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读:5月,歌手李代沫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朝阳法院判刑9个月。近日,知名导演张元继2008年吸毒被拘后复吸被抓,国内知名编剧宁财神也因吸毒被抓,这使得“明星涉毒”这一现象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影视串烧     
《江淮法治》2008,(4):63-63
许玮伦车祸案肇事者判7个月;张元因涉嫌吸毒被警方拘留;赵传状告滚石侵权索赔百万;《苹果》因色情内容被禁止公映。  相似文献   

3.
设计科学的问卷,采用不同的方式,对随机抽样的240名吸毒者进行调查,全面获取与吸毒有关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1、吸毒者初次吸毒的原因有14种.2、吸毒者第二次吸毒的原因有16种.3、吸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有18种.而且进一步分析认为,毒品的容易获得与轻易可以接触到吸毒人群是吸毒者复吸的客观环境因素;毒品的易成瘾性,是戒毒者复吸的一个重要的药理性因素;戒毒者的个人心理素质差,是复吸的重要主观原因;政府和社会对戒毒者出所后的帮教措施未能跟上,是戒毒后复吸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另外,家庭中有无其他吸毒者、是否有强烈戒毒愿望、是否伴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以及毒品的滥用程度与复吸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还对转为注射滥用的主要原因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生活》2014,(8):55-55
正新闻影像2014年3月18日中午,《中国娱乐报道》节目的一剂猛料炸响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后经媒体证实,这名光头歌手是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走红的李代沫。当天下午4点43分,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微博称:2014年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会同北京朝阳分局一举打掉一个吸贩毒团伙,共抓获8名嫌疑人。当天晚上,警方在位于北京市  相似文献   

5.
一个西部石油工人无意间染上了毒品并被劳教,在他积极改造提前释放的时候,在警方的要求下当上了较为出的色的缉毒线人,然而由于警方工作失误,他的身份被暴露从而陷入被动的生活,从此他开始拒绝继续做线人。但他没有想到,个别警察的纠缠比毒品还坏,自己吸毒没有上瘾,而做了线人却难以抽身了!为了躲避,他先后五次搬家,但最终还是没有逃离他们的追查。在拚命拒绝再做线人的情况下,他被认作吸毒,为了摆脱这种欲罢不能的命运和证明自身的清白,他从四楼毅然跳下,从而终身致残……此后,这个命运悲惨的男子开始了艰难的申诉之路。最近,有关部门已经将此立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教养戒毒工作已成为劳教工作的突出任务。但是,由于吸食毒品造成的药物成瘾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加之禁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客观原因和漏洞,致使戒毒禁毒工作质量不高,复吸率居高不下。为此,笔者该从分析复吸毒品成因入手,对劳动教养戒毒模式进行深层次探讨,以求教于同仁。复吸的成因分析 复吸指的是吸毒人员在戒毒治疗成功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毒品。造成复吸的成因很多,但主要有: ──环境因素。一般来说,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后,在无毒环境中是不可能再复吸毒品的。但是,由于毒品交易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犯了错误要改,我的心愿是让全国人民警醒毒品。"——去年12月5日,歌手谢东被发现吸毒时感言。今年2月29日,谢东因再次吸食摇头丸,被北京西城警方行政拘留10天。3月3日,  相似文献   

8.
近期,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警方破获的一起家庭式贩毒案中,主犯李鉴身为外婆,竟将毒品喂进仅3个月大的外孙口中。在法律上如何界定李鉴的行为?谁对这个从一出生就带有毒瘾的"可卡因婴儿"享有抚养权呢?3个月婴儿被吸毒2013年1月初,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警方在一次缉毒行动中抓获了贩卖毒品的云南籍妇女李鉴(化名)。  相似文献   

9.
谢伦 《中国司法》2014,(7):93-96
正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指明了方向。彻底戒绝毒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作为从事戒毒工作人民警察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目标。吸毒人员戒断难、巩固难,屡戒屡吸、高复吸的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吸毒具有成瘾性。吸毒成瘾是因吸毒人员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吸毒人员不顾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渴求是由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复杂原因所致。因此,  相似文献   

10.
建立反吸毒新模式的前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总是和构成毒品犯罪的毒品供应相伴而生,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要研究吸毒问题,解决成瘾性与复吸问题。我们应对现有反吸毒观念和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铲除毒品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并以此构思我国反毒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毒品的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法医学杂志》1997,13(4):245-246
自本世纪80年代起,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滥用,且世界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以致形成了从种植、加工、贩运到销售的国际毒品走私体系.据报道,世界毒品非法交易额现已突破5000亿美元,相当于国际贸易总额的13o/o,仅次于国际军火交易.在消费毒品数量最多的美国,吸毒者每年在毒品上的花费高达1600亿美元.近几年,我国吸毒成病者和吸毒死亡案件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全全国在册的吸毒人数已多达52万以上,分布于全国!600个以上的县市,而这些吸毒人员中,经戒毒治疗而后复吸者达85o/o,对社会治安十分不利.被滥…  相似文献   

12.
毒品这个话题,至今仍令全人类感到困扰和头痛,人们与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尚未能铲除这个毒瘤,它仍像毒蛇般缠绕着海洛因成瘾者的身体。公安部门对制毒、贩毒、吸毒各个环节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各社区也配合明查暗访成绩显著。但毒品始终未能如人愿消失。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型毒品也随之出现。海洛因成瘾者戒而复吸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每年全球至少有10万人死于吸毒,1000万人丧失劳动能力。因吸毒者长期使用海洛因,改变了其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13.
继歌手谢东后,著名歌手满文军亦因涉毒被抓。5月19日凌晨,满文军夫妇在工体西门夜店cocobanana因涉嫌聚众吸食毒品被抓。事发后,该酒吧随即被警方责令停业整顿,并对涉嫌吸毒人员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4.
张冠 《法庭内外》2012,(6):10-13
他在谍战剧《潜伏》中是保密局档案股股长"盛乡",他在《东方红1949》中是特务"严慧",他还在《神医大道公》《武则天秘史》《唐宫美人天下》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他也是1998年齐齐哈尔抢劫、袭警案的逃犯吉思光。人生如戏,究竟哪样才是他真实的人生?当他被警方押解回到齐齐哈尔的那一刻,他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自言自语:"13年了,梦醒了,回家了。"随着警方审讯的深入,他的人生谜局被一一解开……  相似文献   

15.
对劳教戒毒制度的5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成为国家戒毒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199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 的决定》。该决定第8条规定:吸 食、注射毒品成瘾,经“强制戒除 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 除”。其后有关法律法规又对强制 戒毒后又复吸要依法送劳动教养进 一步做了明确,如《公安部关于贯 彻执行<强制戒毒方法>有关问题的 通知》第1条规定“强制戒毒后又 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依法送劳动 教养”。近些年来,我国吸毒劳教 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在全部劳教 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践证 明,…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28日.曾凭借《钢琴师》荣膺200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亲赴瑞士苏黎世电影节领取“终身成就奖”时,在苏黎世机场被瑞士警方逮捕。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著名导演赵安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审查成了今秋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但真正感到吃惊或意外的人并不多,这从互联网上网友的留言中就可看出.其实,赵安被捕确实是很有"新闻价值"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名头"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是文艺圈里的人而不是行政官员,这在中国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反腐败过程中即使不是第一次,至少也是极其少见的.  相似文献   

18.
李华 《法制与经济》2008,(13):25-26
毒品这个话题,至今仍令全人类感到困扰和头痛,人们与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尚未能铲除这个毒瘤,它仍像毒蛇般缠绕着海洛因成瘾者的身体。公安部门对制毒、贩毒、吸毒各个环节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各社区也配合明查暗访成绩显著。但毒品始终未能如人愿消失。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型毒品也随之出现。海洛因成瘾者戒而复吸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每年全球至少有10万人死于吸毒,1000万人丧失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冯丽平 《政法学刊》2005,22(5):104-106
当今毒品泛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已成为许多国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禁吸戒毒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需要营造"洁净"的社会环境,创造劳动条件,集中组织学习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体现法律精神,实行"社区"管理模式,建立"戒毒社区".公安机关作为维护"戒毒社区"社会治安的力量,管理上对内营造宽松生活环境,对外加大对复吸者的惩处力度,从而改变目前"吸毒-强戒-复吸-劳教-再强戒"的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20.
[文(令)号]公复字〔2006〕4号[公布日期]2006·8·29[类别]行政法·公安重庆市公安局:你局《关于因吸食阿片类毒品被强制戒毒或劳动教养后滥用盐酸丁丙诺啡舐下含片的人员是否可以劳动教养的请示》(渝公法〔2006〕152号)收悉。现批复如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5〕481号)已将丁丙诺啡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品种,对因吸毒(包括吸食或注射阿片类毒品)被强制戒毒后,又非法吸食、注射盐酸丁丙诺啡舐下含片的人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