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雪山草地的通司向导与红军余宗琼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川西北雪山草地,在这里停留16个月之久,创建了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广阔的少数民族地区(藏羌聚居间有部分回汉民族),红军除要解决吃、住、行、战等基本问题外,还面临着语言、文字不通等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2.
雪山草地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刘祖万提起红军长征中路过的雪山草地,广安县有两位老人就激情满怀,感叹不已。两位老人都是老红军,一个名叫易兴,一个名叫刘海山,都80多岁了,他们时常想念和祭奠长眠于雪山草地的战友,时常在梦中呼唤着已故战友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三过雪山草地刘志坚提起红军长征,自然就会想到过雪山草地,其艰苦的确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许多年轻的战士倒下去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而我却三过雪山草地,而且活下来了。至今回忆起来,仍惊心动魄,但也很有意义。一过雪山草地1934年10月16日傍晚,红三军团全...  相似文献   

4.
“爬雪山,过草地”,一直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悲壮历程的代名词。不久前,笔者因工作原因,走访了川西北地区的夹金山和若尔盖大草地,亲身体验了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惊心动魄伟大壮举的艰难与困苦。本文将详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雪山草地的现实状况,揭开红军长征最具典型历程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5.
22条主要江河见证了长征;翻越了八座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老山界——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中央红军草地行程300公里;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红军长征六十周年而作李元明(一)忆昔长征六十年,雪山草地只等闲。斩荆劈棘驱虎豹,霾云散去见晴天。(二)七旬老翁恋旧情,梦里几番忆长征。红军英气今犹在,愿为四化献余生。作者:湖南石门县人,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后任军委炮兵参谋长。少将军衔。为纪...  相似文献   

7.
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艰难困苦的历程,终于1936年秋,过了雪山草地,到达了甘肃哈达铺。部队来到这里不久,就从草地传来个动人的故事。 由于雪山草地气候恶劣,道路艰险,加上粮食奇缺,所有野菜树皮草根都已吃尽,病员逐渐增加。一部分正在饥饿和疾病中挣扎的掉队的战士,散落在草地的各个角落,昏迷地倒在地上,几乎奄奄一息了。  相似文献   

8.
贺龙长征二三事谢日林(整理)吴清泉(口述)过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最困难的一段。在那艰苦困难的日子里,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始终与我们患难与共,时刻关心爱护着我们。那时,我在红二军团四师骑兵连当通信员,亲身经历并耳闻目睹了许多关于贺总的事迹。...  相似文献   

9.
温暖     
长征路上,巍巍雪山、茫茫草地,夺去了多少年轻力壮的战友的生命。然而身患重病的我却在战友们的关怀下翻过了雪山,越过了草地,成了最终到达延安的胜利者中的一员。每每忆及那饥寒交加中的战友情,我的心中便久久地荡漾着一阵甜蜜而又感人的暖流。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出发时,我们医院有100多人。然而,走出草地后,只剩十几个人了。"李琳悲痛地说,"那么多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永远长眠在了雪山草地。""苦哇!"记者问起长征,老红军李琳奶奶抬高了嗓门,近乎是呐喊出来这么两个字。虽然已经躺在病床好几年,记忆也日渐模糊了,但对长征,老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1.
廉臣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和杨定华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由甘肃到山西》三篇文章,是20世纪30年代最珍贵的长篇长征回忆实录,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红军长征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长篇史诗,而雪山草地则是史诗当中最为悲壮的篇章.无数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这帧绝美的雪山草原风景之中.登上雪山,走过沼泽,他们是这片风景上最坚毅的行者,而他们自身也在行走中化作了风景中一个无法抹去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张久卿 《共产党人》2006,(22):48-50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史上和世界战争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是中国革命历史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感人的壮丽诗篇。1936年12月至1938年1月在巴黎《救国时报》上连载的由杨定华所写《雪山草地行军记》和《由甘肃到山西》,是最早描写中央红军长征的珍贵文献之一。两文中对于红军筹措粮秣,解决吃饭问题的记述生动、坦率、真实、有趣,看到过的人不多,现将两文有关红军与吃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权当是对中央红军的长征作一“别样记述”吧。  相似文献   

14.
正张喜选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凭着坚定的信念走出了雪山和草地。张喜选是四川巴中人,今年98岁。1933年,张喜选加入红四方面军,在红九军医院担任照护员。1934年,随部队开始长征,期间三次进出草地。解放后,从部队转业进入石油系统。1965年,响应国家"备战大油库"政策来到贵州。"我参加红军就是一个念头,跟着红军部队有饭吃。当时红九军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在四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战胜天堑急流、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景仰  相似文献   

16.
李清 《党史文苑》2006,(11):20-2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万千迫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跨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用共产主义思想抚育出来的红军指战员有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长征精神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价值.它将激励我们踏上新的征途,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重庆老红军     
冯建新 《红岩春秋》2011,(3):82-F0004
老红军冉秀珍(女),1920年出生,汉族,四川通江县人。13岁参加红军,1938年入党。刚参加红军分到独立团,因岁数小,转到王平总医院当护士。从川陕根据地参加长征,两过雪山草地。长征期间,曾在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身边工作过。抗战时期,曾与长女李凤芝在转移途中,被日军抓进集中营,后被地下党营救脱险。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振汉,一下成了红军的俘虏,从此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从将军到俘虏,羞愧、沮丧、万念俱灰,都有过。是红军的言行感化了他,教育了他,并激励他脱胎换骨。红军吃包谷饭,喝洋芋汤;优待他的是米饭和猪肉。长征途中,发给他新棉衣,配给他一匹大骡子。翻越雪山时,他摔成重伤,是红军战士轮流把他抬过了山:进入草地后,红军战士勒紧裤带,把干粮和野菜留给他吃……是红军这座大熔炉,重新铸造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革命的同路人。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关于红军长征的里程,过去比较多的是讲二万五千里,但这并不是所有红军长征的总里程。据军史资料统计,除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外,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2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6省,有的还三过雪山草地,行程1万多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时10个  相似文献   

20.
正据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统计,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曾被确定为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长征中,有没有年龄更小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婴儿跟随自己的父母走过雪山草地。其中一位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当时中央不允许小孩参加长征,但是,如果被国民党发现谁私藏了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