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司人格否认是为了制止滥用公司法人制度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责令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或社会公共利益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的事后规范手段,体现的是衡平制度和规则。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障公司健康发展,维护债权人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绝对化容易导致滥用股东独立人格侵害债权人利益的弊端,而为西方国家所普遍适用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值得我国大力借鉴。本文探析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成立要件和适用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我国采用此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4.
公司人格独立原则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引起的价值背离和利益失衡问题,导致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公司人格否认具有相对性,而且仅适用于实质上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公司。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否认,相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净化、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个案中暂且无视公司独立人格,而追究股东的无限责任,以保证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实现,它是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必要和有力补充,对于防止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与有限责任,侵害公司债权人(或处于弱势的小股东)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独立法人制度的一个补充,主要用于竭制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绝对化,完善我国公司立法,有效地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创设与确立,为公司股东及高级管理者滥用公司形式从事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设置屏障,而且有利于公司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规范运作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司的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的法人资格或股东的有限责任,致使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而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责令控制股东直接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2006年的《公司法》引进了这项制度,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是在公司法人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是对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的揭穿 ,是对公司法人人格机能在满足违背公平、公正理念条件下的摒弃。我国应该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以便健全和完善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现象的日益增多,针对这一现象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便应运而生。在吸取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公司制度在我国建立较晚,因此这一制度在我国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仍然需要我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渊源、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补救措施等等问题,这些都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肇始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是美国法院在审理公司纠纷案件时创立的一项判例法原则。它是指向对于滥用公司法人格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以致债权人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法院将不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而责令不正当行为人直接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通常情况下一人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因而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但由于一人公司的股东很容易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所以在特定情形下应当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存在,而直接追究公司背后的股东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将公司人格的滥用者限定在公司法律关系的特定群体,即公司股东,特别是具有实际支配能力的股东。但在实际发生的情形当中,滥用公司人格的并不仅仅限于公司股东,不具有股东身份的公司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有可能为了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司人格。如何解释与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所设立的制度,避免简单地向一般条款逃逸是司法实践中应当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向来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拥护,认为这是防止股东滥用公司权利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公司法人人格在各国的适用与规定的阐述,剖析我国对该制度的规定,认为适用该制度其实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希望慎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4.
企业法人是现代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是企业法人尤其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对企业法人制度及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完善企业法人相关制度立法的同时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各种人格滥用行为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我国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础.但目前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违背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宗旨和精神.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逃避债务的现状,从立法和司法角度对我国引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人公司制度的引进和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规定在公司人格、责任能力及其责任形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理念和适用的新问题。基于企业的经济学原理和契约性质,法人性质的实在说和代理人理论较好地解决了法人人格的有机组织体、独立的意思和行为的论理基础,并由此扩展到法人独立的刑事人格、犯罪能力和受刑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主体的原理以及单位人格的部分否定都要求对现行单位人格的刑事否认制度进行反思。在揭开公司面纱,直接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得追究其单位人格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公司法》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但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探讨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和国外立法比较,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认为改善这一局面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界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以确立司法统一性,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郑子森 《工会论坛》2007,13(2):146-147
我国《公司法》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理应适用《公司法》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具有特殊性,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依法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和董事会的职权。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经理实际掌握着国有资产的控制权。应防止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有独资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9.
公司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组织形态,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作为公司两大基石,对当代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果公司的独立人格原则的绝对化,就会造成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也会损害了相应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公司法制度核心的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得以确立,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有些人利用公司独立人格及有限责任从事不正当行为的现象,严重危害交易安全,损害债权人利益。为此,借鉴西方国家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解决上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公司法人格制度原本设计好的正义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现象、现行《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及缺陷、及立法完善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