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洲 《瞭望》1990,(26)
今年的逾越节又已经过去了,然而去年在以色列与犹太人一起度过的逾越节还历历在目。 逾越节在英文中叫Pass over,“越过”、“跨过”的意思。这个节名就使人感到蹊跷。查英文原版词典,也只有泛泛的解释:“犹太人的节日,从犹太历尼散月第14日开始,纪念希伯来人摆脱在埃及的奴隶地位”。看后仍使人不甚了了。 去年访以期间曾在位于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维夫(第一大城为耶路撒冷)和第三大城海法之间的一个叫艾因哈霍雷什的农业集体社,也即“基布兹”住过几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6)
正据《以色列时报》3月1日报道,5名20多岁的中国开封犹太后裔于2月29日抵达以色列,将作为新移民在这个犹太国家开始新的生活,她们一到以色列就直奔耶路撒冷哭墙。至今已有19位开封犹太人移民以色列。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开封犹太人有七姓八家河南开封市顺河区有个教经胡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胡同,却引来国内外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建国后,犹太领导人曾讨论,新成立的犹太国家是否需要统一的犹太语言?有的犹太领袖说,最好不要有统一语言:另一派犹太领袖认为,以色列必须有统一语言。提倡多语并存的理由是:犹太人是个讲究个性化的民族,统一犹太人的语言,这如同禁锢犹太人的思想和创造天性。坚持推行多语并行的部分犹太领袖主张:让德国犹太移民在以色列继续  相似文献   

4.
达洲 《瞭望》1998,(39)
8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与以色列交往的日趋频繁,有关以色列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犹太人国家以及它的人民———犹太人的书,在国内也渐渐多起来,其中不乏力作。徐向群先生的新作《沙漠中的仙人掌———犹太素描》(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就是一本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一...  相似文献   

5.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
国际要闻(1995年1月2日—8日)以色列决定停建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内阁1月2日经过激烈辩论,决定停止约旦河西岸埃夫拉特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建工程。内阁声明说,以政府依照1992年11月作出的关于停止国家兴建犹太人定居点的决定,停止引起争议的埃夫拉特犹太...  相似文献   

6.
闫福红 《学理论》2013,(20):145-147
作为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在很多人眼中,菲利普.罗斯是犹太人的逆子。因为,罗斯反复强调他美国人的立场,避忌自己犹太人的身份,而且"同化"和"反犹主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尽管如此,犹太人特有的写作风格和灰色幽默及其以犹太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和作品中充斥的犹太人典型的生活习惯、节日及宗教等,无不彰显着他根深蒂固的犹太性。  相似文献   

7.
《侨园》1996,(4)
一天放学后回到宿舍,一进楼门,见一个“亚洲人”(以色列有一些来自朝鲜、日本等国的人,因从面貌上难以区分而冠以的统称)。他先用英语问我是不是中国人,待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高兴地用十分生硬的汉语告诉我他祖籍也是中国。十几年前从马来西亚移居以色列,名叫大卫。想不到在万里之遥的这个犹太国家竞能遇见一位“中国犹太人”,真令我又惊又喜,忙将他请到宿舍、大卫告诉  相似文献   

8.
耶路撒冷专电 在以色列采访,有股强烈的冲动想去认识几家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1989年,前苏联放松了移民限制,大批犹太人尤如潮水破闸,涌入了以色列。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里,40万犹太人便挤入了这个弹丸小国。 以色列政府为这批“上帝的子民”的回归而欣喜若狂。移民现象对以色列来说的确是个“福音”,因为它保证了以色列的犹太人在数量上长期超过阿拉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是个节假日繁多的民族,一年365天中有250天在过节。在诸如圣诞节。东方三工节、亡灵节、成人节、妈妈节、爸爸节。儿童节、情人节、教父节、干亲节、邮递员节、泥瓦匠节等令人眼花缘乱的节日中,当数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和新年的花销最大。墨西哥人在圣诞节期间尽情挥霍,节后大部分人的经济捉襟见肘,日子非常难过。因此,他们称每年一月为“爬坡之月”。墨西哥人有这样一种消费观念:今日不考虑明日事,否则,你今天就微洒不起来。在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观念的驱使下,无论是墨西哥穷人还是富人,大多数在迎新辞旧之际开支无…  相似文献   

10.
阿以矛盾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从两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希伯来人(古代犹太人)定居在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在扫罗、大卫、所罗门这三代国王的统治下,该王国形成一个比较繁荣的统一的国家,在犹太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926年分裂为两个王国:北部的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的叫犹太王国。这两个王国还控制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722年和前586年,两个王国分别被亚述和巴比伦灭亡。此后,巴勒斯坦地区又先后被波斯、希腊和罗马征服。公元135年,犹太人不甘作奴隶,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以色列建交,是当代国际关系合乎逻辑的发展。 以色列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有六百万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惨遭希特勒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屠杀。幸存的犹太人在战后纷纷移居巴勒斯坦——这里是三千年前犹太人曾经立国的地方,又是已经在这里定居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阿拉伯人的乡土。从此,两个民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这块仅有2.6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和一个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12.
公元1605年,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民族学界的事件一一开封犹太人“被发现”了!这其中,不得不提西方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在此以前,开封犹太人自称是“一赐乐业”(即以色列的音译)教徒,周围的中国人视他们为蓝帽回回,而利玛窦首次正式将他们确认为犹太人。从这个意义来说,利玛窦是界定中国犹太人身份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0,(5)
牛年新春,48岁的原居中国犹太人艾利克斯·波多尔斯基寻梦中国故乡哈尔滨,看着这里的人们和建筑,他感到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感受着中国北方特有的新年气氛,以色列食品工程师波多尔斯基第四次回到哈尔滨这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苏联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已成为国际社会中引人瞩目的现象。苏联犹太人为什么要迁居以色列? 本世纪20年代,苏联曾有犹太人500多万,其中200余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希特勒杀戮。今天苏联大约有180万犹太人。这个数字在世界上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580万)和以色列(360万)。最近几年,苏联当局随着社会的变化放松了对居民外迁的限制。于是犹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08,(1):F0002-F0002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福的时刻。好一派祥和乐融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暗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犹太青年凶手阿米尔供认,他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制止把以色列领土拱手让给阿拉伯人”,是为了“阻挡和平进程”.很明显,象当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一样,拉宾是推进中东和平的又一位牺牲者.在长期同以色列敌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确有一些人对拉宾之死幸灾乐祸,甚至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反映了阿以之间积怨之深.拉宾确曾是个强硬派,他曾率领军队侵占大片阿拉伯领土,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但是他的伟大和受人尊敬之处在于,他在其生命途程的后期选择了同阿拉伯和解之路,并且利用他独一无二的权威试图把部分被占领土逐步归还给阿拉伯人,寻求以色列在中东的和平和发展.他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和平集会,他不是死于敌对阵营而是死于犹太人之手,他是为和平而死.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专电 一向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呼应以色列对外政策的美国犹太人,最近对以色列当局的现行中东政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却是明显的变化。作为以色列在美国“代理人”的美国犹太人的向背,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中东决策,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事态发展,引起中东问题观察家的极大兴趣。 美国犹太人是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欧洲人  相似文献   

19.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国防 军创造了现代军事史上的一 个奇迹:一天之内三面出击,南袭埃及,北犯叙利亚,东击约旦,仅用6天就夺取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东耶路撒冷等大片阿拉伯土地,其气势可谓横扫千军如卷席,演绎了一回堪称战争史经典的“闪击战”。 单论输赢,以色列“六·五”战争的胜利无可挑剔:以亡800余人、折飞机的50架的微小代价;使埃、叙、约三国蒙受亡2万人,伤36万人,被俘6500人以及损失飞机近500架的惨重代价。而以色列一次鲸吞的阿拉伯土地就达6.5万平方公里,相当…  相似文献   

20.
误读三:以色列对中国充满感恩国内很多人认为,犹太人对中国的良好情谊主要是基于感恩。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掀起的灭犹浪潮中,当世界各国都对犹太人关闭大门的时候,中国上海以宽大的胸襟收容了两万多从中欧国家逃难来的犹太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