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坛不平静,文坛多新闻。 爆炒《废都》、声讨王朔、深圳拍卖文稿、北京周洪“卖身”……当喧嚣的1993年终于过去,一则来自广东省作协的消息又令文坛掀起了一丝丝波澜:广东决定面向全国高薪招聘专业青年作家,培养一支严肃文学的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政治势力的分化重组台湾政坛逐渐形成了以国民党和民进党为主要代表的蓝绿大阵营。所谓“泛绿阵营”,主要由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盟党”)、“建国党”以及其他“台独”政治势力所组成。在文化上,有相当一部分本土作家与这股政治势力遥相呼应,声言永远站在批判与抗议的立场,要做“台湾独立建国”的文学代言人。这股文坛势力不妨称之为“泛绿文学阵营”。它主要由《台湾文艺》、《文学界》、《文学台湾》、《笠》、《海翁台语文学》杂志,《自立晚报》、《台湾时报》、《民众日报》、《自由时报》副刊,  相似文献   

3.
手抄本作为地下文学,其创作者的民间地位和边缘身份,决定了它是漠视任何社会意识形态的。随着《一双绣花鞋》、《暗流——“文革”手抄文存》在2000~2001年先后出版,并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引起了出版界对手抄本的广泛关注。2003年,根据“文革”时期手抄本改编拍摄的电视剧《一双绣花鞋》热播,更在唤起许多观众回忆之余,让人们再度关注手抄本的流传与阅读。在那个年代,作为大众集体无意识写照的手抄本,基本有两方面的内容:反特文学、性与爱情。前者比如《一双绣花鞋》、《绿色尸体》、《叶飞三下江南》等,后者包括《远东之花》《曼娜回忆录》《…  相似文献   

4.
画眉何时再歌唱──读凌烟的《失声画眉》张文彦(-)《失声画眉》是一部写实主义小说,曾获得1990年台湾自立报系举办的“百万小说”文学大奖。这次获奖作品是从1982年开始征选,经过8年时间酝酿,最后经台湾文坛具有权威性的“五大方家”①一致通过而评选出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改革开放的探路尖兵,广东的成就和形象已广为天下知,“只会生孩子,不会取名字”的情况也在改变之中,比如最近出版的一套《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便是一次“取名字”、求经验的总结机会。提到广东的改革开放,人们都会记起任仲夷这个名字。他的名言“排污不排外,引好不引坏”更被视为广东“开放观”的最好说明。青年经济学家王廉悉心研究任仲任仲夷的思想和实践多年,颇有所成。他的专著《任仲夷评传》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刊记者在采访王廉时,他专门谈到书中第四部分《以人为本,身正影随》,并交由本刊首次刊发。  相似文献   

6.
同一首歌     
1999年元旦之夜,我和《南方都市报》的副主编程益中先生一起在广东卫星广播电台做一个与听众交流的热线节目,主题是“舆论监督”。有一位听众打来电话说:“《南风窗》今年定价涨了一块钱,但我能够承受,只是希望你们能保持现有的锋芒和公正。”我在感谢之余回忆道:“去年初我在电视台做节目时,曾有一位听众打电话批评我们四平八稳,使我很受触动,于是在采编工作中尽力做了些改进。”  相似文献   

7.
某些台湾作家在新世纪对大陆学者撰写的《台湾文学史》或分类史所做的“反攻”,主要是出版《台湾新文学史》或类文学史的著作,对“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一个组成部分”、“反共文学”是一种逝去的文学、“皇民文学”就是汉奸文学的观点作出反弹。他们从政治上和学理上清算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史观时,还把岛内的统派学者“捆绑”在一起.。代表人物有钟肇政、陈芳明、林瑞明、谢辉煌。  相似文献   

8.
也许你是新朋友,也许你是老朋友,但是当你翻开这一本标明“’93新版本”的《南风窗》试刊时,你也许都能感到出乎意料的惊喜。《南风窗》,一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的有独特口味与魅力的杂志,一本被誉为“吹一股清新健康的南国之风”的“广东十佳期刊“(之一),七年半  相似文献   

9.
王蒙 《法制博览》2008,(12):26-26
白居易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让他在15岁时就名声大噪,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的组诗《新乐府》特别是其中的那首《卖炭翁》,更足无人不晓。无疑.白居易对中国文学有着重最大贡献.但不可否认,他的人生却义有丑陋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广东,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是近几年的事。谈起广东,人们大多注意到商品经济的发达,诸如“认钱不认人”,“买什么有什么”,等等,而对于文化的问题却是不屑一顾,以至说“广东没文化”——“没文学”、“没理论”、“没根可寻”。对此,广东人表现得很冷静很宽容,不在乎人家如何评价,也不急于为自己作辩解,听其自然顺其自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中国正统的文化,是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封建文化,龙、长城是该种文化的象征物,经过几十年的扬弃,它仍然是中国人精神上的依托。在早熟的宗法血缘关系基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斗康熙,这不是“关公战秦琼”吗?别误会,我说的是“戏”。前些时候,中央电视台同时推出了两台大戏:一是一套节目的《孙中山》,一是八套节目的《康熙王朝》。众所周知,一套是中央台的“台柱子”,把《孙中山》安排在一套,当然也是“隆重”的意思。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孙中山》输给了《康熙王朝》——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是“康熙”,人们茶余饭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一词,恐怕是近一两年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其实,人们对“创新”一词并不陌生。在新编《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有两种释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创造性,新意  相似文献   

13.
希望的起点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浦东开发与广东进一步开放,成了国内外注目与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浦东开发表明改革开放战略东移了吗?广东与浦东是否存在“对峙”?浦东“外热内冷”是怎么回事?广东在90年代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就这些问题,本社社长曹淳亮、编辑部主任谭启泰与正在广东调查的《上海法苑》杂志副总编项文忠、执行编辑李浩明进行了一次讨论式对话。有这么一种说法,浦东开发意味着中央整个开放部署开始东移,广东过去十年独占鳌头的优势将被上海取代,因而有一种“失落感”。  相似文献   

14.
人们说:广东是一片热土,热土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热潮。而如今,人们又说,这片热土被“炒”得更热了,“炒”股票,“炒”地皮,“炒”楼宇……眼下房改正在铺开,当住宅开始恢复其应有的商品属性,当人们开始接受用钱去买房这一现实时,广东人突然发现:商品房,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知情人说:境内外房地产“炒家”的迅速介入,硬是把广东的楼价“炒”高了。君不见,尽管广州、深圳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住宅售价,在近几年升幅惊人,然而,比起香港的楼价,仍是小巫见大巫,据统计,目前同一大小的住宅,深圳的价格不及香港的1/3,而广州的价格不及香港的  相似文献   

15.
两位年轻的记者立志用纪实报道的形式“写出有广东味的广东人”,闯出一片——自从《南风窗》开辟了"我"的系列专栏,一个个普通人走上了前台,一个个生活中的你、我、他被人们认识。读者们越来越关注'.我",当然,也越来越关注写"我"的两位年轻记者。一个暖洋洋的星期天,在电视台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五月号发表《告‘御状’的香港女骗子》(下简称《告状》)一文之后,海内外反应热烈,许多读者来信为之拍手称快。从这个利用内地的官僚主义穿梭行骗的典型事件中,人们看到了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复杂性,思考着进一步开放与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最近,李茹英女士在香港《争鸣》杂志八月号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指控《告状》一文是“来势汹汹的舆论攻击”、“利用国家宣传工具”、“蓄意歪曲事实”、“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然而,李茹英的文章对《告状》一文摆出的一系列主要事实,能避则避,能推则推,能赖则赖,“王顾左右而言它”,不敢面对真正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12)
关键是改变观念我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在广西工作。说真的,比起广东,广西很穷,而最令我感到悲哀的是,我身边的某些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穷,接受了这种穷,不思变革。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和广东人打交道。拿广东人和广西人比较,我感到我们“穷”就“穷”在观念上,穷在不思进取上。十年前的广东人便有了领先的观念,有了不甘于“穷”和必须改变“穷”的危机感,所以广东发展起来了,广东人富了。  相似文献   

18.
遥想1992年,当人们还在慨叹音像市场几乎成了港台流行歌曲的天下,还在苦苦探寻大陆流行乐坛不景气的“病灶”所在时,崇尚实干的广东音乐人却在歌坛异军突起了。 首先掀起波澜的是新时代影音公司包装出的“金童玉女”——毛宁和杨钰莹。杨钰莹以《我不想说》和《轻轻地告诉你》窜红,毛宁则将陈  相似文献   

19.
一种苦涩的智慧 在国内外文坛或文坛以外,施蛰存与 巴金,一样是受到广泛尊敬的两位一直生 活在上海的文学老人,他们的大量著作, 已陆续出版齐全,而关于他们的各种消 息、访谈和研究论著,也常常会成为文坛 的热点。这一方面说明,今天的人们幸而 还懂得尊敬他们过去的文学成就,另一方 面则也暴露了今日文坛之不容乐观,它的 巨大的虚空,不得不由两位早该在清静中 颐养天年的老人来填补。但围绕在他们身 边的人们并不一定知道被老人衬托出来的 他们自身的悲哀,而由他们通过老人所制 造出来的热闹,是只能增加老人的寂寞罢 了。  相似文献   

20.
小镇遇知音     
广东顺德县桂洲镇,一个几百人的灯饰厂,当记者随一个采访团到达时,销售科长小潘热情地招呼大家。“《南风窗》?!”接过本人的名片,小潘惊喜.地叫了出来,“你们的‘风’好劲啊,我们厂有好多人订了这本杂志呢!”一个乡村小镇,能有多少知音?采访结束后,记者特地找潘科长了解情况。他说:“今年,我们厂有60多人订了《南风窗》。我厂的职工大多是邻近的农民,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前两年工会订了《南风窗》,很受工人欢迎,杂志传来传去都翻烂了。大家觉得它新鲜、丰富、有味。从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