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俄时期,俄国革命党人中已流行“同志”这个称呼。十月革命后,这个词被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广泛采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斯大林的文电来往中都互称对方为“同志”。新中国成立初,  相似文献   

2.
党的生活三题方世辰“同志”,你哪里去了?建国前后,相当一段时间社会上最流行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不论熟识与否,均以“同志”称之。年少者称年长者为“老同志”,年长者称年少者为“小同志”。革命战争年代,当天各一方的战友重逢时,当两位素不相识的地下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纪委目前发出通知,指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儿”“兄弟”,破坏了党内民主,损害了公仆形象。通知要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4.
呼唤『同志』□王锦春现在很少听到人们之间互称“同志”了,这曾经是个十分神圣的称呼,一声“同志,我可找到你了”,是那样的让人动心、动情。不过,只要认真想一想,世间许多称呼中,唯有“同志”让人感到平等、亲切。感谢雷锋,一句“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凌河 《新湘评论》2014,(13):48-49
一条并不新鲜的新闻,近日引出公众热议——广东省纪委发出通知,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说这条新闻“并不新鲜”,是说“党内称同志”这一条,多年来不知重申过多少遍;而说它仍然是一条“新闻”,则是指这个规定,竟点出了“称呼问题”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在我们单位,党员之间的称呼很乱,有的按级职称呼,有的按“哥、姐”称呼, 还有的把党员领导干部称为“老大”,请问,这些称呼合不合理?党内如何称呼才符合党员的身份? 在党内提倡互称同志,不称职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早就在1959年就提出要大家互称同志,改变以职务相称的旧习惯。为此,党中央于1965年12月就专门就这个问题发出了通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一次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主  相似文献   

7.
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相似文献   

8.
闲话"同志"     
"同志",从来都是革命党人的相互称呼,实"志同道合"之义.当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内称同志,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苏联有首名歌,歌词说:"我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不论是在刘少奇任国家主席时还是在他逝世后,全党全国都坚持"少奇同志"这个"尊称"、"亲称".上世纪8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里,打出巨幅横标:"小平同志,您好!"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对小平同志的真情爱戴.  相似文献   

9.
"同志",从来都是革命党人的相互称呼,实"志同道合"之义.当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内称同志,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苏联有首名歌,歌词说:"我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不论是在刘少奇任国家主席时还是在他逝世后,全党全国都坚持"少奇同志"这个"尊称"、"亲称".上世纪8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里,打出巨幅横标:"小平同志,您好!"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对小平同志的真情爱戴.  相似文献   

10.
凌河 《学习导报》2012,(21):46-46
这是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因为亲身受到的冤屈而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11.
单鸿恩 《唯实》2003,(12):98-99
外国人对警察都称呼为先生 ,而中国人对警察则称为同志 (旧时代还称为老总或老爷 ,这大概源于清代的人们对“巡捕营”巡捕们的心理恐惧 )。从对警察的称谓上 ,中外两相比较有人论证说 ,称先生不如称同志显得亲切 ,显得零距离 ,警民鱼水情全体现在同志两个字上了。对此 ,我始终以为这“高儿”拔的有点邪乎。比如一个与警察素不相识的人称警察为同志 ,心理上就未必认为与那警察就志同道合 ,而警察也未必感觉到你是什么亲人。所以称同志还不如称先生。说得现代一点 ,你与警察之间是雇佣的关系 ,你是纳税人 ,花钱来买他的服务 ,称先生既文雅又不…  相似文献   

12.
1987年,几个军队转业干部来到党史工委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不久,我们都发现彭塞主任称呼我们时,都是姓名后面加同志。开始,我们既感到新鲜又还有些不习惯。像他这样一位资深的领导和长者,称我们这些晚辈为“小张”、“小李”又何尝不可,叫“同志”则显得过于郑重其事。时间长了,我们才知道,他不仅这样称呼我们,即便是分管党史工作的省委或其他领导,他也称同志,绝不称职务;不管是与其长期共事的同事或下级,还是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的年轻人,不论职务高低还是年纪长幼,一律称同志。我曾心想,或许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因…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历来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当作世界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明确地说:“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说:“中国  相似文献   

14.
1924—1927年的革命本来就叫做国民革命,当时的报刊和国共两党的文件都是这样称呼的。有一首流传至今的《国民革命歌》更可以证明。不知为什么,后来不把它叫做国民革命了,而把它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些称呼和国民革命的原义并不相符合。“大革命”这个词是当时参加革命的人事后在革命低潮时期惯用的,而且一般是指1925—1927年的大革命,因为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若把它称为第一次大革命,就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吧,那么后面亦应有第二、第三次呀,可是后面又不这样称呼了,孤单单地一个第一次大革命实在令人费解。至于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提法固然比较科学,并且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也比较合理,但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的内涵不止于革命战争,因而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代替不了国民革命这个称呼的。  相似文献   

15.
吴明录 《新湘评论》2013,(22):64-64
不知从何时起,互称“同志”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一些脱胎于江湖绿林,裹挟着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称呼,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已渗透到党内。称谓折射作风,称谓关乎作风,这种“社会病”的滋生与蔓延,直接导致人们对“同志”这一称谓的冷落与“同志”观念的消减。称谓日渐染上“江湖气”。党内互称“同志”既是规矩又是传统,为何很多人越来越喊不出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职务低的或者资历浅的,担心这样称呼有对上级领导不尊重之嫌:二是职务高的或者资历深的人,为避免下属对自己的误解。古人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相似文献   

16.
称谓一议     
我刚转业时,分配在县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别人则叫我“唐部长”。我总是老实相告:“我是副部长,不是部长。”别人听后,不是以为我是假谦虚,就是窃笑我是迂夫子。久而久之,我也只好入乡随俗,接受了别人对我的“提拔”和对别人的“提拔”。在称谓方面,除了称职务时省去“副”字之外,还有许多称呼也在不断地演变与“进步”。比如对干部(领导)的称呼由“同志”而“公仆”而“父母官”,甚至称为“老板”。还有的叫局长、厅长为“局座”、“厅座”。真是五花入门。以后还会叫出什么新花样来,实在难以预料。就一般情况而言,时代和人…  相似文献   

17.
1928年3月,谭平山在上海组织创立了“中华革命党”(时人称之为“第三党”),举起“劳动平民阶级的三民主义”旗帜,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独裁统治,亦反对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左”倾“超时代策略”,主张中国革命在中华革命党的领导之下实现社会主义。谭平山对中华革命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曾在他亲自起草的《中华革命党宣言草案》中满怀信心地写道:“中国革命,也只有有广大的劳动群众的中华革命党,才能领导达于成功。”然而,事与愿违,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中华革命党就陷入困境,谭平山本人最终也自动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党。中华革命党自革命的动机出发,最后走到失败的结局,原因何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华革命党及谭平山本人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探讨中华革命党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宗彦 《新湘评论》2014,(13):49-49
据刘少奇秘书回忆,有一次在家里,工作人员向刘少奇报告工作,喊了一声委员长,刘少奇不搭理,等叫到第三声“委员长”时,刘少奇说“以后不要这样叫了,叫同志多顺口啊!”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刘少奇担任多个要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称呼他“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9.
有些人在姓名之外,还有别称。这些别称不仅形象地概括了该人的独特之处,而且还蕴含着一定的感情,甚至有很深的意义。据说在中央电视台某次“心连心”活动中,有一个音乐工作者访问老红军战士时,老红军战士坚持让来访者称自己为同志哥,并因此产生一首歌曲。细想起来,同志哥这个称呼确实比其他称呼更加意味深长。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辽北法库县出现一个被老百姓称为“党大姐”的人。这个称呼也同样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她就是中共法库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利民。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过一段较快增长的时期。其原因,除了新技术革命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里面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就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经济计划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些同志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计划化”感到困惑不解。通常不是说资本主义的规律是个别企业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吗?怎么现在许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