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并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此时他的指导思想,已经与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了。同时,1975年的全面整顿也是以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预演。这些都说明了1975年的全面整顿直接孕育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邓小平理论萌芽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陆魁宏 《求索》2012,(5):257
全国知名学者荣开明教授对邓小平理论的探索,时间长、范围广,论著多。《邓小平理论新探》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的最终成果,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后对邓小平理论的新探索。《邓小平理论新探》不同于过去许多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论著的最大特点和亮点,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和奠基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萌芽——兼论六十年代前半期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余灵灵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理论与知识经济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特别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科学地预测到知识经济的本质,而且是对21世纪知识经济必然来临作出伟大预言。一、邓小平理论产生于知识经济萌芽的时期邓小平理论产生于70年代后期,展开、形成于80年代。而这个年代,正是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知识经济萌芽的时期。50年代,科技文献每10年增长一倍,到70年代,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文献每2—3年就翻一倍。科学技术的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产业化,都以空…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芽于习近平同志担任地方与中央领导的实践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是新时代治党治国治军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这个思想博大精深,既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与立场、观点、方法一脉相承,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领域、新境界、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他又说,十五大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并将以这一点作为标志载入史册。江泽民同志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用“主题”、“灵魂”、“标志”加以概括,充分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的标志。我们今天怎样来纪念这一光辉的日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认清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全党。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理论有什么用,理论武...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爱国统一战线也进入恢复、发展和壮大的新时期。今天我们纪念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就是要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和论证了邓小平理论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中国现实的实际问题,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真正的具有中国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并探索了学好、用好邓小平理论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三层涵义汪晓红1.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贯穿着相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从马...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探讨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国内国际背景以及形成过程,分析邓小平理论的特点和内在逻辑,勾划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阐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6,22(1):24-26
在研究《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思想年谱》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邓小平提到的国际战略一词的含义,认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世界力量对比的全局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宏观的、本体的国际战略概念,对它应作现实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04,20(6):35-37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努力掌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文章对邓小平经济思想尤其是经济思想方法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坚持邓小平经济思想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对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制度制约、法律制约、监督制约。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卫芳 《桂海论丛》2010,26(1):15-18
邓小平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理论,以贴近大众的形式推介理论,以服务人民的目标创新理论,努力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财富和精神支持,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从邓小平的探索与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对于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一思想和理论的确立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 ,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续性发展 ;邓小平理论又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李斌 《青年论坛》2003,(2):20-22
江泽民同志结合新世纪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的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青年培养教育的有关论述,提出了新世纪青年进行自我修养、立志成才,努力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功能、原则、特征、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问题。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以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为楷模,加强干部群众的信仰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实质是改革精神。一方面,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精神,是邓小平改革战略的精神原点;另一方面,改革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特质和精华,当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时代表达,在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继续秉承和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两个提供”的历史使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并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此,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落实江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