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中央苏区严重缺医少药的现实,伤病红军有时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疗。中央苏区制定了一系列伤病红军优抚条例,从政策上重点关注、物质上多点关心、精神上多加关怀。在贯彻落实优抚工作上,苏维埃政府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建设医疗机构、严厉执行优抚条例、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有力地保障了伤病红军的身心健康,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的红军优抚工作包括优待、抚恤与安置三项主要内容。优待红军战士及其家属的工作包括:调查了解红军家庭情况;保障红军作战给养;红军战士及其家属同样分田,由耕田队与劳动互助社帮助耕种;实行“优待红军工作日”与“共产党礼拜六”;接济红军家属生活,红军本人及家属免纳捐税与房租,享有减价购物及优先购买权利,享受医疗、交通、娱乐、读书与通信优待;发给红军家属光荣牌和优待证,建立与红军家属的联系制度。抚恤红军伤员、烈士及其家属的工作包括成立抚恤机构,规定伤残、死亡、家属等抚恤范围。红军的社会安置包括休养安置、退役安置、退休安置。中央苏区红军优抚工作的实施,为红军将士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为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争的进行,军民鱼水关系的建立,以及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伟 《党的文献》2015,(2):108-113
总体来讲,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对俘虏采取了比较优待的政策。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的具体做法有:缴枪不杀、尊重人格、予以释放、教育改造、提拔使用、进行扣留、同意交换、严格甄别等,特殊情况下实行就地枪决。这些做法基本上符合了中共的对敌统战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红军的兵源补充问题。在把中央苏区时期红军的优待俘虏政策贯彻到实践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不理解,有时需要变通,甚至有不能完全执行的意外发生,但总体来说是执行到位的。中央苏区时期红军俘虏政策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俘虏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我党树立威信、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甡 《党的文献》2001,(6):39-45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红军的建设。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后 ,红军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采取相应措施 ,提出“扩大与巩固红军的任务” ;二是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重要原则 ;三是创办红军正规学校 ,培养红军干部人才 ;四是提高军事技术 ,重视地方武装。中央苏区红军建设的成功经验 ,奠定了历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古田会议奠定了红军宣传工作基础.中央苏区红军按古田会议决议要求,编印了一批革命书籍,居当时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红军之首.红军图书在宣传贯彻古田会议决议以及在建设红军中,充分发挥着宣传队作用.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对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对红军政治思想上的建设,以及战略战术方面给予了多方指导。在组织建设上重视红军成分及领导体制;在思想上重视党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以及对士兵教育;在战略战术上重视游击战等。其中既有许多好的指导意见,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失误,这是探索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王爽 《党史文苑》2012,(18):64-65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推动革命不断向前发展。这得益于党和红军十分重视通过作战训练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红军在中央苏区时期开展的作战训练工作积累了许多历史经验,研究这一时期红军在作战训练中培育战斗精神对当前我军的战斗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苏区县-长汀县的四都革命老区,有一块镌刻有58名红军革命烈士英名的纪念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比瑞金叶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早9个月)。被誉为“红色的土地、红军的故乡、红旗不倒之乡”的长汀县四都镇,是红军人闽第一站,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共产竞领导下的优抚工作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的优抚工作包括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改善士兵生活、优待伤病员等基本内容.它既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正规化的优抚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剪不断的情,割不断的根。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建农会,分田地穷苦农民翻了身枯树吐新绿,红军就是报春人。  相似文献   

11.
赖晨 《党课》2013,(18):91-96
西药奇缺 从1930年开始,为了消灭中央苏区,蒋介石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企图困死红军,使中央苏区经济枯竭,几乎无法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是一个源于地域概念的政治名词,是中国苏维埃革命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的创建与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大成果。这一辉煌成果,是用牺牲、苦难和挫折换来的,是与共产国际的指导紧密相关的。在中央苏区历史发展进程中,共产国际的指导大致经历冷眼旁观、关注重视、规划蓝图和加强"活的指导"、强化领导机制五个阶段。共产国际及其设在上海的远东局的指导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并形成为党的主要文件,以实现总的政治上的领导;利用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在按"俄罗斯式"从莫斯科向中国派遣代表的同时,还利用中共党内的一些错误和矛盾,影响党的领导层的组成,以保证共产国际路线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执政尝试,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从宪法和法律文件的层面赋予了群众监督的效力;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建立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群众监督推进了苏区民主政治建设,使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稳定、最有民主、最为进步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入漳,攻占了漳州城。这次战役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年是红军东路军入漳80周年,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将给予我们历史的启迪。一、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发展的有利机遇1931年9月,中央苏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就在这时,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妥协退让,把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调停上.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到1932年2月,短短4个月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相似文献   

15.
在取得局部执政地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中央苏区建设,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在中央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从阶级关系、婚姻关系和宗族关系等方面,着力进行了社会关系的改造,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苏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主选举是苏维埃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农群众当家作主参与苏维埃国家管理的具体形式。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完善选举法令、为群众办实事、宣传动员等,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工农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巩固和发展新生红色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30年冬,刚从蒋、冯、阎军阀混战中脱身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调动10万国民革命军(即所谓“国军”)“围剿”中央苏区,希图一举消灭活跃于此间的红一方面军。然而事与愿违,五天之内连吃两大败仗,损兵万余,折将数员,只落得铩羽而归。红军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自有红军在天时、地利、人和上的种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高举妇女解放的旗帜,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参加苏维埃革命和政权建设,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农村妇女参政的热潮.为了鼓励和支持中央苏区农村妇女参政议政,赋予了农村妇女平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吸收农村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力选拔和培养农村妇女干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维护中央苏区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通过党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和苏维埃政府结合时代特征展开了全方位的政治动员,其鲜明特点体现在动员方式的多样性与深入性、动员过程的高度组织性与广泛参与性相结合、阶级动员与民族动员以及利益驱动与革命教育的有机结合.政治动员激发了苏区民众的政治热情,推动了苏维埃革命的发展,并对尔后中国革命的动员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36-36
桃源战斗以后,我们继续向闽东地区转移。时值8月中旬,天气炎热,伤病员增加到七八百人。在敌区行动,民夫很不好找,伤病员大部分由干部战士抬着走,部队行动异常艰难,迫切需要一个适当的地区把伤病员安置下来。经过连江附近的时候,我们和闽东游击区取得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