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淳 《党建》2012,(4):61-62
中国-东盟中心于2011年11月18日在印尼巴厘岛正式成立,中国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为中心揭牌。作为一个新型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能发挥哪些作用?在欧债危机还在进一步扩散、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由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岗位就任中国-东盟中心首任秘书长的马明强先生。  相似文献   

2.
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10国各自有90%以上的产品关税降到零。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10国除敏感产品外,都享受零关税。  相似文献   

3.
王均 《世纪桥》2009,(7):45-47
中国软实力在推动中国-东盟地区合作中发挥巨大作用。当前,中国在东盟地区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要找准着力点,通过努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东盟地区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李景贤 《湘潮》2010,(6):40-43
<正>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政局动荡不安,如何正确应对,是邓小平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在苏联解体之前与之后,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等苏联解体后的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当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作为外交部苏欧司、欧亚司副司长,主管苏联—俄罗斯的工作,对邓小平如何准确判断形势,从容应对,巧妙驾驭复杂的局势,高屋建瓴地采取一系列重大对策,有些了解。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0,(16):7-7
<正>8月3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省领导在致辞中指出,相信此次"圆桌会议"和"教育交流周",一定能够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构筑起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和智力基础。贵州省将继续承办好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凯 《学习月刊》2009,(7):50-51
全面客观地评估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家实力和世界格局的影响.对于我们正确审视世界局势的微妙变化.预测美国的未来政策布局.准确研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关系的战略走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判断一个大国是否已经或将要衰落.其主要标志是国家制度是否有活力以及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消长。要认识美国是否或正在走向衰落.可从其力量的现状和力量来源两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实现关系正常化到多领域合作,可谓“利益共同体”;第二次转向是基于共有利益,并将双方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可谓“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也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助力器。然而,信任不足等现实因素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挑战。对此,需突破固有思维,从观念入手,重视认同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以社会互动为框架,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内聚实力,外塑形象,国家实力和国家形象都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回顾这十年,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就给未来十年的发展以信心,中国有能力和机会再创造一个“黄金十年”,中国只有进一步内外兼修,才能更好的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9.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国家的基本对外职能。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形式既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国家决策层主观认识的变化而相应变动。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和判断国家利益,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维护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黄锡强  王文荟 《唯实》2022,(12):64-67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10国组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是江苏对外延伸产业链的重要基地、畅通供应链的重要区域和传播价值链的重要伙伴。2022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之年,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功启航。  相似文献   

11.
付松  文媛 《当代贵州》2012,(30):28-29
利用"交流周"平台,贵州省高教事业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展开交流合作,办学空间得以迅速拓展,国际化进程加快,高教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杨保筠 《新视野》2005,3(4):78-80
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多新问题。中国坚持以第三世界为外交依托,努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维护其权益和利益,使双方关系在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综合国力到底应包括哪些要素?经济、科技和军妻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如何看待我国国力中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理论或学术层面的争论了。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崛起的中国国家战略选择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国防大学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孟祥青对这一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7月28日,以“十年教育同携手,‘一带一路’谱新篇”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5.
齐康 《当代贵州》2007,(23):23-23
东盟关税门槛已降低 目前东盟平均关税为6%,而我国为10.4%。贵州不仅可以借机扩大对东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着力开拓东盟出口市场”;而且要特别利用东盟各国华人数量,习惯与我们相近,对中国食品和药品的认知度比较高,其准入条件较欧美发达国家宽松,进入成本较低等特点,加大贵州省食品、中药制成品对东盟的出口.以及扶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电子电器、挖掘机、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1,(9):F0004-F0004
在中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矗立着一座年轻而又靓丽迷人的“全海景生态滨海城市”——广西防城港市。城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1968年建港,1993年建市,总面积618l平方公里,海岸线580公里,陆地边界230公里,总人口99.6万。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日益广泛,经济因素已逐渐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利益基础。特别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因素对两国关系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与减震作用。但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历来受到政治与战略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积极发展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克服或降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对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一、经贸合作是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利益基础经济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乃至建交之初只是双边政治和战略关系发展的一个附属物,战略需要是促成中美关系解冻并最终建交的…  相似文献   

18.
薛瑞汉 《学习论坛》2020,(1):F0002-F0002
2019年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东盟国家政治文化和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以公共治理的变革:逻辑与模式为主题,探究新形势下治理方式新模式,推动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尔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在内的118所院校的专家学者、研究生240多人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中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近期看,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已有可靠保障。但从中长期看,由于地缘因素的影响、外交文化的碰撞、经济合作的薄弱,以及中俄之间国家力量的消长变化,将可能导致两国对其相互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在新世纪,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任、积极促进经济合作、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以夯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零关税的效应及对策——基于云南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各国重新审视和制定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关税政策也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总的趋势是不断削减关税水平,目前,中国——东盟之间已有部分产品实现了零关税。零关税政策的实施给云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真加以应对,才能充分分享零关税带来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