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是以一名教授的身份与大家漫谈。北京的律师让我讲的时候,我是抱着诚惶诚恐的心情,但是最后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因为这个题目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第一次报告后全国的部分报刊予以了刊载,如果再讲会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这一次来天津我把第一次的内容全部推翻,除了个别材料用一用,以表示我对天津律师的尊重。我本人虽然有律师资格,但是我主要不是做律师,而主要是搞教学工作包括一些疑难案件的法律咨询。而今天的报告又不能做成一个生硬说教式的报告,所以我想的题目是“漫谈律师形象和使命”,我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第一方面律师职业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3,(8):30-33
很高兴受上海律师协会邀请来做报告,也非常感谢上海律师协会聘请我做专家顾问。我这个人讲学是讲得比较多,在我整个讲学过程中我最认真的是第一给律师讲课要小心;因为律师比法官还厉害,恐怕给各级政府领导讲课我最轻松,给律师讲课是最谨慎的。第二给上海律师讲课尤其要谨慎,因为上海的律师水平之高,令我很吃惊。第三要给上海的律师来讲做人、做律师的道德修养这个题目就尤其难讲。  相似文献   

3.
很高兴受上海律师协会邀请来做报告,也非常感谢上海律师协会聘请我做专家顾问。我这个人讲学是讲得比较多,在我整个讲学过程中我最认真的是第一给律师讲课要小心;因为律师比法官还厉害,恐怕给各级政府领导讲课我最轻松,给律师讲课是最谨慎的。第二给上海律师讲课尤其要谨慎,因为上海的律师水平之高,令我很吃惊。第三要给上海的律师来讲做人、做律师的道德修养这个题目就尤其难讲。两个剪报一期杂志要讲关于诚信的问题,我先从两个剪报谈起。第一个是2003年2月16日《法制日报》的剪报,里面讲了信用立法。这个报道讲了现在民法典草案中,在人格…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何云选,从事律师业已有十载。十年春秋,感悟颇深。他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何为出色律师。自1998年起,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商学院就本团演讲多场.反响热烈,现刊登其讲演稿,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律师与做人我讲的是律师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具体的德,具体的人,是律师这一职业对德的特殊要求。可能有同学会说,你讲的那些书上都有,但是我没有那么高尚,做不到。今天我来个就低不就高,高尚的不讲,你们去看书,我从律师的生存和实际利益的角度来讲“德”。我们的律师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2,(1):16-17
陈卓伦(广东法制律师事务所):我想把我的简单历程向大家说一下,我86年大学本科毕业,开始做律师到现在,从来没有离开律师队伍。我一开始儿年是非常痛苦的儿年。从90年代开始我就腾飞了,1994年我就做到原来的国办所广东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去年的4月份我听说所有的国办所要脱钩,因此我就离开厂这个所。  相似文献   

6.
江平 《中国司法》2005,(1):17-17
能够有机会参加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很高兴,我这个人每次给律师讲课之前要特别深思,10年内我给律师做过类似的题目大概有5次。今天又给大家选了一个题目,律师的环境与资源。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样律师要发展,如果他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它的发展就受到限制。我这个题目更多地是想来思考如何正确地对待律师的环境和资源。人与资源的环境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觉得认识一个自然现象比认识人还是要简单一些。我们要认识一个人的话,认识别人和认识自己恐怕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更要容易一些。我想认识客观世界或者是主观世界,认识主观世界难,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是律师队伍中的一名老兵。自1997年律师法实施以来就停止执业,专职从事人大工作。虽然离开了律师行业,但我的心思始终跟律师荣辱与共。看到近年来律师事业蓬勃兴旺和中青年律师焕发有为,我欣然若已,引以为豪。听到对律师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肖现象的抨击和贬责,我感同身受,芒刻在心。最近司法部和省司法厅部署了对律师行风民主评议的要求。这是关系到中国律师事业今后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作为一名老律师,我想和同行们就这个共同关心的话题谈一点心里话。律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律师并不都受人尊敬中国律师要“思源”20…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培养学者型律师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的方向,是我们今天下午讨论的一个内涵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结构问题。基于此,我认为正方和反方要围绕这个问题谈,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把范围扩大,把内涵加深,但是这个平台你不要脱离。下面首先请正方坛主潘跃新律师阐述他的观点,我不做时间的要求,但是我希望讲的要有节奏,讲的要有分寸,我说的这个分寸是要时间上有分寸,我想潘律师会自己把握,下面我们欢迎潘律师。(掌声)●正方坛主:谢谢主持人,各位同仁,下午好,在我做这个主题发言之前,有一点说明,虽然李淳律师非常希望我们正反方…  相似文献   

9.
江平 《中国律师》2005,(7):32-35
每一次给律师演讲,我的内心都很矛盾,总是想用激情来讲,但有时候又觉得题目讲多了,还有多少吸引力?刚才桂明总编讲了,我给律师作了很多次演讲。我自己认为,在“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上那次演讲是印象最深刻的。当时,我呼吁中国律师要走向政治。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律师使命就是进入政治领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法律职业人的三个底线”。本次青年律师论坛的主题是“青年律师的使命和未来”,但我演讲的是“法律职业人的底线”。不知道会不会给青年律师造成一个印象,你怎么越讲越低了?过去讲社会的使命,现在…  相似文献   

10.
提起"江平"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业内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不算夸张。江老的人品、学识对于我们这些法律界的晚辈而言如泰山、北斗。多少年来只是通过江老著作以及媒体报道领略大师的风采。在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上.第一次有幸在演讲台下远距离地见到了江老,当时他30分钟慷慨激昂的精彩演讲,把我和在场的律师带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执业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感觉——原来律师的使命如此神圣!或许是现实中的执业感受与这个境界反差太大,所以,此后我便成为了江老的崇拜者。因为他的思想能使现实中处境尴尬的律师寻求精神解脱和升华。这对于终日为事务缠身,为温饱奔波的律师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家园和思想港湾啊!从这个意义说,我有点把江老"神化"了。  相似文献   

11.
梁钦宁 《政府法制》2014,(12):19-19
我祖父(梁漱溟)教育孩子不用说教的方式。我年轻的时候吃得比较成,他经常看我加酱油,他没有批评我,而是找到一本科普的书,拿红笔把题目勾勒出来,让我看。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我在客厅做俯卧撑。他说,钦宁,你抽空把这个看一看。那本书上说,吃盐过多等于慢性自杀。我看完文章之后自然懂它的道理,就改变了这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刘彤海 《中国司法》2011,(1):101-102
有些同行常对我说,像你这样读书的律师已经不多了,对此我颇为感慨,律师不愿读书也是有其原由的:一是律师生存压力大,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无时间读书;二是律师们很浮躁,读不进去书;三是认为读书无用,书本知识与现实脱节,时下关系比知识重要。律师们不读书或读不进去书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这些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要想做一个好的律师即称职的律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6,(6):24-24
请我来中国青年律师论坛,我想我是超龄了。但在心态和思维上我们每一个律师都应该是青年律师,学习学习再学习,是青年律师的一个本性,一个特征。精益求精更是我们55岁以下的律师不断的努力要干好的事情,国家10多年来经济的发展,高水平的法律的教育,不断的发展。法律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是从哪里来的?第一是从客户,从委托人,当事人而来。第二是从国家从社会来的。不过,我可以肯定大家都同意的是,无论是客户还是国家、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在法律服务需要专业的人,律师职业需要敬业。  相似文献   

14.
律师职业境界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对律师执业活动进行审美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保持和打造“律师职业境界”,既是律师管理的方向,又是律师文化建设的主要终极目标。它赋予了律师独特的职业趣味、职业思维、职业人格与其它相关的职业感觉,具有明显的职业印记。必须着眼于积极改变律师的执业现状,强化律师的职业修炼,努力打造律师的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15.
律师,以法为业,以律为师。但是律人容易,律己难。有一位老律师在世时跟我谈心,他说再复杂的案件和业务都不怕,难就难在自己,难在律师事务所里的共事与人合。所以我觉得,对律师从业来说,自律、自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人这一生,有三个问题需要用一辈子的经历来回答的,那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学问。我们几乎用了一生的精力还没有把这三道题回答得圆满。怎样做人,这是人品;怎样做学问,这是学识;怎样做事,这是能力。人品、学识和能力,要三足鼎立。从力学上说,三个支点的结构是最稳固的。而我们从跨入法学院的大门开始,往往把求知放在…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面为权利而而斗争那么第三个问题呢,我讲为权利而斗争。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一位著名的法学家,是叫做耶林,耶林写过一本小册子,字数不多,但是这本书和他的名称影响之大在法学界都知道的,它的题目就是《为权利而斗争》。我觉得我们现在作为律师来说要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坚定,为权利而斗争这个概念。首先我想跟律师说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十几年前《民法通则》起草的时候对《民法通则》第五章的名称发生了争论,现在的第五章的题目,写的是民事权利。但是当时就有人反对这样的提法,马克思不是讲了吗?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为什么民…  相似文献   

17.
栾少湖 《法治研究》2006,(11):44-45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法官与律师:区别与差别”。发言内容,我想从一份调研报告说起。现在各位嘉宾的手里,都有一份《法官与律师——关于“法官眼中的律师”与“律师眼中的法官”调研报告》。这份调研报告是我所历时3个月刚刚完成的。其调研背景就是今年3月发生在天津的“法官打律师”事件,这一起沸沸扬扬的事件,使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作为律师一方,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这种调研活动,发现一些问题,引起大家的思索,向大家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18.
提起笔来,想写的似有很多,因为自己就是在从事律师职业。写点什么呢,写心目中律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是写应该怎样做个好律师。这些题目与内容已经被许多名家和前辈律师诠释得非常精辟了。在这里我是不敢再班门弄斧了。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写个关于律师的真实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于想从事律师职业的青年学子或者初为律师者也许会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9.
时光荏苒,做律师转眼已五年有余。记得在大学学习时,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是同学们常提起的话题。学法律,当律师,顺理成章。但有的同学说:“律师不适合女人做。”虽然我当时提不出有力的反驳,但总还存有一丝牵挂。那是因为在选择法律专业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如果我以后做法律工作或者做律师那就不是子承父业而是孙承祖业了。因为父亲与伯父在大学时学的都是理工类专业,  相似文献   

20.
素食&素心     
律师和素食,看起来不仅仅风马牛不相及,好像还有些冲突。不知大家记不记得江浙有句老话,叫做"我不是吃素的",意即我不是好惹的。试想,如果有一个人说"我的律师是吃素的",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律师太好欺负了"呢?当然,这只是玩笑话而已。至去年夏天,我食素已满10周年。其实开始素食这个机缘非常偶然,当时刚过30的我做律师虽做得无限风光,但已心力交瘁,加之我从小是靠中西药和补品养大的,所以一直希望找到一种实现健康的简单方式。在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