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4):51-51
干部提拔前后 要到工层挂职锻炼一年 省委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干部“逢提必下”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 《方案》明确“逢提必下”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处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或到市县任职的及本人自愿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或任职的干部。  相似文献   

2.
迪庆州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干部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藏区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一是按照与上海市签定的干部挂职锻炼合作协议,从2005年起全州选派45岁以下的处级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到目前为止,共选派64名干部到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有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同时,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至2006年期间,参加上海“展望计划”、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化管理等专题培训的迪庆干部达到211人次。  相似文献   

3.
有专家指出,堵塞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中的漏洞,防范与解决干部挂职锻炼中的倾向性问题,实现干部挂职锻炼效果与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制度完善的主攻方向. 用法规明确各方贵、权、利 很多受访专家认为,要杜绝干部挂职锻炼发生“走样”,尽快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规范性制度是当务之急.《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规范挂职干部行为,归根结底还得依赖于挂职制度的完善,让挂职工作“听命”于制度,而非受控于“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张东霞 《党课》2006,(10):60-60
近几年来,挂职锻炼作为促使优秀年轻干部早日成长成熟的重要方式,在组织人事部门得到了普遍应用。步成长起来,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也有部分年轻干部对挂职锻炼存在三种不良心态,值得关注:一是“镀金心态”,认为组织提拔是迟早的事,工作拈轻怕重,急于求成;二是“怕事心态”,认为挂职身份尴尬,办事瞻前颐后,该管的不敢管;三是“自傲心态”,认为自己能力强,挂职锻炼显得多余,不愿深入基层办实事。这些错误心态势必影响挂职锻炼的实际效果,制约挂职干部的健康成长。笔者以为,年轻干部在接受挂职锻炼时更需在调垫心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04,(3):6-6
今年中组部继续选派干部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锻炼。要进一步深化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统筹规划,稳步实施,争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工  相似文献   

6.
党建动态     
迪庆州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干部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藏区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一是按照与上海市签定的干部挂职锻炼合作协议,从2005年起全州选派45岁以下的处级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到目前为止,共选派64名干部到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有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同时,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至2006年期间,参加上海“展  相似文献   

7.
景世泽  丁孝勤 《党课》2006,(3):58-58
江苏省海安县委组织部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创建了“情景教育”新模式,提高了培训效果。一是体验经济发展情景,实现理论培训“零距离”。他们在知名企业开设“干部成长训练营”,安排领导干部到企业参观考察、挂职锻炼,请企业家介绍管理经验。提高领导干部管理微观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挂职莫挂空     
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到条件艰苦的环境去挂职锻炼,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发现优秀人才的一着“好棋”。许多干部到基层以后,虚心学习,踏实工作,学到了不少在机关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才干。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地方的挂职锻炼却存在着“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现象——有的在基层挂个名,而“贵体”仍在原单位上班;有的干脆来个天马行空,落了个悠闲自在。至于基层工作为何物,到头来仍不知所以然。人称这种情况为“挂空”。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不只一个。比如,上司忽然…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3,(7):22-22
挂职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时候挂职干部也面临着融入难、参与难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容易流于表面,锻炼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如何让挂职干部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好挂职干部不但“挂职”而且“履职”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河东区对各类别的挂职干部实行精细化管理,帮助挂职干部真正履好职。  相似文献   

10.
王永华 《世纪风采》2009,(10):37-40
三年困难时期,万名中央机关干部下放基层,这是中共中央在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一项“非常”措施。万名干部与灾区人民一道实行“三同”,共渡难关,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扭转农村恶劣的形势做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田茂军 《当代党员》2011,(12):38-39
——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推行“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化老百姓之怨,解老百姓之难。让老百姓觉得“草鞋干部”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作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挂职锻炼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近年来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致使部分干部挂职锻炼“走形”,背离了组织选派的初衷,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下派干部的丰采牛吉富杨玉宝张举来1996年4月,商洛地区粮食局办公室主任彭家政被抽派到山阳县挂职锻炼,先后担任原城郊区委副书记和在撤区后的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在挂职锻炼两年中,他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帮困扶贫他“雪中送炭”1996年冬天,当特困户蔡新锁...  相似文献   

14.
“上挂”是指基层部门选拔推荐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到上级机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通过一个时间的锻炼后再返回原工作单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是对到国家机关挂职锻炼的基层干部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全局观念。到国家机关挂职锻炼,通...  相似文献   

15.
李连华  陈健 《前线》2011,(11):40-41
近两年,围绕首都发展战略,北京市有计划地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确定了以“交流任职、挂职锻炼、轮岗交流”三大方式为主体的干部培养锻炼工程,着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干部交流,社会反响良好,干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干部素质能力不断增强,干部交流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抓好重点企业发展,拓宽年轻干部视野、增强经济工作本领,最近,迪庆州委选派16名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这是该州选派的第二批“挂企干部”。这批“挂企干部”,是在自愿报名、党委(党组)推荐、组织考察的基础上选派的。州委将根据《迪庆州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对选派干部进行跟踪考察了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挂职锻炼作为干部交流培养的一种工作方式,如今已为越来越多的公众所认识.类似相声演员牛群挂职副县长、电视节目主持人王志挂职副市长之类的社会新闻,更是让挂职锻炼几度成为热点话题.登录互联网,在百度的搜索栏内键入“挂职锻炼”四个字,可见上百页的相关信息,多为挂职锻炼心得体会之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9,(10):52-52
肖华在2009年第34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了你啥意思,走了没啥意思。”这是部分干部对其挂职工作的“总结”。虽语带调侃,但挂职干部对基层工作不适应、难扎根、被边缘化的情况并不鲜见,使挂职锻炼效果大打折扣。挂职作为培养干部的一种模式,发挥过不少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4月7日18时许,一辆牌照为“渝AF0046”的工作车趁着茫茫夜色,从万州城区出发,沿着长江,行驶在江南的乡间小路上。车上坐的是万州区“三进三同”巡查小组人员。此次行动,主要是针对各部门、乡镇、机关干部“三进三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巡查。巡查组出发后,通过手机随机抽查了几个地方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挂职锻炼话“四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对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挂职锻炼要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四忌”。一忌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干部大多来自上级机关或上级职能部门,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比较全面、深刻,对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指示精神比较熟悉,这是他们的优势。运用好这些优势,可以在地方决策中当好参谋,起到助手作用,做到上情下达,上下协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优势,自以为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