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游击区域人民武装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痛歼敌军,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大批战利品。下面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就是我福建籍将士及外省籍在福建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28日,《福建英烈传略》(三卷本)出版座谈会暨"丹心颂——福建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第二个烈士纪念日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抽奖仪式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大梦书屋举行。福建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教育出版社、东南网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何少川在讲话中指出,福建是党史资源大省,也是烈士数量众多的一个省份。仅在民主革命时期,福建就涌现出6万多名有据可查的烈士。在长征途中惨烈的湘江之战,6千多名将士牺牲,其中绝大部分是福建子弟。  相似文献   

3.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战争中,福建籍将士响应祖国的号召,为“保家卫国”而奋战在异国他乡,谱写了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篇章。 东西两线齐告捷 1950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我志愿军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当时分东线和西线两个战场。在西线的温井、古场、云山地区,主要是第三十八、三十九等6个军;东线的黄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爱国侨领陈嘉庚以福建会馆主席名义致函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提请召开全坡华侨大会。他致电日内瓦国际联盟和美国总统胡佛,要求其履行各种条约,维护世界和平。其时,广大侨胞踊跃输财,报效祖国。福建永定籍华侨巨商胡文虎创办的《星洲日报》应读者要求,代收各种捐款,先后汇回祖国达100万元。10月,以“木材大王”、菲律宾著名爱国侨领李清泉(晋江籍)为首的中华商会亦汇回国币20万元给东北义勇军,支持他们抗日。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贵州有10万儿郎奔赴前线,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赴滇缅参加作战的黔籍将士在抗战胜利后,不愿打内战,在他们战斗的地方卸甲归田。60年来,他们从未回过家乡,如今,他们年事已高,只想回家看看,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而一些生活贫困的老兵却无法了却这个夙愿。  相似文献   

6.
1931年底,赵博生领导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1.7万多将士参加红军。为了对国民党士兵进行教育和整编,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主席和红军总政委的毛泽东亲自召集李伯钊等同志,批示立即组织  相似文献   

7.
欧阳淞 《党建文汇》2009,(10):35-35
帮人偷渡“兼职”蛇头获刑 3名福建籍偷渡少年登上航班,藏身于空乘休息室的储物柜中,以逃避检查……近日.北京朝阳法院以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判处协助偷渡者陈义侃有期徒刑1年半,处罚金1.5万元。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长征后,除留下项英、陈毅成立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留下独立24师等1.6万多名红军将士坚持游击战争外,苏区的江西、粤赣、赣南、闽赣、福建等省及其所辖的数十个县,动员和组织了数万名党政机关干部和游击队员,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前后历时8个多月,尽管后来都失败了,但其历史功绩不能抹煞,不该淡忘。 红军主力长征前后中央和中央分局对群众游击战争的布置和要求 1934年9月13日,红军主力长征出发前的1个月,中革军委发布“司字第44号” 《命令》,对苏区群众游击战争的组织领导作出布置。《命令》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战略布局,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素有海洋情结、爱拼敢赢精神的闽籍乡亲,沿着"海丝"之路走向世界。目前,分布在五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80万闽籍华侨华人,其  相似文献   

10.
正为感谢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持,万山区委、区政府向万山籍务工群众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和企业分别寄去2万多封感谢信。万封感谢信,满满民生情。收到感谢信后,就业地党委政府和企业纷纷回信,表示愿意深化双方劳务合作,为更多万山籍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让群众就业与企业用工"连成线"。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0月,呼啸的秋风卷起滚滚烟尘,追逐着一支浩浩荡荡西行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是由红一、三、五、八、九等军团和后方机关人员组成的中央主力红军,共86000余人,分别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艰难的长征。中央红军中有福建子弟兵近3万人, 其中有闽南的优秀儿女数百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仅余6000人,其中福建子弟兵不足2000人,闽南籍的子弟兵则仅有数十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凯歌。  相似文献   

12.
凌辉 《湘潮》2006,(10):21-26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平江县先后有5万青壮年参加红军,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的红军指战员中的平江籍红军战士约1万人。到长征胜利结束时,平江籍红军指战员不上1000人。平江籍老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这里介绍8位平江籍老红军在长征中鲜为人知的轶事。钟赤兵:独腿走完长征路云南扎西整编后,钟赤兵任第十二团政委。为了摆脱10多万川、滇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回师东进,再入贵州,二渡赤水,先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在运动中歼灭敌人。钟赤兵与团长谢…  相似文献   

13.
华侨被孙中山誉为“革命之母”,有支援祖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传统。据国民政府1910年 6月统计,福建籍华侨近300万人,占当时海外华侨总数的八分之三。 抗战开始后,闽籍华侨以人力、物力、财力报效祖国,热情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胡小平 《党史文苑》2010,(12):52-56
1931年底,赵博生领导同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1.7万多将士参加红军。为了对国民党士兵进行教育和整编,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主席和红军总政委的毛泽东亲自召集李伯钊等同志,批示立即组织宣传队去唱歌、跳舞、演戏,做慰问工作。  相似文献   

15.
谢钰 《学习月刊》2009,(14):51-51
天门是我国内陆最大的侨乡,现旅居海外的天门籍华侨华人及其后裔达到28万多人,分布在全球的39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北京读书期间,常常参加一些学术聚会。朋友们来自五湖四海,难免要相互打听来自何方。当他们知道我是福建人,往往会作出反应:嗯,福建盛产评论家。我的学术圈子主要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这个行当的,毫无疑问,他们所谓福建盛产评论家也是针对文学领域而言。那个时候我已初涉文学评论,对一些福建籍评论家也不陌生,却从未想过他们还有一种"福建属性"。起初,我对外省朋友的这种印象式说法表示淡漠,但次数多了,我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70年前的那场举世闻名的红军战略大转移,长驱2万5千里,纵横11个省,挽救了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将士表现了为国家、为民族敢于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先后有10多万优秀的红军儿女将鲜血洒遍漫漫征途,将忠骨掩埋在万水千山。纵观红军长征史,征  相似文献   

18.
范式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今年又逢他的百年诞辰.范式人同志是位久经考验的坚定的共产党人,福建籍的优秀的革命领导干部,他是创建闽东工农红军、闽东苏维埃政权、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福建党组织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在福建任职省委主要领导之一时间前后长达14年.  相似文献   

19.
正导语: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阻。长征途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里就有指战员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红军将士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环境和疾病伤痛,取得了长征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20.
王玉山 《世纪桥》2005,(7):30-32
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内的嫩江江桥一带炮火连天,枪炮声,嘶杀声震天撼地。中国军队1.3万多将士与凶残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大规模、成建制、有组织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第一枪!江桥抗战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战斗何等艰苦卓绝?在当时和历史上产生了多大影响?主帅又是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