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民社会生成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民社会生成具备的条件,它包括国家、宗教、市场经济、组织独立的前提预设;另一部分是公民社会本身构成的要件,它包括公民、自由、组织、行动、公共领域、非营利性等要件构成。公民社会具有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价值理念,因而形成不同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即自由主义类型的公民社会、社群主义的公民社会和第三条道路的公民社会。中国与西方公民社会生成的背景不同,构建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机制生成。中国公民社会既有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公民社会应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对话与和解为原则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宪法为底线构建公民社会;以网络为契机搭建公民社会的平台;以公民智慧为动力源丰富公民社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步繁荣起来。由于中国正处于政治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时期,公民社会理论正好迎合了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为解决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此国内学者纷纷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且积极探寻公民社会的构建途径。本文主要将国内学者们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内涵、兴起、功能以及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等问题所作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以供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理创新是现代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性选择。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面临的政府管制模式制约、公民社会力量微弱、公民治理能力低下等障碍,应当通过推进行政改革,发挥政府作为治理主体的主导性作用;拓展公民社会参与路径;提升基层民众社会治理能力;建立社会治理创新的互动衔接运作机制等途径,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亚南 《学理论》2013,(19):140-142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意识形态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的发展时期,当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时,属于意识形态当中的公民道德的培养对于建设公民社会必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公民社会的形成具有可感、可行、可触及、可参与的特征,而这对海南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政治观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以及公民对生态政治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观,其主要内容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产生及发展受制于全球化、我国环境现状、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党的理论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构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必然趋势。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仍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这种差距使得中国公民社会建构任重道远。本论文正是基于为了更好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从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缘起入手,论述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理想与现实之差距,指出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路径选择,以期给中国未来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图景上看,公民认同是国家建构、社会形塑与公民人格相互作用的复合产物,随着对族际政治共同体、生活政治共同体与人格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深度推进而不断演进,并反之塑造着三者的结构体系。特别是伴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国家体系的完备,公民认同的构建与升级呈现出在契合现代化发展议程与本国治理实际基础上不断调适与优化的态势。理性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认同体系,可以从以制度拉力为基础优化国家治理结构、以组织推力为保障完善社会参与平台、以内生动力为支撑培育公民自觉意识入手,为促进新时代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运作构筑认同增量。  相似文献   

8.
屈庆平  李怀珍 《学理论》2013,(18):376-3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公民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现实选择。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融入公民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要建立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融合机制,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转型进程中,我们发现,政治国家的力量大大超越了公民社会的力量,公民社会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轴心,并将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本文基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现状提出: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而在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基础,现代公司的塑造是核心,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关键,宪政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元一体的现代社会。在开放的世界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成熟的公民人格、独立的个性人格,促进人的现代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学诉求。  相似文献   

11.
李青 《党政论坛》2010,(11):42-44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拟从国家、社会、文化、公民自身四个纬度为分析框架,来试图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头脑中扎根。  相似文献   

12.
李慧慧 《学理论》2013,(17):1-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努力抓好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以台湾PeoPo公民新闻平台及公民记者为例,从参与式传播与斌权的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网络文本阅读探讨公民新闻实践如何促进公民行动.研究发现,公民媒体、公民记者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对于公民行动的形成不可或缺.公民媒体斌权是一个参与式传播过程,会民行动的意识与能力借此得到了解放、培育、集结与持续,有助于达成社区行动和资源动员,且在社会层面上构建另类公共空间.并指出大陆公民新闻现象为一种"公民媒体缺席的奋民传播",并进一步探讨了公民媒体对于中国大陆网络意见表达,及其与公民社会的互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拟从国家、社会、文化、公民自身四个纬度为分析框架,来试图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头脑中扎根.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范式研究的兴起,引发对中国城市街区社会资本存量的分析与考量。社会资本的不断下降,重要原因在于城市街道办事处职能的“错位”与“越位”,这制约着社会资本的提升。弱化乃至最终撤消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职能,构建公民主动参与的网络,形成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机制,成为当前提高社会资本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积极培育公民精神,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完善法治体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长期努力,我国在公民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当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形势下,公民精神培育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体系的各子系统内进一步大力培育公民精神,即通过民主立法,弘扬公民政治参与精神;通过依法行政,在良性互动的国家-公民关系中培育公民守法精神;通过公正司法,在公平正义的案件审理中培育公民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徐静文 《学理论》2008,(18):33-34
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概念的廓清来论证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独特特点,并试图从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寻求解决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反腐败是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和全球性议题。国外一些国家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系统化、网格状的监督格局——权力的分散设计、制衡与监督是廉政建设的根本;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廉政建设的保障;成熟的公民社会环境是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丰富的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的有力支撑。我国的廉政建设应在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多位一体、行之有效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9,(2):124-129
从绿色发展到绿色治理,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治理方式转型的进程,也是治理文化体系的"绿化"过程。中国特色绿色治理文化体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梦为时代感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化发展模式、净化政治和社会生态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社会共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机制的总称。通过绿色治理文化体系的"制度—非制度"因素双轴联动,凝聚社会共识,让绿色治理文化内化于公民之心,外显于公民之行,促进健康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实现政治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绿化",以及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共同"净化",进而为全面推进绿色治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绿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公民身份表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家与个人通过交互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根植于其中的政治社会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内涵。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经过四次转变,形成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两大传统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公民身份理论要用来指导中国的政治实践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必须实现公民身份理论的本土化转换。本文在梳理中国公民身份形成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公民身份本土化的原则和路径选择。其中,尊重文化传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立足中国现实是公民身份理论本土化的三原则,而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公民抗争的"自下而上模式"和公民社会带动的"中间协调两边模式"则是公民身份理论本土化的三条适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