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宗书 《前沿》2012,(16):90-91
目前,随着经济不断全球化,如果持续过度的地区经济差距对社会各方面情况协调、和谐发展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差异化的现阶段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于如何进一步缓解差异化的继续扩大的相关政策进行其含义的深入了解,从中或多或少的实现区域经济差异化逐渐得到缩小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将保障性租赁房政策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重点和突破口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国保障性租赁房政策的出台主要源于中低收入者买不起和租不起房,主要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中国保障性租赁房政策不仅能弥补中国住房保障制度之不足,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减少房贷风险、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经济稳定。但也要意识到,该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住房市场价格冲击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偏好对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但至今为止,经济学文献很少系统研究偏好的形式和偏好的形成。经济学研究通常假设静态偏好,虽然静态偏好可以有许多不同定义,但在数学形式上却是统一的。然而,实际中的偏好并不是给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可以影响偏好的形成,教育、选举制度和公务员的选择任用机制等手段都可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场域范式下的刑事政策是犯罪人、被害人和刑事司法机关围绕刑事权力运行竞争互动的关系网络和空间。遭遇犯罪后的被害人在刑事政策场域中为实现自身利益,往往基于合法化逻辑采取问题化行为策略,基于合理化逻辑运用道德等资本策略。它不仅决定着被害人个体的法律命运,还决定着整个刑事权力场域中行动者社会地位的变化动向,为刑事政策内容和方向变革提供了新的判断依据。正视被害人事后行为策略和逻辑的刑事政策场域意蕴,需要判断被害人策略的"视角"完整性、内容实践性和权力主导性。  相似文献   

5.
赵祥 《岭南学刊》2010,(1):77-83
本文实证分析发现:(1)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城市专业化水平与目前的理论共识存在一定的偏差;(2)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与山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居中,而内部的产业结构差异最小;(3)除了与东西两翼地区之外,珠三角内部各市之间,以及珠三角与山区各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实质性的提高;(4)在泛珠区域内,广东与云南、贵州、海南和广西的分工水平较高,与四川、江西、湖南和福建的分工水平较低;并且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分工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东区域专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仲阳  朱文彬 《传承》2011,(8):13-15
在乡村互动的过程中,若乡镇政府采取各种行为方式渗透、控制村委会自治权的运作,就会偏离国家对农村的制度安排。规范乡镇政府行为,实现乡村关系均衡性互动,首先就必须探析乡镇政府失范行为产生的内在逻辑。因此,理清乡镇政府的失范行为,分析失范行为产生的内在逻辑就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的无酬劳动是指个人在家庭和社区从事的、为满足最终消费所提供的、无直接货币回报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对老人、儿童和病人的照料以及志愿活动。在世界各国,无酬劳动大多是由女性承担,是女性对国民福利贡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两个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概念,该文通过对这两个概念内涵的比较,揭示了中国和西方相关科技法律和政策的差异,指出了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必要性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深入探讨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完善之策,是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大代表制度的重大议题~([1])。在人大代表行为研究中,其形象塑造问题曾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以历史脉络为线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期的人大代表形象嬗变。然而,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相关研究对其形象塑造行为及其逻辑关注不足。新时代人大代表建构了何种形象,通过何种方式传播其形象,其形象塑造的逻辑动机是什么?本文将通过南方M省两个副省级市的市人大代表的调研资料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南方农户水稻种植行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的水稻种植行为和水稻种植目的息息相关,不同的地区和经济条件下的农户的水稻种植目的是不同的。落后地区的农户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的口粮需求,而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则侧重于现金收入的获得。落后地区农户劳动力主要配置在种植业的比较有效率的作物上面,最优的选择是水稻的种植;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水稻种植农户的决策在资本缺乏的情况下,对家庭资源的配置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配置上,而劳动力的配置决定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在现有的情况下,农户减少了水稻种植上的劳动力投入,而增加了其它生产活动的劳动投入。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公布及中央文资办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体制改革进入改革攻坚突破期。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思想、政治保证和战略路径的创新,标志着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时代的到来。为适应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战略性进程,中央及地方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文化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但如何把握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确立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模式,业已成为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3.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作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逐渐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1995—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尽管存在客观的经济社会需求影响,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关于晋升、财政激励和财政供养人员的理性追求主导着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政治晋升的管理规范;二是努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置效率;三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的恶性扩张。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政策是先导,科技是核心,投入是关键。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直接投资者和受益者,其在农业中的投资地位是任何投资主体不可替代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保护好农民利益,增强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引导农户投资,进一步完善农业投资体制,促进农业发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即使是一项对政策受众有好处的政策,部分政策受众仍会采取规避行为来回应政策。规避行为实质上是政策受众对既定政策安排和价值理念不完全认同和接受的表达。从个体内在因素出发,规避行为是个体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表现为消极响应行为、"以足投票"行为、隐蔽违规行为、漠不关心行为四种类型。把握规避行为的成因和表现,有利于优化政策制定和执行,从而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范东君  朱有志 《求索》2012,(3):32-33,145
本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农户在粮食生产上的偷懒行为,发现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和农户目标函数不一致导致了农户在粮食生产上的偷懒倾向,但仅通过加大对农户偷懒行为的约束无益于防止这种行为冲动,只有加强政府对农户在粮食生产上的监督以及加大对农户的激励,才能有效降低农户在粮食生产上的偷懒行为。  相似文献   

17.
农户经济行为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大的方面.在经济生产中,农户形成了保障型生产和发展型生产的二元结构,在经济消费中,也形成了保障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二元结构,从而形成了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二元结构.保障型生产和保障型消费形成了农户的保障型经济行为子系统,发展型生产和消费构成了农户发展型经济行为子系统.社会转型期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发展型经济行为系统对保障型经济行为系统的“殖民化”.  相似文献   

18.
发端于70年代末的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把农户逐步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随之而来必然要求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为农民进入市场铺平道路。值得引起人们深思的是,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又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  相似文献   

19.
所谓政策创新是指某项政策对采纳者而言是"新的",因而政策创新扩散意味着政策的跨区域传播,创新决策者彼此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遵循同一的决策模式。在这种创新扩散过程中活跃着政策创新先驱、创新跟进者、政策创新守门员以及政策创新代理人等行动主体,他们在政策创新扩散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创新决策过程中,是否选择跟进政策创新先驱的创新举措,跟进者需要在社会效用、个人效用、交易成本、沉淀成本等方面考虑创新方案的相对优势,进行相应的政策判断和效果评估。诸如学习、竞争、强制和模仿这样的扩散机制则通过影响创新选择的这些因素而将创新决策者彼此之间联系起来,影响创新决策者对变革结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论自由的含义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荣梅  祝只舟 《前沿》2005,(1):9-12
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上 ,批判地吸收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 ,本文认为真正的自由包括消极性自由和积极性自由两个方面。其中 ,消极性自由是指外界障碍的不存在 ,具体包括人为强制的不存在 ,物质限制的不存在和知识局限的不存在。积极性自由是指人们积极性的活动 ,具体包括个体创造性活动和独立基础上的联合。自由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其意义也正在于彰显人的主体性 ,使人始终作为人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