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和天津一样,属于都市曲艺的重镇。据1999年出版的《中国曲艺志·北京卷》记述,可以确定在北京形成和流行的曲艺品种,共有30个。它们是:数来宝、太平歌词、子弟书、十不闲、莲花落、岔曲、单弦牌子曲、拆唱八角鼓、评书、相声、双簧、梅花大鼓、联珠快书、马头调、铁片大鼓、平谷调、京韵大鼓、奉调大鼓、北京琴书、北京时调和竹板书、西河大鼓、拉洋片、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二人转、快板书、京东大鼓。  相似文献   

2.
北京和天津一样,属于都市曲艺的重镇.据1999年出版的《中国曲艺志·北京卷》记述,可以确定在北京形成和流行的曲艺品种,共有30个.它们是:数来宝、太平歌词、子弟书、十不闲、莲花落、岔曲、单弦牌子曲、拆唱八角鼓、评书、相声、双簧、梅花大鼓、联珠快书、马头调、铁片大鼓、平谷调、京韵大鼓、奉调大鼓、北京琴书、北京时调和竹板书、西河大鼓、拉洋片、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二人转、快板书、京东大鼓.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3,(6):39-40
<正>曲艺在天津的品种很多,有相声、单弦、大鼓、时调、快板书、评书等10多种。因为曲艺演出条件要求不高,内容又丰富多彩、应谐兼备,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清光绪年间,曲艺在天津兴起,到了民国初年,曲艺在天津开始盛行,使天津被誉为"曲艺之乡"。相声。在曲艺的各个品种中,于天津出现最早。清光绪六年(1880),时年40岁的满族人王二福,由北京来到天津,在北开市场摞地演出一年后登上茶园。王二福擅演单口,师承  相似文献   

4.
关于二人转     
作为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艺术文化形态,二人转是指广泛流行于东北三省、横跨曲艺和戏曲两个艺门类、由一个人进入角色演的"单出头"、两个表演的"二人转"和三个或更多人物装扮方式进行表演的"拉场戏",共三种演出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北京观察》2004,(3):60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但以中国的曲艺传统最为深厚,品种类型最为丰富. 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其中以汉族曲艺居多.有些曲种还为多个民族所共有.据20世纪80年代初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的统计,仍然存活在民间的"现代曲艺曲种",共有341种.  相似文献   

6.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但以中国的曲艺传统最为深厚,品种类型最为丰富。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其中以汉族曲艺居多。有些曲种还为多个民族所共有。据20世纪80年代初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的统计,仍然存活在民间的“现代曲艺曲种”,共有341种。而1986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曲艺  相似文献   

7.
只有广大观众把曲艺当作重要的精神粮食,才能形成提高曲艺工作者待遇、出高质量的曲艺节目、推动曲艺繁荣的良性循环。因此,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一是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二是介绍和传播的改革,要让曲艺走进校园,使青少年成为曲艺爱好者,曲艺事业才能走出肃杀的隆冬时节。  相似文献   

8.
正"看戏去咯,今年的节目比往年丰富多了,有彩调、有快板,还有文场呢,一定很精彩的,我们千万不要错过呀!"刚吃过年夜饭,荔浦县杜莫镇寨村的杜庆文大伯就高声喊全家人去村头"百姓舞台"看演出了。原来,每逢过年过节,村里都会举行一场由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广大村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在"中国曲艺之乡"——荔浦,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这样的"百姓大舞台"遍及城乡,无论是城镇居民、乡村农民还是在此打工的外地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用"舞"之地,曲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员,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有一百四十多万,主要聚居于黔湘桂三省(区)毗连地区。侗语属汉藏语系,侗傣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两大方言地区,由于大山阻隔,相互间交往较少,因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社会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就拿侗族曲艺来说,北部方言区除“说故事”部分村寨用侗语外,其它曲艺形式多借用汉语了;而南部方言区侗语曲艺则十分丰富。本文拟谈南部方言区的侗语曲艺,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方曲艺“二人转”不仅在东北大地转得红火,如今又移师北京,“转”进了亚运村附近的吉林大厦.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三县联合在榕江三保侗乡召开侗族曲艺交流研究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以黎榕从三县的曲艺艺人、民族干部、文化工作者为主,同时邀请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曲艺艺人代表以及省内外关心侗族文学艺术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到会共百余人,其中曲艺艺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98云南省民族曲艺调演,有两台晚会共31个民族曲艺节目演出。全省14个地、州、市和驻云南部队的曲艺工作者们欢聚一堂,演出了彝、白、哈尼、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德昂、水、布依、汉等14个民族26个民族曲种的曲目31个,其中少数民族曲种20个,曲目24个;汉族曲种6个,曲目7个,这在云南民族曲艺发展历程中是一个空前的盛会,它将为云南民族曲艺发展史写下新的一页。参加此次调演的各民族曲艺创作、音乐设计、表演的同志们相互…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民间曲艺是融合视听体验之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第三产业潜质资源。受制于民族族群传统意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制约,少数民族民间曲艺还处于封闭延续、零散发展的初级层次,粗放落后的统筹模式使得延续释放民族文化、助推增强地区经济的既定目标遭遇了阶段瓶颈。立足于重新解构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内在价值,探析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市场运作,并合理拟划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戏曲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据统计,云南现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因此,云南被称为“民族曲艺之乡”。  相似文献   

15.
七月初,和两位朋友结伴,先后到长春和佳木斯看了两场慕名已久的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以说、唱、舞为表演形式,杂揉了戏曲、相声和小品等艺术门类的若干成份,风格泼辣火爆,在当今普遍沉寂的传统民间曲艺中一枝独秀。近年在东北地区盛演不衰,以至于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同时还声名远播,通过电视上的各种综艺节目而走向全国。在东北,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每晚都有多场二人转演出,演出场所一般是大小剧场、酒吧或夜总会。锣鼓声中,先是一位男演员绕舞台快步走出一个圆场,然后站到前台,笑嘻嘻地随意和前排的老观众打着招呼,即情即…  相似文献   

16.
刘红 《人民论坛》2012,(26):190-191
潍坊民间曲艺能够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贴近生活的思想内容是潍坊曲艺深受民众喜爱的重要源泉,潍坊民间戏曲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反映群众关心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二是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使潍坊曲艺成为民众难以割舍的情愫,充满喜剧色彩的艺术形式成为潍坊曲艺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艺是人类创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文化形式.从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吟唱传诵,到古印度历史传说的讲说表演,再到日本近代盛行的"落语"和"漫才",以及非洲各国如塞内加尔等的口头文化传承表演,世界各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侗族有丰富的曲艺,这是毫无疑义的。侗族曲艺有哪些曲种?目前尚无定论。普虹兄在《浅谈侗族曲艺》(见《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一文中,把侗族曲艺分为四种:“刚锦”——即说故事、“多锦”——即唱故事、“刚锦多锦”——即说唱故事、“刚款”——即念诵款词。我认为他关于侗族曲艺的分类似乎失于琐细,有些提法可能不够准确,因此不揣冒昧,试着讨论讨论,以就教于普虹兄和各位读者、专家。  相似文献   

19.
感慨"北京学"之不受重视,说的不是新闻界,也不是文学界,而是史学家."旅游热"里的北京,比如胡同游、风味小吃,比如保护四合院、重建城墙,还有老舍茶馆的曲艺、正乙祠的京剧,以及电视台之推介名胜古迹、出版界的展示"旧京大观"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当然也有专家介入,但学院派似乎不肯再往前走一步,将其转化为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20.
潘迎 《传承》2011,(6):66-67
南京"白局"是南京当地民间的方言说唱,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曲艺。它对于南京历史文化及地方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探究南京白局的发展历程,对其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致使其濒临灭亡的原因,期望能为南京白局的保护和继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