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GDP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人未狂喜。GDP没让中国人膨胀,人均GDP时刻提醒我们自身的处境,中国成了这个世界“最穷的老二”。  相似文献   

2.
慈悲的手段     
明媚 《法制博览》2009,(18):9-9
上海男人很难,难就难在了“男”字上。从中国古人造字的角度分析。“男”由责权利的角色定义,那就是“田”和“力”的组合。在田地里出力气劳作的人就是男人。我没有考证过英语,男人的man,似乎没有什么对男人责权利规定;在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中,对男人的考核标准是田地里的苦力活。这就委屈了上海男人。从有上海那一天起,上海男人就输了。虽然上海也有人种地,但是上海的主流人群是市民而不是农民。  相似文献   

3.
韩扑 《法制博览》2009,(15):70-72
《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一代大儒程颐与有“布衣宰相”之称的范尧夫素有交往。有一天,程颐闲来无事,来到范府小坐,那时范尧夫刚刚卸任宰相之位。说起当年当宰相的事时,范尧夫的神情似乎甚是怀念,程颐则不以为然,知识分子爱较真的脾气又犯了,责怪他说:“您任宰相时,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难道您现在不觉得惭愧吗?”  相似文献   

5.
读了贵刊《清皇陵大劫难全记录》,心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作案的首领是谁,却没有一个大盗墓贼受到应有惩罚。这是一个民族多大的悲哀啊。我也听说,盗掘东陵的孙殿英不但秋毫无损,而且官运亨通,当然得意不已。  相似文献   

6.
佚名 《法制博览》2008,(8):13-13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奇迹     
汪刚强 《法制博览》2011,(18):74-74
据说,老外学汉语,一个个都感觉头大如斗。据说有老外搞不清楚“大跃进”是怎么回事,于是就请教于中国人:“你们历史上有个狠狠的一跳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老外奇怪:“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怎么就是同样的意思呢?这不是欺负人嘛!”  相似文献   

8.
枕边风     
一个“风”字,中国的文字就能组合出许多花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例如,按季节说,有春风,秋风;按方向说,有东风,西风;按力量说,有飓风,微风;按温度说,有寒风,热风;按性质说,有顺风,逆风;引申开去.还有阴风歪风耳边风,香风威风一阵风。甚至,在中国人的眼里,风还能分出公母来。在《风赋》中,宋玉就对楚襄王说:“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这不是把风的“男女性别”也辨析出来了吗?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7):16-16
中国人最应弄明白的一个词便是“中国”。“中国”的古意是啥?“中国”的英译China究竟源出哪?这大概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翻阅《四书五经》可见《尚书·梓材》有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这应该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也就是说,“中国”一词三千年前便有之,但自夏、商、周直至明清,却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相似文献   

10.
韩虎子 《工会博览》2008,(12):55-55
近几年来,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汽车天窗成为了众多中高档轿车必不可少的配置。而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天窗不仅仅是一个配置,而且是品质生活的代名词,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和追求。不过,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型轿车中,给小型车型配置天窗的却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