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早期收获"方案七年的实施,中泰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2003年中国对泰国出口农产品总额为23.23亿美元,2010年1—9月中国对泰国出口农产品总额达77.28亿美元。但另一方面中国十大主要出口目的国中有七个与泰国主要出口目的国相同,可见两国在农产品出口上既有贸易互补又存在竞争。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和泰国农产品的互补性做出分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和泰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为推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的竞争优势、提升中国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既 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的外贸体制;在利用国际资源的基础上,以开放促改 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将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促进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曹薇 《学理论》2012,(25):61-62
21世纪以来,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服务贸易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生长点和增长极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就中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仍然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并以半年为一单位,选取2001-2010年数据比较了知识服务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二者均为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最后,关于如何促进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仍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据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1982至1984年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来自农业,60%的就业人员从事农业生产。1985年,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的一半来自初级产品出口,其中农产品占18.8%,而非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则有38%来自农产品的出口。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5.
李延长 《理论导刊》2001,(12):51-53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经贸合作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日本连续8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则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目前中日经贸关系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多领域、优势互补、形式多样、稳定发展的合作框架,并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日本政府出于捞取政治选票的需要,今年4月份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等三种农副产品进行紧急进口限制,接着又宣布自6月8日起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家禽及禽类产品。面对此情,中方被迫于6月18…  相似文献   

6.
以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理论与H-O-S模型的新古典主义的贸易理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一开始就将其理论分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可变的基础之上,然后分析在竞争性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构成、贸易量、要素禀赋、国际分工和贸易福利效应等问题,由此得出了与H-O-S模型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明显不具比较优势 目前在执行WTO农业协定方面,要求各国遵守农产品贸易规则,重点监督各成员国国内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主要是对出口商及出口农产品直接的价格补贴)。 加入WTO之后,我国要部分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首先会碰到以下几个问题: ─—将过去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关税化。在5年的过渡期内将农产品平均名义进口关税从目前的21.2%降至17%,涉及降低进口关税的产品主要有畜禽产品、乳制品、水产品、干鲜果菜及加工品类。 ──在过渡期…  相似文献   

8.
信息博览     
《侨园》2006,(6)
我农产品年出口直指300亿美元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日前透露,2006年前10个月,中国农产品累计出口2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按目前的增速,中国今年农产品出口有望突破3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据悉,今年1至10月,中国深加工农产品出口1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4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日本、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依然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6大主销市场。我对外承包工程竞争力增强据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国际竞争力日渐增强,基本形成“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恢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仍未改变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多、贸易摩擦频繁的状况。为此,国家自2006年开始调整外贸发展战略,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成为中国外贸政策的取向。2011年第110届广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广州与部分外贸企业负责人和行业协会代表座谈,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潜力很大。2001年~2011年双边货物贸易的市场结构呈现出高增长、高顺差、高差异的特点;商品结构呈现出结构单一、资源禀赋特征明显、各类商品的表现差异较大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需出台具体合作协议,扩大中东欧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鼓励我国企业到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调整贸易政策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逐渐兴起并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壁垒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分析了全球绿色贸易壁垒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当前绿色贸易壁垒发展对贵州省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贵州省农产品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WTO对中国农业生产和贸易意味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看,中国加人WTO先从农业领域让步会换取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有利的。以此为要价,可以对国内的幼稚产业和部分服务业进行适当保护,并促进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使我国在加人WTO后的贸易盈余获得较大的增长。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获得WTO成员国的地位后,我国要相应开放粮棉油糖肉果等农产品的市场,这给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来了新的、宝贵的空间。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产品增长空间狭小。多年来为解决城乡居民的吃饭问题,不惜投…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6,(43)
今年头八个月,中国对外贸易在严峻外部环境下取得了好成绩,原因有三:一是对生产企业实行了进一步的鼓励政策,同时调整了人民币的汇价。二是适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三是探索改革途径,发展了横向经济联合。 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同时也给中国进口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的情况,中国要采取一些措施。 中国不要求双边贸易绝对平衡或减少进口,而是希望通过扩大中国商品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取得积极平衡。 中国正在抓紧解决出口货源紧张问题,大力提高商品质量,加强外贸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外经贸队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比较发达,西部非常落后,还有3000万人口没有脱贫。所以面对入世的形势,国家加大对西部农业政策的调整力度,采取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政策,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在保护政策上,由边境措施向国内科学决策转变在国际贸易中,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一些国家对进口农产品实施高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严重扰乱了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所以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农产品协议》对边境措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国内补贴也有明确的规定。中国加…  相似文献   

15.
积极应对反倾销: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洪 《理论探索》2004,(1):72-73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呈上升趋势 ,其中有他国滥用反倾销手段、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也有我们自身出口结构不合理、不能积极应诉或应诉不力的原因。面对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反倾销大战 ,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 ,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同时拿起反倾销武器 ,利用国际贸易惯例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基于双边互利共赢的农业贸易和产业对接与合作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益紧密,贸易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面对国际经济下行趋势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现实,扫清农产品贸易发展障碍,制定农产品贸易升级策略,持续深入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合作,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在过去五年国家治理活动和国际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的重要性,这一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必然会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安排以及全球贸易治理格局。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际贸易原则、贸易安排及实践活动,并在纵观国际上其他国家现行的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及贸易安排基础上,提出应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战略推进我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观点。具体而言,中国可以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贸易治理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在全球贸易治理中融入价值链理念,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等方面,为全球贸易治理理念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多,给我们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带来了新的困难.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拿"非市场经济国家、反补贴、知识产权和人民币汇率"等说事,制造贸易麻烦,打压中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对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我们许多企业缺乏应对措施,一些企业甚至选择了退让出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是指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得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类: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业大国和贸易大国,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状况与此极不相称。 数字或许有些枯燥,但可以说明问题。 目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为第四位,而农产品出口则在10名以外,不但远远低于美、法、荷、加,也低于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甚至低于巴西;2003年我国平均出口增速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