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我们党作出的一个新结论、新判断,表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的历史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因为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新战略、新前景。  相似文献   

2.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2月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在中国第一个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杨匏安.他在1919年11月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称科学社会主义》.3.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党即共产党的主张的人是李汉俊.4.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5.受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党派遣第一个到中国的代表是维经斯基.6.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第一任书记是陈独秀.7.1920年11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机关刊物——《共产党》创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中国的民族工业沐风栉雨,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品牌、名牌、战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等待我们来探讨。蔡凯、张雅莉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牌是中国经济增长点,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脊梁。名牌是消费者颁发给产品的优质证书,它集中体现着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优势,标志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大,能否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全球环境。从经济上看,世界通而不平。世界原来不通,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平面,美国、欧洲、日本是一个高平面,中国是一个低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经过30年间孤立与接触、遏制与反遏制、单边与共赢的较量和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机遇论的次第上演,在2008年这样一个对中国和平发展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中国的改革开放30周年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和重要双边外交场合一个时常提及的话题。七年前,奥林匹克选择了北京。七年后,中国以自己的博大精深,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搭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舞台。奥运会来到北京,不仅给了中国人民一个展示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机会,而且给了中国再次告诉全世界的机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是和,和平进步、和睦共处,和谐发展、合作共赢。不妨将目光投向中国的周边国家,用一种直观的方式来体验  相似文献   

6.
2月24日上午,民进中央在北京举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座谈会。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在发言中说:国务院台办和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以政府文告的方式,详细、  相似文献   

7.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_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思想也有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专电 当我们在华盛顿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鲍大可博士的办公室里向他采访,请他谈谈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看法时,这位长久以来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专家点起一根雪茄烟,不慌不忙地说了起来。 他说:“我认为,中国的开放政策是中国对自己的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总的态度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这是一个对中国的现代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会有很大帮助的政策。我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来看,还认为,它是最近几十年来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它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整个国际社会中一个比过去活跃得多的成员。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8)
目前 ,海峡两岸关系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与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的斗争 ,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的大事大非问题。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中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郑重重申 :我们力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这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立场。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法理早已证明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为解决台湾问题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和手段 ,是中国政府应有的权利和责任。采用和平的方式解…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刻?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失败了吗? 三、只有中共才能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是一个过程结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服务的。因此,由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不仅要有常怀为人民服务之心,更要有处处执政为民之举。  相似文献   

12.
当前 ,我们正喜迎中国共产党 80周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的80年 ,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 80年 ,是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 ,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不断发展壮大的 80年。 80年来 ,我们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一个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新中国 ,谱写了人类历史上壮美的画卷。80年历史证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在中国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涉中国今后的发展进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预设性前提,因而是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都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是历史过程又是现实运动,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在今天,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积极而又有效地推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人民民主革命的斗争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而且从实践上来检验,对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对中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确实是如此。但是,我感到这是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来谈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必然的,合理的,优越的。我想能不能再换一个角度或者说再换一个高度,从社会发展史当中、从世界政治史和世界政党制度史发展过程当中,来审视中国的政党制度。我认为,中国的政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11)
正数说之“一”一个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个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逻辑问题,是指在肯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客观性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怎样存在的问题。二者讨论的核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后者是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二者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问题或称中国道路的哲学逻辑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现实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事实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丰富化的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创新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范式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学术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文明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文化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而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中国哲学会在下一个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工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以至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农"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才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这涉及到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因此,没有一个宏大的战略眼光,没有一个巨型的系统工程,是无法驾驭这件事情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在中国的历史已为时不短.如果从一九三七年出版的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算起,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如果从中国人翻译、学习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算起,时间则更早.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翻译、学习到自己编写、创造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包含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史,又是现代政治理论思想史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代中国哲学史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以为这样一种历史是应当加以认真总结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正站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个时代高度,为了进一步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有必要把雷锋精神置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中做进一步深入的考察,进而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一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加速转型期,这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样一个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变动、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