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瑞娟 《工会论坛》2010,16(4):94-95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实行地方政府债券模式,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发行模式也最具代表性。本文则重点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借鉴美国市场的经验,探讨地方政府债券利率的影响因素;并介绍2008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走;筝.的分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困难.我国的出口不断下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扩大内需是我国必须的选择,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但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政府加大投资成为挽救经济衰退的唯一办法.由于地方财政早已出现过万亿的赤字,已自身难保,何以出手投资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沉寂一时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呼声又四起.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条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将为金融危机的化解起到关键作用.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3.
徐信艳 《理论前沿》2005,(21):45-46
本文主要论证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通过介绍美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实践和较为成功的监管经验,以期对我国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扩大内需、保持GDP8%的增长率,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这标志着冻结16年的地方政府债券破冰启动。从发行交易现状来看,务必加强地方债券的制度设计、监管体系、市场环境的建设,完善我国的现行分税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目前尚且没有公开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但实践中已经允许部分地方政府进行试点。从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发行的情况来看,缺乏必要和完备的法律监督机制,立法的滞后性非常明显。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的地方政府债发行情况及其监督机制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修改立法、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等建议,通过构建有序的政府债券发行与监督机制采有效规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债券立法需要对立法的性质、目标、原则、框架予以明确。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性质是行为法、强行法、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政府债券市场是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目标。中国政府债券立法必须遵循前瞻性、协调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等原则。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政府债券流通制度、政府债券服务制度以及政府债券监管制度构成了中国政府债券立法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7.
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南萌 《理论前沿》2003,(24):36-37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举债行为,使得地方财政运行潜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本文从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辨证关系出发,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规范地方政府发债融资,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当然,要发挥地方公债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债务的监管体制、发债主体、债券种类、发行时间、债券利率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地方政府既缺乏利益基础与独立权力,又缺少制度创新的积极『生与主动性,由此而导致制度僵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低下。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权利及再整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将得到相应权利。本文基于此,阐述了地方政月手行为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若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复杂因素制约地方经济的快增长。从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出发,分析如何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下确保经济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观念、职能、体制和方法都要与时俱进,这也是地方政府经济制度创新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债务融资权是在规范的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所应有的财权之一。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但是,我国法律至今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了满足必要的公共支出需要,近年来各地政府以各种名目“变通”举债,产生了诸多问题和蕴涵了诸多风险,这有其体制性、制度性的根源。为此,应当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债务融资体制,规范地方融资,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是学界多年所关注的改革大计,随着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国务院待批,我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将是大势所趋。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三个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地方政府职能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匹配财力与事权效应的不显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都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出了紧急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司债券发行有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两种方式.公募发行实行注册制,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募发行和交易监管的核心.私募发行包括一般私募发行和144A私募发行.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美国公司债券公募和私募发行制度,总结出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成功经验为:灵活自由的债券发行制度,充分的信息披露、完善的债权人保护机制和对发债公司高管违法行为的严刑峻法.  相似文献   

13.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关于环境污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蓬勃发展,对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正蚕食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但是部分地方政府仍然纵容企业的环境污染,这可能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合谋脱不了干系。我们通过分析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的形成条件,进而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博弈模型,指出影响中央政府监管、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的变量,力图为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尚属一种新的金融工具 ,近年来发展迅速 ,因而对其定价理论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存在很大差别 ,根据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和引入概率分析理论 ,两种可转换债券的标准期权及期权价值不同。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外债券发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债券全球交易技术的发展和资本跨国流动的活跃 ,在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 ,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成本较低的国际债券融资比重明显快于同期国际信贷的增长。国际债券筹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外资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在国际债券市场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笔者旨在从法律角度对我国海外债券发行中的主要问题和监管进行分析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国债券融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项新型的选择。我国企业参与人民币债券融资已有先例,人民币债券融资对企业融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也面临诸多现实难题。资金产生的"瓶颈"主要是人民币债券发行的法律限制,资金获得的"瓶颈"主要是企业参与人民币债券融资活动受限。针对于此,突破"瓶颈"就要放开法律限制,并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实体因素和程序要求多方面进行政策和法规的优化,使人民币债券成为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上下级政府政策断裂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凸显,本文将其归纳为"行政碎片化"。行政碎片化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从地理的碎片化、治理群体的碎片化入手,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从"行政碎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的表现及特征,探析其体制性原因,最后对行政碎片化进行评价,认为行政碎片化是我国放权改革的基础下,行政事务发包制、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以及中央对基层政府的有限约束造成的行政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债券的理论与实践(一)地方政府公债的种类与期限从期限上看,由于地方政府公债往往与特定基本建设项目挂钩,其期限通常是根据用款项目的期限而定的。而基本建设的周期一般较长,用款需较长时间,只有长期债券才能适应基本建设资金筹措的需要。因此,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地方公债绝大部分是一年以上期限的长期债券,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券所占比例很小。如1990年美国州地政府3356亿美元的债务中,长期债券为3325亿美元,占96.1%。短期债券为131亿美元,只占3.9%。这和联邦政府债务的构成形成鲜明对比(1990年联邦政府可转让债券中…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 WTO 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对这一重大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应作出怎样的调适?这是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和各地方政府、地方经济组织走向国际舞台的全局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与我国地方政府闻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突出地表现在各地方政府为本地经济发展而围绕外资进行的争夺战中。为防止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恶性效应发生 ,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积极作用 ,应当有第三方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间竞争实施干预 ,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集权来消除地方政府间竞争。为此 ,中央政府需要 :建立和维持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行以公平为基础的政策、构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分配机制、建立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裁决机关、保障并促进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权、将居民的退出与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