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辞去总统职务。他将总统办公室的钥匙交给普京总理,道一句“爱惜俄罗斯”便带着家人毅然离去。传媒认为,叶利钦不仅给普京留下了作为权力象征的克里姆林宫,还留下了真正的“权力护身符”。那就是只忠实于总统一人的卫队——总统安全局。“微型克格勃”1993年秋,叶利钦的权力受到了来自国家杜马的挑战。最后,叶利钦不得木调来装甲部队,炮击国家杜马所在地白宫,方才平息纷争。这一事件过后不久,叶利钦的安全勤务主任科尔扎科夫接到传唤。叶利钦表情沉重地说:“除了你,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想请你帮我组建…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总统为了自身安全,都要挑选一些身怀绝技、效忠总统的年轻军官做自己的贴身保镖,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和新闻,世人对此也大都耳熟能详。然而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保镖却因数量多且鲜于公开露面而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从总统宝座上退下后,俄一些媒体相继披露了叶利钦总统保镖鲜为人知的故事。俄罗斯总统的安全警卫工作由总统卫队──总统团实施,人数大约有700多人。总统团是由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克里姆林宫独立团改组而成的,是俄军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目前总统团就驻在红场旁克里姆林宫的墙后。改组…  相似文献   

3.
19999年的最后一天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 ,这意味着统治俄罗斯 8年之久的“叶利钦时代”的终结。那么 ,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会有什么走向呢 ?记者为此采访了俄罗斯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绍雷。记者 :叶利钦时代已经终结 ,但他的影响力远未退出历史舞台 ,普京在发表新年讲话时依然能感受到站在背后的叶利钦的呼吸。普京履行代总统职务到今年三月大选结束的这一期间 ,能否称之为“过渡与超越的时代” ?冯绍雷 :一般认为 ,普京上台的直接原因是叶利钦对整个总统大选的考虑 :首先是精心选择了一个令人出其不意、而且令政治对手…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 31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俄罗斯的普通百姓正忙于采购年货、准备迎接新千年的来临之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利用发表新年电视讲话之机突然宣布提前辞职,并根据宪法,决定由政府总理普京出任代总统。之后。叶利钦迅即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总统权力移交令,并把象征俄罗斯最高权力、控制俄庞大核武库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普京随即接管俄罗斯的“帅杖”,开始代行总统职权。提前换“帅”的俄罗斯形势究竟会如何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提前“易帅”使扑朔迷离的 总统大选形势渐趋明朗 …  相似文献   

5.
大选之后的俄罗斯局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张锡群7月3日,跌宕起伏半年多的俄罗斯总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叶利钦战胜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蝉联总统。叶利钦的得票率由6月16日第一轮竞选时的35%上升到53.8%,久加诺夫由32%上升到40.3%。近日来,俄罗斯上下对...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当前内政外交新特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张锡群5目8日,叶利钦总统讲:“我更关心的是其他事情,即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继续下降,一些重工业部门的生产下降,车臣局势、犯罪活动等等。”此言出后,对俄罗斯的清况更加众说纷纭。那么,俄罗斯的真实情况,包括叶谈到的...  相似文献   

7.
总统大选之后的俄罗斯走向华东师大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冯绍雷在举世瞩目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中,现任总统叶利钦经过与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激烈角逐,终于一举夺魁。继续连任总统的叶利钦将把俄国引向何方呢’!这是一个国际事务中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总统个人的魅力对俄罗斯...  相似文献   

8.
卿立新 《求索》2007,(10):82-83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执政时期,政治和经济都充满了震荡和困难,总统、政府和议会之间矛盾不断。叶利钦时代被称之为失去许多机会的十年和失望的时代,值得人们称道的政治功绩很少。现在看来,叶利钦留给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就是选中了一位优秀的接班人——普京总统。当叶利钦知道健康状况不佳时,他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1998年至1999年2年内7次撤换总理,他不停地寻找和启用新人。但这些人不是纸上谈兵,就是政治经验不足,没有称心如意的,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以独特的方式使整个俄罗斯,乃至全世界过了一个不平静的千年元旦:莫斯科时间12月31日中午12时,叶利钦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任,辞去总统职务,由现任总理普京担任代总统。在随即举行的仪式上,叶利钦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普京成为举世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安全通讯》2000,(3):22-24
3月26日,俄罗斯将进行总统选举。为有助于读者了解俄罗斯总统选举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俄罗斯问题专家季志业。问:俄罗斯即将进行总统选举,请您谈谈谁可能成为继叶利钦之后俄罗斯的第二位总统?答:去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提前辞职,普京出任代总统,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俄罗斯完成了新老两代领导人的交替。这是俄罗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前景如何对国际社会将产生深刻影响。虽然目前很难对俄局势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但仍可依据当前形势特点做出以下分析:从目前看,普京在3月26比总统大选中…  相似文献   

11.
3月26日,第三届俄罗斯总统选举如期举行,俄罗斯代总统普京以获得52.94%的选票顺利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至此,激烈争夺数月之久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此次总统大选是在俄罗斯经历8年危机和动荡、广大民众期盼国家稳定和经济振兴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普京的颀利当选,反映了俄罗斯的民心所向。普京执政后究竟将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如何使俄罗斯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已成为俄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难题众多,百废待兴晋京竞选获胜,标志着“叶利钦时代”的终结和“普京时代”的开始。然而普京接手的是…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俄罗斯政坛再次成力世界各大传媒关注的焦点。一向以采取惊人之举著称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又一次放出“胜负手”:突然宣布解散执政仅百个月的普里马科夫政府,解除普里马科夫的总理职务,同时任命两个星期前刚刚出任第一副总理的斯捷帕申为代总理,并正式提名他为总理人选,提交国家杜马审议。这是叶利钦在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次解散政府。俄舆论普遍认为,叶利钦解散得到国家杜马大多数党派支持的普里马科夫政府,将再次严重激化俄罗斯立法与执行两大权力机关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导致又一次旷日持久的政府危机,使俄罗斯刚刚有…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新思想”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提出来的。他在就任近两年的时间里,通过自己所发表的一系列讲话和具体行动,使这一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明确地提出俄罗斯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重振雄风的宏大的文化战略,并逐渐占领了当前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真空”。一、“俄罗斯新思想”的提出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深刻总结了叶利钦近8年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构成主要包括“爱42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4个要点。这4点相辅相成,其中爱国是最基本的,只有爱国才能努力强国,…  相似文献   

14.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标志着俄罗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他出任总统以来,在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思想上活、战略上准、战术上稳构成了普京决策思维和政策取向的新特点。(一)创造性地加强政权建设是普京政治上成功的奠基石叶利钦执政后期,即1995年以后至1999年以前,第一大反对党俄共在第二届国家杜马中掌握了主导地位,致使总统的很多决定不能在杜马通过,俄罗斯政局出现大起大落。政局不稳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人心思定已成为俄社会情绪的主流”。普京上任后,顺应民意,奉行“强国富民”路线,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盗匪横行的莫斯科桂来强今天,在俄罗斯,不但经济危机和政治对抗依然存在,而目犯罪行为也日益猖獗。这种社会状况使叶利钦大伤脑筋。地甚至在致议会的信中提及此事。他说,犯罪集团“巩固了自己的阵地”,而目把活动扩大到了“邻近的外国甚至遥远的外国”。这已经不是什...  相似文献   

16.
时政 4月23日,俄罗斯联邦前总统鲍利斯·叶利钦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6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24日就叶利钦不幸逝世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唁电。  相似文献   

17.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间谍情报机构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8.19”事件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争取独立,1991年10月22日,前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克格勒,建立“中央情报局”。“跨共和国安全局”、“保卫国界委员会”及“边防军联合司令部”,原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机构受各国管辖。11月26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正式取缔了克格勒,成立俄联邦国家安全局,直属总统领导并向议会报告工作。12月26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1992年1月24日,俄罗斯又撤消了所有情报机构,组…  相似文献   

18.
要想了解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关键似乎在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能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随心所欲地把政权交给某一个人?或者说,是否有这样一位政治家,总统在退出政坛后可以把自己的命运及其“家族”的命运委托给他?可以肯定地说,直到现在,叶利钦尚未解决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他也不准备与有那种可能的总理分享政权。当然,国家发展和保留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波兰空难     
《时事资料手册》2010,(3):55-56
4月10日上午.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乘坐的图-154专机在俄罗斯西部斯摩棱斯克市附近坠毁.机上96人无一生还。俄媒体援引波兰外交部的消息说,机上除波兰总统夫妇外,还有波兰总统办公厅主任、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国家银行行长等多名政府高官和波兰大主教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波兰代表团此行是为了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20.
陶文钊 《时事报告》2009,(11):51-53
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取消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一石激起千层浪。波、捷感觉遭美国抛弃而蒙羞;一些美国人及其欧洲盟友也为奥巴马的“大让步”感到震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则表示“珍视美国总统负责任的立场”,普京称赞奥巴马的决定是“勇敢的”。那么,美国为何要作出这一“亲痛仇快”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