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彦淖尔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本期专题报道,聚焦巴彦淖尔"天赋河套"品牌的打造过程,领略八百里河套农牧业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  相似文献   

2.
美丽富饶的八百里河套,有全国最大的硬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生产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葵花、枸杞产地等多项殊荣。不断延伸的农牧业产业链条,让巴彦淖尔市广大农牧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2004年以来,全市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恩和特布沁 《实践》2008,(10):50-51
一、河套文化的形成是民族文化在相互菱流中的发展和更新 河套文化属于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年代初发现于河套南部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沿岸一带。前后共发现“河套人”化石以及大量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这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之一,与宁夏银川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文化统称河套文化,后来历史学家将“河套人”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为“萨托乌苏文化”.或称“大沟湾文化”。  相似文献   

4.
王丹 《实践》2008,(2):9-10
美丽富饶的八百里河套,有"全国最大的硬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生产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葵花、枸杞产地"等多项殊荣。不断延伸的农牧业产业链条,让巴彦淖尔市广大农牧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2004年以来,全市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巴彦淖尔盟(简称巴盟)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上,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黄河,形成“八百里河套”,习惯称河套地区。黄河、京兰铁路、110国道、京呼银兰光缆通讯线路、输变电线路、总干渠六线并行,东西横贯河套全境,形成河套长廊。全盟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3万,七个旗县市的83个乡镇、756个村位于套内,黄河灌溉以农牧为主;13个苏木47个嘎查位于乌拉特草原,与蒙古国接壤,以牧为主。党的十五大以来,全盟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立足盟情,开展区域性连片共建,整体推进。特别是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7月,巴彦淖尔麦浪滚滚、瓜果飘香。这个时节,农民忙碌收获,客商八方而来,游人慕名而至,八百里河套米粮川,尽显"塞北粮仓"的繁华气象。天赋沃野出好产绿色农牧业,是巴彦淖尔最大的优势与招牌,也是河套的魅力之源。"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巴彦淖尔河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有着北纬40°的充足日照,黄河水滋养的大片沃野,气候、温差、光照条件极为优越。独特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7.
歌曲:《电力之光四台由》,由内蒙古电管局推荐。这是一首为女高音创作的歌曲,充满了浪漫的色彩,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赞美。歌曲曲调抒情优美,旋律流畅,采用了圆舞曲体裁,节奏明快,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回河套》,由巴盟盟委宣传部推荐。歌曲表现了八百里河套改革开放后的崭新景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情和热爱,赞美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作品曲调优美,旋律流畅,歌词生动活泼、通俗凝炼,具有独特的河套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点。《思念母亲》,由伊盟盟委宣传部推荐。歌曲追忆了母亲的恩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0,(1)
临河区位于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政府所在地,拥有亚洲最大的自流灌区—河套灌区。河套农业得黄河水自流灌溉的便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质硬质小麦、油料葵花、河套蜜瓜、苹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二狼山白山羊绒等8大名品。临河  相似文献   

9.
武银星  刘永河 《实践》2010,(2):52-53
<正>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灌区,"二黄河"则是河套灌区人民对引黄灌溉总干渠的昵称。就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而言,在哪里建设风景区最能代表河套灌区、最能体现河套灌区的精神?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二黄河"。河套灌区的引水问题,河套人民苦苦探索了两千多年。据《水经注》记载,早在汉代,河套灌区就有"枝渠东出";《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郡守李景略开挖过陵阳、咸应、永清三渠,但终因不得地势而废弃;清代地商开渠引水,几兴几废,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麓,黄河河套,塞上平原,春意正渐渐萌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于3月21  相似文献   

11.
乌拉特中旗南依美丽富饶的八百里河套,北与蒙古国接壤,巍巍阴山横亘全境,茫茫草原深远辽阔.在这片热土上,14万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绘制着壮丽优美的新蓝图,以豪迈激情创造着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从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到工业经济异军突起,从排名靠后旗县到市域经济重要增长极……近年来,乌拉特中旗旗委、政府求新思变,利用甘其毛都口岸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乘着西部大开发的浩荡春风,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豪迈的气概开发建设,展示着与时俱进的魅力新姿.  相似文献   

12.
<正>巴彦淖尔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持续推进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个发展思路、战略定位符合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具体要求,符  相似文献   

13.
河套大学     
《实践》2008,(7):I0005-I0005
河套大学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1985年经国家教委正式备案而创办的一所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融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学。2001年和2004年,经过两轮大中专院校整合,有七所院校并入河套大学。  相似文献   

14.
正【写在前面的话】在黄河"几字湾"的顶端,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就是拥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巴彦淖尔。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面积6.5万平方公里,地处北纬40°农作物种植的黄金带,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番茄种植加工基地,全国地级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天然的地理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农牧业基础,为巴彦淖尔打造"天赋河套"品牌、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的巴彦淖尔,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  相似文献   

15.
大刀会是清末民间反清的秘密结社组织之一,属于白莲教的支派,会员信奉正一派道士画符念咒的法术,出战前以朱笔或墨笔在黄裱纸上画“符”(似字非字的图形),以火焚之,其灰放入口中吞服,临战时口念咒语,认为可以使鬼神附身,胆大力大,刀枪不入。大刀会在今青岛城阳域内的河套、上马街道办事处一带曾广泛活动,其中以河套孙哥庄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当前,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全面打响,成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自品牌创建以来,"天赋河套"影响力、知名度和带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广袤的河套平原,北依阴山,南眺黄河,东临乌拉特草原,西靠乌兰布和沙漠。独特的自然环境演绎出数千年古朴而婉约的关塞长歌,为华夏文明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河套文化属于草原文化的一个支脉,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碰撞的产物。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河套地区定居、融合。民族变迁的历史沧海桑田,源远流长的河套文化孕育其中。莽莽阴山,古老庄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  相似文献   

18.
刘还俊 《实践》2009,(9):41-41
巴彦淖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在这里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体系——河套文化。河套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文化源泉之一,是巴彦淖尔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弘扬河套文化为重点,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市为目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河套二人台     
邹万银 《实践》2008,(7):54-54
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先秦时期的戎、翟;秦汉时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之后的回纥、契丹、蒙古,以及汉族,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并创造了这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0,(1):F0003-F0003
临河区位于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政府所在地,拥有亚洲最大的自流灌区一河套灌区。河套农业得黄河水自流灌溉的便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质硬质小麦、油料葵花、河套蜜瓜、苹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二狼山白山羊绒等8大名品。临河区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粮、油、糖商品和名、优、特、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自古就有“塞北江南”和“塞外明珠”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