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在这里,"不廉"与"不耻"既相提并论,又互相联系.可以说,"不耻"是"不廉"的精神前提;"不廉"则是"不耻"的直接恶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尽管德才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对“廉”的评价总是少不了的。诸葛亮的识人之道有七,其中的第六即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史上有过齐桓管仲、刘邦陈平等不耻小节、唯才是举的佳话,但小节之耻能流传下来,说明千百年来人们仍以小节之耻为耻。尽管小耻不掩大德。承平时期、民主年代,人们对“德”的要求程度提高,通州区规定拟提拔...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人在语言习惯上喜欢把"廉耻"放在一起使用,顾炎武在《廉耻》一文中说:"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为何这么说呢?顾老夫子指出:"不耻则无所不为。"纵观历朝历代,那些大贪巨蠹,无不是既无廉,又无耻,北魏大贪官尉景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知耻而后廉     
知耻是进步的开端,不知耻则是堕落的开始。古人云:“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此论精辟无比。看时下那些被人们称作“腐败分子”的人,他们之所以腐败,除了因法律法规有可乘之“空子”外,更重要的,乃是因为他们自身缺乏羞耻之心,用老百姓的话说,“人要不要脸,神仙也难管”。这一点在当今的腐败分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新闻媒体上常看到一些案犯、大盗或巨贪被捉后仍不知自省,竟垂头丧气地连声说自己“不知法”,“是法盲”,真是“无耻之尤”。其实,他们哪里是“不知法”,分明是“不知耻”。例如,原汕尾市副市长马红妹竟腐败到连水果、鸡蛋、面包、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说与做"、"言与行"的统一.说把反腐倡廉"摆上重要位置"则要见行动;说"带头廉洁自律"则要守诚信;说"狠抓任务落实"则要动真格;说"不断探索创新"则要求实效.不尚"说廉"尚"做廉",求真务实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管子·牧民》中有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意思是说,国有四维,  相似文献   

7.
读点经典     
《当代贵州》2012,(9):59
《荀子》二则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天论》)《韩非子》二则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有度》)  相似文献   

8.
我们为搞好海阳市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农村,采取问卷、个别走访等形式,对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究竟希望什么样的“村官”,进行了调查,概括了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以期能给各级在抓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带来一点启发。一、喜“廉”厌“贪”。在利益层次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广大农民群众对“贪官”深恶痛绝,那些整天围着“馆子”、“裙子”、“票子”、“儿子”转,满脑装着“捞”字,只图自己私囊中饱、安逸享乐,不关心群众冷暖疾苦的“村官”,群众威信最低,为群众所不耻。群  相似文献   

9.
廉政短信     
《军队党的生活》2014,(4):79-79
“公”是国之本,唯公才能去私心、得民心,民心稳则国家安定团结;“廉”是民之福,唯廉才能祛邪气、养正气,正气存,则人民幸福和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廉”最早出现小篆的象形,由“广”和“兼”构成,看上去与房子有关,“廉”作为厅堂的侧边,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所以,“廉”成了正直的代名词。《说文解字》说:“廉,仄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韩非子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廉是一种情操,也是一种政治本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想保持这种本色,就必须守住这条生命线,把握住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读了刊载的《“笑廉不笑贪”现象之计论》一文,感慨万分。本来嘛,“笑贫不笑娼”的风气已够可怕了,没想到,还要出个更可怕的“笑廉不笑贪”来。这倒使我想起了邵道生先生的那篇《可怕的“羡腐心态”》的文章来,他在该文中说:对腐败,谁都说它臭,谁都时它恨,谁都说它祸国,谁都——不过,若  相似文献   

12.
说“廉”(二题)薛保勤(一)“廉”是一篇作了几千年的“大文章”。在中国,廉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还是一种文化。既适应于阶层和群体,也相对干个人。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座标图”中,...  相似文献   

13.
知耻而后廉     
古人云:“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此论精辟无比。看时下那些被人们称作“腐败分子”的人,他们之所以腐败,除了法律法规有其可乘之“空子”外,更重要的,乃是他们缺乏羞耻之心,用老百姓的话说,“人要不要脸,神仙也难管”。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贪婪成性,嗜财如命,大钱拿,小钱也不放过,甚至连水果、鸡蛋、面包、衣服、油盐之类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都  相似文献   

14.
话说廉耻     
廉与耻,是做人的根本.不廉则无所不取,无耻则胡作非为.人人均无所不取、胡作非为,天下岂能不乱?国家哪有不危?因此,我国历来都把廉耻问题看作是关系国家危亡的重大问题.《管子·牧民》篇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宋代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冯道传》也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就是网罟之纲,纲举目张.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宰相,他协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创立霸业,其治国经验之丰富,很少有人能及.欧阳修也曾任副宰相.他们均把廉耻与礼义比喻为国之四维,足见廉耻对治国的重要.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也曾论及廉耻问题.《论语·述而》中记载有孔子  相似文献   

15.
格言·警句     
《先锋队》2013,(11):7-7
【原典】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五代史·冯道论》  相似文献   

16.
说廉洁     
古人以为不受为廉,不行为洁。何谓不受不污呢?子日:“非礼勿动。” 儒家历来特别注重这个“礼”字,作过不少玄乎其玄的解释。倒是宋代的江西老俵朱熹说得明白:“礼即理也。”礼就是规矩、准则、法度的意思。“非礼勿动”,说的是凡不符合规矩、准则、法度的,就不做、不求、不伸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一些地方,倡廉却变成了“唱廉”,无非是喊喊口号,写写文章,“廉”字只是说在嘴上,难以落到实处。时下兴起了另一种腐败行为——“地界迎送”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正气》1999,(8)
谨记“清廉”二字修身净口正心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王国武撰文对纪检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政治上,要坚定不移地与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当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组织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服从党的利益。二是要谨记“清”、“廉”二字。首先要清,不清则不廉。所谓“清”就是要讲透明度,主要是办案过程的透明度。其次要廉,不廉就容易出问题。所谓“廉”,就是做人要老实,本分,不贪。三是在自身建设上,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通过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加强思想建设,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保持一种…  相似文献   

19.
说“廉”     
说“廉”张述华为政之要,廉洁为本。不贪为廉,不污曰洁。既是为官者的官德,也是做人的品格和德行。廉的原意,比喻有棱角、锋利。引申为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含义。《周礼·天官篆宰·小宰》记载了古代评价"廉吏"的六条标准:"一曰廉善,二曰...  相似文献   

20.
如今走进郏县国税局,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说:“真是不简单。”在这“不简单”的背后,是他们的局长梁天红以“廉”治局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