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建议初中设《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常识》。高中设《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我不同意开设《法律常识》课。理由如下: 1.《法律常识》的教学目的是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一节内容。在学习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国公民学》是目前美国一些中学《社会》课的课本,于1967年出版,已经再版三次。该书的内容、特点与编写风格,颇有可借鉴之处。《美国公民学》由威廉·H·哈利特与威廉·S·文森特合著。哈利特是全美《社会》课顾问委员会主席,教育学名誉教授。文森特是哥伦比亚教育学院名誉教授,负责组织和指导《社会》课教学。两人都曾在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4.
“单元循进教学法”是采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通过单元自学阅读、单元提疑,接触课本的过程,再在教师启迪下,通过循进释疑、练习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我用它教《社会发展简史》得到了有益的尝试。一、划分单元。《社会发展简史》上、下册共17课书,根据教材自身内容的联系,可划分为:绪论(第一、二课)、原始社会(第三、四课)、奴隶社会(第五、六、七课)、封建社会(第八、九、十课)、资本主义社会(第十一、十二、十三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第十四、十五、十六课)、总结(第十七课),共七个单元。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动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兴趣。现在的中学生,视野远远超出课堂、书本和学校,他们关注社会,贴近时代。于是我就从这里入手,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激发他们学好《公民》课,加强自身修养的兴趣。比如,讲《热爱科学》一课,课前我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是农家孩子,又在这三类学校,升学无望,当农民用不着什么科学知识。针对这种思想,我没有急于讲道理,而是先布置了一份试题: ①去年你们家甘薯亩产量多少?施用的什么肥料?采取了哪些增产措施?有无线虫病害;如何防治的?  相似文献   

6.
一、编写原则根据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修订)的规定,初三《思想政治》教材做了较大的调整与结构上的变动。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原教材前三课的重新组合、删减和调整,涵盖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四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灭亡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可以说,第一课是原《社会发展简史》中主体内容的综合叙述。如此众多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课中,给教材的编写带来一定的难度。编写组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以…  相似文献   

7.
我担任《公民》思想政治课教学一期来,注意把教材要求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周围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精心备课,注意课前准备与课后活动的有效结合和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公民》第四课“劳动”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备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实际;不  相似文献   

8.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法律常识》课是现实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更应该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讲透、讲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使他们知法,守法,护法。为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搞好《法律常识》课教学,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社会发展简史》(以下简称发展史)和初中的《中国历史》、高中的《世界历史》内容重复、观点和材料相近,在初中不要再开设《发展史》课了。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其理由如下: 一、《发展史》课和历史课是两门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自我保护》。首先,我对本课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教材地位:《自我保护》是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法律护我}第三节的第一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前两单元《特殊保护》《处处保护》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把《青少年修养》课教活,学生学活,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除参观、社会调查、讲故事、看电影等之外,组织一些结合课文内容的文艺表演也是一种好的形式。我在初一(1)班组织了一次以《青少年修养》第9、10、11课为内容的以文艺表演为形式的主题班会。一、主题班会的目的 1.巩固《青少年修养》第9、10、11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对学习《青少年修养》的兴趣,使他们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受到生动的、形象的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共产主义理想和  相似文献   

12.
(一) 掌握教材,讲清道理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领会精神实质,融会贯通讲授内容,弄清各节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科学的组织教学,明白透澈的讲清道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讲课前,我下功夫研究了教材。明确了违法与犯罪这一课是《法律常识》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因为《刑法》部分是本书要讲授的主要内容,而在《刑法》这三课中又以违法与犯罪这一课为核心。刑法这一法律,主要由犯罪和刑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从属于助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于伟大的影响“于政治。”将文化艺术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口素,又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一、将微型小品引进课堂教学教师叶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和学牛实际,编成微型小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既活跃课堂学习生活,使课堂教学丰富多采,又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富首。如:讲授如一《思想政治》“热爱科学”一开匡时,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我便根据教材内容,结合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阶段,开设《社会发展简史》,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启蒙教育,也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所以一开始就要上好“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发展史”这一导言课,使学生对《简史》有个概括的了解。但因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难度较大,所以要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好《简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课中的很多观点、原理,只有学完全书才能弄懂。因此,不能因为是导言课就“海阔天空”地讲,必须紧扣教材,有针对性地把导言课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学生讲清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的重要性。这里,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教材、教法的处理上,首先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年龄特征,着重在“激”字上下功夫,多方引导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在讲《简史》第十一课(上)第一框题“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时,应当讲清“地理发现”这个难点。《简史》十一课在新课内容一开始就讲到了“地理发现”,并指出,伟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初二学生没学过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因此,在讲课时只是简单讲一下“地理发现”的定义,即“地理发现就是指  相似文献   

16.
新活实贯     
在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我追求四个字:新、活、实、贯。“新”,每一课,每一框,每至每一课时,我都力求采取和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第二课时,三个框题我就采取了三种教学方法。《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主要采用讲述法,《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及其相互关系》则要学生自学,要求写出提纲,最后请一个勇于发言的学生当”老师”,将本框内容讲一遍。《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则采取讨论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学生觉得新鲜、实用。“活”,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灵活使用教材教参,二是灵活运用备课本。教材教参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依据,但决不应被教材教参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要灵活运用。如,第一课中的《科学的先进的人生观》一框和第四课中的“共产主义是最科学的理想”问题,我提出一个极为简单而学生又不真正懂得的问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在高一设立《科学人生观》课国家教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决定在高一设置《科学人生观》课,是十分必要的。 1.教育中学生学习《科学人生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入进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选自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成长不烦恼》,是一节经过我重新整合的主题活动课。  相似文献   

19.
演讲的启示     
上学期,我在我县第一中学代高一年级的政治课时,结合《理想与现实》一课的教学,搞了一次“我的理想是什么”的主题演讲会。演讲会采取即席发言的方式,每人5分钟左右的时间,主要谈自己学习《理想与现实》一课的体会。我的点评重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段落讲得精彩,一个手势打得恰如其分,表情自然,语言抑扬顿挫等,我都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学习语文,阅读和写作都强调要审好题。审题对学习政治课来说也至关重要。 1.课题。审好每课的课题,可以描画出该课内容的眉目。例如初二《思想政治》第一课《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这一课题概括出了该课的内容,点明了原始社会的特征。如果把这一课题与以后几课课题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