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9年,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共和国60华诞;这一年,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的危机进入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在这个年份召开的中国两会,强烈吸引了世界的关注目光。通过5000多位代表委员,通过3000多名海内外记者,在2009年三月之春召开的中国两会,向各界传递了我国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2.
《人大建设》2006,(2):54-54
《经济参考报》近日刊登报道说,2005年将以改革转折年份载入中国改革史。报道认为,中国改革已走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正从外围改革向核心改革、从浅层化改革向“深水区改革”切换。中国未来5年的改革将直指6类“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是经济全球化有重要推进的年份,是中国的发展和改革有重要突破的年份,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年份。 当前经济形势趋好,可以用“转机”二字来概括,为使良好势头得以继续,要深入分析研究形势,正确选择2001  相似文献   

4.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9,(23):13-13
2010年就要到来了。这注定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施将进入“收官”阶段,有着“经济奥林匹克”之称的世博会将在上海闪亮登场,每一个中国人也将会享受到“全民医疗保障”的阳光,也有人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在这一年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5.
2012,注定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  相似文献   

6.
杨静 《小康》2012,(4):111
正美国"大选年"和中国"换届年"碰面了,这样的特殊年份二十年才有一次,中美双方在贸易方面最需要的是谨慎,对于中国而言,心态必须平稳  相似文献   

7.
当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26个年头之后,回过头来看汉正街的勃起和发展,应当给它一个正确的历史评价。汉正街市场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杰出的成就和重要的见证,对中国市场体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史中留下了值得纪念的“汉正街现象”。它是一笔巨大的、重要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王宇南 《创造》2009,(6):94-94
今年,中国的一件大事便是迎来建国60年大庆。每个人在冥冥之中已感觉到这个年份的特殊和重要性。同时也会怀着这样的好奇心:60年过后,中国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近日,作家出版让推出的《国运》就是一部与开国60年有关的著作,作者席宏斌采用展现历史横截面的方法来写作,就是围绕着历史问号来安排内容: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们在衰过自己的开国60年时曾经历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岁月又有哪些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8,(23):20-20
中国有位诗人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可谓是极度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多次大悲大喜的双重考验,从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到成功举办奥运、实现太空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进一步融人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标志。“入世”近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并将在更广的领域、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种形势无疑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欧盟经济是一个稳步和较快增长的年份,据欧盟委员会2007年11月初最新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称,欧盟27国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9%。与此同时,欧元区13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也将达到2.6%,分别高于年初2.7%和2.4%的预测。经济分析家认为,欧盟经济在2007年有三大特点,首先,通过深化欧盟一体化市场,较好地化解了由于欧  相似文献   

13.
牛年吉祥     
2008年,大悲大喜,大开大阖。 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年份;这注定是一个金声玉振、彪炳史册的年份。厚重而激昂,壮美并高亢。 又一声嘹亮的号声吹响了!在这个全世界都在过冬的清冷的早晨。号声划过天际,悠扬、执着、坚定。中国牛年的春天,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2008·新意     
《小康》2008,(1)
2008,将是宏观调控之年,将是改革攻坚之年,将是民生之年,更是奥运之年,这一年写满新意与期待。2008,一个充满新意的年份,一个期待与焦虑交织的年份。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发展以持续上升的态势赢得举世赞誉。  相似文献   

15.
唐璐 《半月谈》2004,(3):87-89
2000年,印度前商工部长马朗宣布将以中国经济特区为模式建设印度式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有关经济特区的讨论在印度就没有停过。今年1月8日,在印度内阁批准由中央为经济特区立法,并原则同意再设立23个经济特区后,这场争论算是暂告终结。未来无论经济特区法案是否按时出台,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印度将加快建设经济特区步伐。目前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是7%左右,而经济特区的增长率高达23%。第二,印度将不会再像当初那样盲目模仿中国,新经济特区肯定是在仿效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动机,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我们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城镇化下一步发展,有一个重大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就是怎么使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主要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2008年。 2008年,是中国百姓寄予特别希望的年份。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说,到2008年,我们就会有好运。是的,“2008”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因为,2008,你——动动——(就)发!  相似文献   

18.
骆杰  朱江 《时事报告》2006,(5):60-61
两会的召开,使“十一五”规划蓝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增量已占世界的14%,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人就这样来了。”那么,我们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注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安徽小岗村民冒死搞起大包干,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中国现代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由此翻开了第一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进行改革。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已经见效了,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农村改革给予极高的评价! 到2008年,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30年来,有许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回味。30年后,会有更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20.
坚持建设规模不超国力石雷我国建国四十六年来,先后有通货膨胀的年份有十五年左右.占建国四十六年的1/3,通货稳定的年份有三十年左右,占四十六年的2/3。而且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稳定的年份,既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也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实践是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