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帝、皇帝和人格平等--法治的文化心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的构建范式的剖析,探讨了它们对拓塑中西方人格结构、民主法治进程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段于我们并不陌生的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却在白鹿原这片土地上演绎出如此剧烈沉郁的盛衰兴替与人事沧桑。究其原因,亦即本篇小说的最成功与独特之处,我认为便是闪现于字里行间的传统文化的侵染。《白鹿原》是秘史,亦是一部民族心灵文化史。所以,在这篇论文中,我以传统文化为契机从人物塑造和对历史的解构这两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格理论关注个体;中国儒释道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仙佛,是社会理想与集体价值的体现;马克思追求的理想人格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借鉴这些理想人格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在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育过程申,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应体现真善美的统一,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应注重自愿与自觉、自律与他律、德育与才育和重义与趋利等四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价值取向和内容选择上存在着篡改和妄言历史、一味沉溺娱乐、肆意渲染情色等等问题,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被污染。要改变这种状况,把青少年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要优化社会养成环境、重视健康文化熏陶;重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的优良公民品质;加强文化和道德建设的制度调控、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对大学生人格培养担当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所谓人格,既是伦理学概念,也是心  相似文献   

6.
社区文化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这是由社区文化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文章研究了社区文化的价值体系、资源体系与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宿舍文化及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宿舍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贯彻文化养成原则,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教师的德育水平,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设计人生的能力,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有机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以文化养成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培养优良社会公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薛宝钗作为封建社会的淑女形象 ,冷漠无情 ,人格异化而不自觉 ,成为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牺牲品 ,其悲剧命运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人格转型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动力。人格教育则是人格转型的必需和前提,发挥着改进和提升人格的作用,以“道德的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取向,其实践理念既依赖于中国现代化中健全的社会制度环境,也离不开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大趋势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