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书鲁迅于1927年1月15日离开上海到达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并在广州开设北新书屋,以沟通南北书刊,活跃文化气氛.  相似文献   

2.
1927年10月3日,鲁迅偕许广平从广州经香港抵上海。10月8日,鲁迅在周建人帮助下,从暂住的旅馆搬进了虹口横浜路景云里二十三号。这里位于闸北(华界)与租界之间闹中取静的一处民居,大多数是石库门式的建筑。在此居住的,除了周建人外,还有与周建人同供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叶圣陶等。就在鲁迅人住景云里新居的第四天,即10月11日,郁达夫带着两个年轻人,冒着小雨,来到鲁迅寓所,介绍与鲁迅认识。  相似文献   

3.
1927年1月18日,鲁迅离开厦门,来到广州,受聘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前后在广州生活了8个月又10天。在此期间,鲁迅被邀到广州黄埔岛上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作了一次演讲,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造访黄埔军校。此事的起缘,得益于时任黄埔军校留守政治部主任熊雄。他看到报  相似文献   

4.
1925年,冯雪峰在北京大学旁听学习,时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毛泽东,从那里托熟人捎口信给冯雪峰,说自己很喜欢读他的新诗,希望他能到广州去工作。1933年底,冯雪峰由上海到瑞金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正值毛泽东被排斥出中央领导机构。到了瑞金,冯雪峰就把鲁迅先生的情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果断出手,工作组斗智斗勇远在北京的党中央对上海的一切早已洞悉,采取“调虎离山”之策,于10月9日下午紧急通知徐景贤、王秀珍也到北京开会。同时,上海警备区根据中央军委的通知,指示所属驻军“严防内潜外逃”,密切注视上海市民兵指挥部的行动。接着,党中央在10月14日上午将解决“四人帮”的消息传达到上海的区、县、局和大专院校的负责人,下午陆续  相似文献   

6.
1918年11月15日,鲁迅在《新青年》撰文,声言反对“武术救国”。  相似文献   

7.
张克 《理论学刊》2004,1(10):124-126
“中间物”思想之于鲁迅研究 ,须在鲁迅的历史生存与价值诉求之间的复杂关联中进行。基于对二者侧重上的差异 ,研究界在对鲁迅有关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战略认识上形成了“偏至”和“激活”两种不同的思路。分歧的根由 ,在于对鲁迅“中间物”思想的超越性一维的确认和安放上。本文认为 ,鲁迅“中间物”思想的超越性生成于其内在结构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8.
鲁迅及其研究作为跨世纪的文化话题,依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以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并产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语境及情境的转移,关于鲁迅的言说渐趋多元,进一步体认、反思和发掘鲁迅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已成为学界的共识。2011年9月25—26日,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暨鲁迅:经典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绍兴召开。会议从不同的视角与专题对鲁迅所蕴含的丰富性给予了阐释解读,这对今后如何深化和发展鲁迅研究、如何使鲁迅的价值长存、如何把握现实价值与学科价值的契合点等,提供了新的理路及方法启示。此组笔谈即为这次盛会一个十分有限的截面。  相似文献   

9.
韩琛 《理论学刊》2014,(5):117-123
新世纪以来,有关鲁迅原点问题的讨论已成为鲁迅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不仅事关鲁迅文学的发生学辩证,是"重写文学史"的崭新内容,而且与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和未来想象密切相关。从鲁迅自述的寓言式原点到日本学者的原点重构,再到本土研究者的原点再生产,鲁迅原点的知识生产构成了一个序列完整的历史谱系。然而,与新世纪中国鲁迅研究的整体状况一样,本土的鲁迅原点叙事在试图超越"启蒙鲁迅"和"左翼鲁迅"论述的同时,亦呈现出一种失却价值立场、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思想创造的倾向。而分析有关鲁迅原点的知识生产的历史内涵,则需要从这个去意识形态化的市场化时代本身获得理解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在上海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并为“左联”活动提供帮助,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成为至交 1928年11月的一天,尾崎秀实携妻子广濑英子登上了从神户开往上海的轮船。尾崎秀实是作为日本《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前往上海的。尾崎夫妇来到幢憬已久的中国,最初是隹在上海日租界的昆山路义丰里一家服装店的楼上。在这里,尾崎首要的工作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具体而仔细地考察、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原名包道亨,又名包晦生、包一德、包一宇,189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先后在两所小学当过近一年的教师。后来,他又当过《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的外勤记者,为了生计,曾到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四处活动。  相似文献   

12.
1931年初,瞿秋白因遭受王明“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和无情迫害而身心俱损,以致肺病复发且有日渐沉重之势。迫不得已,他便“请病假”休养治疗,携夫人杨之华入住上海大西路两宜里,整日以读书、写作为乐。因此,他得以实际参与领导了“左联”的对敌斗争,并与冯雪峰、鲁迅等文艺界人士相互往来,在并肩战斗中建立了深情厚谊。4月下旬,因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务委员会负责人的顾顺章叛变投敌,上海笼罩在更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曾担任过党中央负责人的瞿秋白就更成为国民党特务和反动军警捕捉的对象。每逢危急关头,瞿秋白总是要到鲁…  相似文献   

13.
六 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又一次到上海视察. 1月31日,邓小平在市长朱基等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参观了MD- 82飞机的铆装和总装车间,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4.
吕璜 《广东党史》2002,(1):5-20
1951年1月24日,在广州这块刚刚解放一年的红色大地上发生了一起震惊华南和全国公安系统的大冤案:广州市公安局两名副局长突然被诬为  相似文献   

15.
<正>摄影战士沙飞用手中的相机,创造了中国革命摄影的多项“第一”: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共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领导者,中共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的创办者,被誉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沙飞有幸与鲁迅交往,尊其为精神导师,鲁迅对他摄影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沙飞于1912年5月5日出生于广州,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高小毕业后他考入广东省无线电学校,1926年毕业后,入北伐军当电台报务员,随军转战上海、宁波、济南、北京等地,后又在广西梧州军用电台工作3年。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9,(4):127-127
20世纪30年代,上海“左联”某些作家犯了比较严重的主观主义毛病。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金扁担“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平时皇帝用什么挑水吃呢?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县被捕,彼时尚未暴露身份,所以写信给鲁迅求救。瞿秋白为什么会给鲁迅写求救信?他和鲁迅有着怎样的渊源呢?瞿秋白会写信给鲁迅缘起4年前。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会后,他因肺病发作而被中央批准留在上海养病。这时,瞿秋白对在上海左联工作的冯雪峰说:"现在我离  相似文献   

18.
弹琵琶的手在空中乱舞,吹笛子的身体左右扭摆,拉二胡者禁不住跺脚。近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流剧院的民乐演出舞台上,以往只在女子十二乐坊之类“插电”的通谷新民乐演出中才看得到的景象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在其著作《许广平忆鲁迅》中言及:“鲁迅托人带了两只火腿,到延安去送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多位领导同志.那火腿是带走了,但听说到了西安,再也不能通过,只好切开来吃,但一切开,发现里面却还有书信.”“两只火腿”真的没有送到陕北解放区吗?据当时在洛甫(张天闻)同志身边担任机要文书的刘耀东回忆确认,他在陕北保安确实吃过鲁迅先生从上海托人带来的火腿肉.时间是1936年10月11日或12日的一天下午.  相似文献   

20.
姚丹 《新长征》2011,(8):23-25
从“和谐号”横空出世,到CRH38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从我国第一列地铁车——北京地铁,到世界最高端地铁车——香港地铁;从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香港等城市的轻轨、地铁,到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沙特、巴西的城铁列车,“长客制造”的身影遍及海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