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它的实质。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在内。其主要的缺点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或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的,不是主观地去理解的。”又说:“直观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因此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也要在这种新哲学的运思中解读。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内涵并不只是不牵累于他物,它也在于实践着的人的功过自承。人类正是在对自由的人文价值意义的探求中用自己的独特性存在方式——实践的对象性活动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起始范畴。马克思在创立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对这一范畴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生产力范畴的理论指南。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们在对马克思的生产力观念的理解上发生了偏差,即仅仅从社会历史的物质前提、基础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观念,很少或忽视了从主体、从人的活动和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马克思的生产力观念中所蕴含的属人性,即生产力同时也是人发展自己的活动方式的方面。马克思一再指出:社会发展即是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生产力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它决不是一种具有独立人格意志的超历史存在物,始终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人类历史的命运。生产力只能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一个特点是以批评旧唯物论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思想。马克思一共批评了两种唯物论。一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论,其中也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一是单独批评费尔巴哈而没有论及其他唯物论。这一条在结构上就分为上述的两部分,但在思想内容上这两部分又是完整统一的。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仔细研究这一部分,可以看出,它是以“结果竟是这样”分为因果两段的。许多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论者重视的仅仅是这一部分的前一段,而忽视后一段。这样显然是不能完整理解马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欧洲哲学的一些派别就提出了实践概念,并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实践概念作出了科学规定。马克思在《关干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实践理解为社会实践,认为实践是改变世界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客观的活动”。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创造客观世界就是实践,就是人的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他还指出: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的“交错点一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311页)…  相似文献   

6.
姜喜咏 《求实》2007,1(2):32-34
科学性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首要特性,但其科学性又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基础的,体现了科学性和人学性的内在同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人学向度主要体现为:对社会历史作了唯物辩证的理解,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使历史成为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东西,为全人类的思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唯物史观确立了每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历史和理解历史方面的平等,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使每一个人都自觉地认识到并能够在自身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的科学揭示,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方位和趋向,为人类自觉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实现历史由“物”性向“人”性的最终转变和人类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美好的社会理想和蓝图。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说明世界,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提出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甚至还有人讲: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只是在认识世界中打圈圈,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有改造世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视域中,“对象性活动”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哲学术语,是马克思哲学革命标志性概念之一,是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则的奠基石.马克思在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进行批判性脱离之时,“对象性”原则、“对象性活动”原则起到了十分关键作用.马克思之“对象性活动”原则,既批判并超越了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的纯粹的“理性辩证法”,又批判并超出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使马克思存在论建基于新的哲学原则之上,并为全新地理解人和自然的本质存在提供了存在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哲学史上早就有了关于“自爱”的记载。“自爱”是个体和社会生存的本体论前提,由此为个体在社会中与自爱相对应的友爱和与自利行为相对应的利他行为提供了本体论根据。“自爱”是作为肉体的人的一种属性,因而属于物质范畴;但作为有意识生命活动的人把生命活动作为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后,自爱就由本能上升为人的行为的规范,因而又属于意识范畴。个体作为生命体总是以切身的感性方式来反映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总是以理论的方式来反映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此来调节个体在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过程中的行为。正是这些感性和理性的活动为“自爱”范畴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的基础。个体在自己的趋利避害的行为中总是用自爱规范作为评价活动的标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评价和对外部世界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以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传统道德哲学主张消灭自爱.弘扬他爱。而现实的需要是,道德教育不是否定自爱,而是帮助人们如何提高自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手稿>中界定人的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对象化是生产劳动得以表现从而确证人的本质的方式,从这一立论出发,马克思认为,工业是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人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他进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只有研究生产劳动、研究工业及其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并由此揭示了往后工业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关于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哲学”以及自己的理论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投身理论活动之初,他不仅推崇“哲学”,而且还努力突出“哲学”与“人”及其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哲学的现实内容和实践功能;马克思后来提出“终结哲学”之说,指的是终结那种脱离感性的人的现实生活的抽象哲学,那种从抽象精神原则出发以思辨的方式解释世界和人的历史的哲学,那种无法进入人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没有实践意义的哲学.所有这些旧哲学的根本缺陷最集中地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因此,消灭一切不具有实践性的哲学,主要是消灭黑格尔派哲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手稿》中界定人的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对象化是生产劳动得以表现从而确证人的本质的方式,从这一立论出发,马克思认为,工业是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人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他进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只有研究生产劳动、研究工业及其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并由此揭示了往后工业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关于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和世界观的关系问题成为热点问题,其深层次的意义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本体论问题.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进行文本探究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出发点,把自然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的现实境遇,把实体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的材料和条件,把存在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历史展开所展现的现实感性世界.因此,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本体论建构,蕴含一种新的世界观,也是基于这种世界观而逻辑形成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对历史过程有过三种不同的解释:(1)马克思把历史过程解释为人的发展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①“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②纵观历史,人们不会怀疑,历史过程是人不断发展的过程。尽管经历着曲折的道路,但人类总是在发展的,人永远不会返回到猴。(2)马克思把历史过程解释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除却人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5.
李作清 《世纪桥》2014,(11):41-43
实践构成了马克思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基础和重要视角。实践虽不是马克思的原创概念,但却被他赋予了唯物主义内涵,即实践是属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正因为如此,历史不是向人之外去探究,而是应该向人和人类社会去求索;不是向虚无飘渺去仰视,而是回归现实活动的历史本身。如此,历史才能真实的真正回归属人的世界,成为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人才能成为历史的在场者。总之,实践产生历史,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展示。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正是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自由观的超验性、独断性和非历史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才将对自由的理解与现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自由观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即实践的思维方式、自由的感性基础、自由的社会现实性以及自由的历史生成性。从以上四个维度出发,马克思最终将自由理解为人的一种解放和自我实现,并且这一解放和自我实现是以人的独立性为前提,以人的自主性与自觉性的选择为基础,以人对活动客体的认识与改造为手段。  相似文献   

17.
范晓丽 《理论学刊》2007,3(5):14-18
在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和当代意义时,马克思的感性思想应该得到澄清并引起重视,因为这涉及到了对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以及作为现代(近代)形而上学哲学终结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脱离近代知识论立场谈论感性,认为感觉的人是现实的完整的人,具有丰富的内容;人的感性存在是对象性、类的社会存在,它是人的本质;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物质的、感性的表现。马克思把人的感性存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归于实践,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实践原则,并为终结现代形而上学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其中也有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在商品背后存在的是人的感性活动,以资本增殖为逻辑的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整个社会经济过程,它揭示了,人的感性活动的社会历史展开构成现存的感性世界.通过<资本论>的本体论建构,马克思更科学地把存在界定为现存感性世界,揭示了存在的性质和实质,并且作为他的本体论旨趣回答了自由与人类解放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9.
邓晓臻  温立武 《探索》2008,42(2):121-12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异化劳动概念出发开始本体论的初步建构,之后用"人的感性活动"代替"对象化活动"继续他的本体论建构,人的感性活动及其社会历史展开所形成的日常生活世界被放到了存在的地位,人的价值的历史实现成为存在的本质.马克思并没有放弃他早期的异化劳动学说,甚至继续使用异化劳动概念,这赋予他的本体论建构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彻底改造现实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由此,马克思批判以往的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即从与人的感性活动无关的自然客体或绝对理念出发来考察人,而他的哲学则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即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说明以往哲学中那个抽象世界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