013,(8):48-49
●丢失行李按斤赔武汉的王女士乘坐南航CZ328航班从洛杉矶飞往广州,下机后发现行李丢失。4天后,南航终于找到了王女士的行李时,已是面目全非,不仅箱锁被撬,里面价值近3万元的东西也不见了。对此,按照南航行李丢失赔偿的规定,一公斤赔偿30美元,王女士的行李只比此前少重了1.85公斤,因此她只能获赔300余元的赔偿。  相似文献   

10.
女人天生该绣花,可大竹县石子镇的吴小平却偏偏要"绣"荒山.4年时间,她"绣"出了800亩果园,园内配套喂养蛋鸡5000只,饲养生猪300头,年纯收入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11.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4,(11)
杨岔梅养鸽发了家吉县吉昌镇农民杨岔梅,两年多来共繁育出售种鸽4600余只,纯收入8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人,被县妇联确定为致富示范户,被临汾市妇联授予“养殖状元”称号,并受到了联合国妇女组织的称赞。2000年5月,杨岔梅拿出自筹资金一万多元,以每对40元的价格,从西安购回300对白羽王种鸽,开始了她的养鸽生涯。她凭借一股啃劲、钻劲,不仅掌握了鸽子的生活生理习性,还摸索出一套防病治病、保健沙配制、饲料配方等技术,从而使她的养鸽生意兴旺发达。如今,临汾、侯马等地的六七家客户从她的鸽场调货,乳鸽供不应求。预计她的鸽场今年可供…  相似文献   

12.
10年艰辛拼搏,苦心经营,如今成为一名拥有32亩高产库尔勒香梨园、22头奶牛和3000只肉蛋鸡养殖场,年创利润10万元以上的种养大户。她就是一师三团十九连出了名的致富女能手张自新。1993年3月,张自新从河南老家来到一师三团十九连,当年,她和丈夫就开始承包棉田。她感觉团场大有发展前途,正好可以一展自己的宏图,就暗下决心要抓住机遇,干一番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4.
农四师六十八团牧二队哈萨克族妇女巴赫提因姊妹多,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2002年,在队里开展“巾帼争擂”活动中,她从父母多子多苦的生活中吸取教训,生了两个孩子后主动做了结扎手术,一门心思发家致富,承包了队里的生产羊97只、27亩地。如今,她已发展私有畜200多只,每年收入上万元,家中的日子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牧二队像巴赫提这样的哈萨克族育龄妇女还有20多位。这是该队开展“巾帼争擂”活动后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周琼珍是八十六团的一名女职工。2001年,她种植170亩棉花收入2.5万元;发展3.5亩大棚蔬菜,收入1.2万元;饲养5头母猪,收入3500元;栽培花卉收入2000元。她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她随丈夫从甘肃来到八十六团,团场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承包了30亩棉花,从备耕一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起来。她勤学好问,吃苦耐劳,从播种、放苗、田管到病虫害的防治,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是洛阳市洛龙区关林庙村高秀兰的灾难年。老伴去世不久,儿子遭遇车祸也走了,紧接着,儿媳一病不起随儿子去了。所有的人都认定这个家是彻底塌了,值点钱的东西全卖了,祖传的一间小黑屋里只剩下一床一灶,一个60岁的老人和一个才8个月大的孙女,怎么过?家里米面全无,全部家底是欠债50元。老人瘦弱却刚强,卖了家里的两棵树,还了那50元债务,还剩7元钱,她抱着哇哇大哭的孙女去买面粉,瘦得皮包骨头的她抱个孩子就像抱座大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3,(15):48-49
武汉的王女士乘坐南航CZ328航班从洛杉矶飞往广州,下机后发现行李丢失。4天后,南航终于找到了王女士的行李时,已是面目全非,不仅箱锁被撬.里面价值近3万元的东西也不见了。对此,按照南航行李丢失赔偿的规定,一公斤赔偿30美元,王女士的行李只比此前少重了1.85公斤,因此她只能获赔300余元的赔偿。  相似文献   

18.
农八师一五○团工程连泥瓦工出身的王玉霞自成为“十六大宣讲团”成员后,真是对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响在外咧。她靠勤劳的双手,2002年挣了20.5万元钱,引得众人惊奇、羡慕,刮目相看。 王玉霞有一个拥有555亩耕地,机井、农机具配套齐全的家庭农场,有一个拥有20头马鹿、圈舍配备完善的养鹿场,还拥有一个100只生产母羊的羔羊繁育场,总资产达61万元。自1997年以来,5年累计创收52.5万元,她常年雇工5人,农忙时最多雇工68人,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板。 1995年以前,她一直是工程连的泥瓦工,掂瓦刀、抹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员王淑荣是东丰县三合乡兴太村妇女主任。10年来,她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姐妹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先后被评为辽源市致富女状元、东丰县劳动模范、三合乡"双带"标兵。10年前,王淑荣背着5000元债务,开始了向贫穷挑战的艰苦历程。她思想解放,敢闯敢干,靠科学养鸡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她富了不忘乡亲,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帮助村里的贫困姐妹走共同致富的道路。鞠光兰是本村有名的贫困户,一家4口人吃了今天愁明天。王淑荣主动和她结对子,拿出1万元钱帮她建鸡场,并给她买来了600只鸡雏。…  相似文献   

20.
幸运抽奖     
王悦 《求贤》2007,(4):23-23
有一个18岁的女孩,高中毕业来北京闯荡。好不容易托老乡才到一家小店当打字员,月薪400元。她和几个老乡一起住在一间地下室,一张床铺一晚8元。除了打字,她没有别的事做,于是把从家里带来的高中英语书经常翻阅,天长日久,几乎闭着眼睛从书的最后一页背到最前一页。这样她攒了一年的钱,终于上了英文班。有人讥笑她,她不为所动,仍然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六年中工作换了很多,待遇却越来越高,月薪由400元到600元、800元、1200元,后来升到1500元,英文也由一级提高到二级、三级,最后四级、六级的证书也拿到了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