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从报纸上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些同志认为,政府官员不宜充当人民代表。我也早就有此看法,现在试申述之。现在大家都强烈要求,对权力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人代会对政府则责无旁贷地负有这种责任。现在让一些政府官员当人民代表,等于要他们代表人民来监督他们自己.以监督者的“我”去监督被监督者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群众监督提供了根本的社会制度保障,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群众监督的方式方法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群众监督方式经历了由主要依赖群众运动,到主张群众监督要在法制框架内开展,再到强调群众监督与其他监督协调互动的发展过程。群众监督方式选择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必须严格遵循法制规范,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必须便于提高监督效率。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党内反腐败斗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根除党内权力腐败现象,既需要加强权力监督者对权力执行者的监督制约,也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自身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在党内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提升后,更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的监督制约。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权力监督者自身腐败现象及对党政干部进行的有关权力监督者是否需要监督的专项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党政干部都认为监督者也需要监督,监督者不受监督将对权力运行造成双重的损害与影响,谁来监督和怎样监督监督者问题已成为反腐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监督监督者提升为党内权力的相互监督制约,一要牢固树立权力相互监督制约的理念,二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离、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三要科学制定化解权力监督制约中出现摩擦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就是利用外在于自侦部门的力量,对职务犯罪侦查全过程进行监察、督促和制控。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面临实践上的困局: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易形成利益关系,监督方式选择上的矛盾,监督效力大打折扣,"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难以解决。破解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困局的思路是:更新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理念,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主客体的利益分割关系,建立自觉自洽的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运行机制,强化职务犯罪侦查异体监督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白鹤 《学理论》2011,(28):20-21
邓小平重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监督,根据我国实践,阐述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及多种渠道监督。在深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邓小平监督思想对加强群众监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益强化的监督体系与不断加剧的腐败现状之间的矛盾,凸显了监督控权的效能失灵。究其成因,关键在于监督控权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提供了腐败的结构性条件。监督控权的单向性、随时介入性、主观性、可选择性,决定了被监督者或监督者都存在着实施腐败、且规避惩罚的机会。尽管存在效能失灵,监督控权却由于适应体制需求而得到不断再生产。绩效合法性逻辑催生了压力型体制,而监督控权则作为支撑这种高压体制能够有效运转的一种效率机制。缓解监督控权失灵对政治体制带来的冲击,迫切需要推动权力结构的制约转型。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7,(35)
河北永年变"单督"为"群督"。今年以来,河北省永年县政协在民主监督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定期邀请纪检、监察、司法、新闻等部门和各界群众代表与政协委员一起视察、督查,将政协的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变"单督"为"群督",充分发挥多种监督的整体效应,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这种做法改变了过  相似文献   

8.
正深入开展党内反腐败斗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根除党内权力腐败现象,既需要加强权力监督者对权力执行者的监督制约,也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自身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在党内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提升后,更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的监督制约。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权力监督者自身腐败现象及对党政干部进行的有关权力监督者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深入开展党内反腐败斗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根除党内权力腐败现象,既需要加强权力监督者对权力执行者的监督制约,也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自身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在党内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提升后,更需要加强对权力监督者的监督制约。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权力监督者自身腐败现象及对党政干部进行的有关权力监督者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杨涛 《理论导刊》2012,(9):12-14
公共参与对于社会治理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行动者选择参与与否及其参与动力的高低,取决于行动者对参与成本与参与收益的解读、计算和比较。参与成本包括物质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负面的心里体验、他人不参与而被转移的成本、参与中所承受的参与风险以及"不参与成本"和退出参与的成本。参与收益包括物质上的收益、公共产品的再生产以及对参与过程本身的积极体验。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有参与补偿、参与认知、参与效能感、搭便车、选择性激励、共同体社会资本以及参与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对公共参与的分析,需要将"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和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腐败与反腐败的收益成本博弈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凯 《理论导刊》2006,(9):14-16
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比较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腐败的泛滥程度取决于腐败收益和成本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博弈。收益高、成本低是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运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对腐败收益和成本的构成因素以及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提高腐败成本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一把手"权力监督难的原因,除了制度的缺陷,还有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人格心理障碍的影响。具体来说,在"一把手"权力监督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人格障碍:第一,自大型人格。这一类型人格集中体现在"一把手"身上。"一把手"由于地位高、权力大,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觉悟水平高、能力强、本事大,不会犯错误,认为监督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尊重,因而对监督表现出本能的反感和拒斥。自大型人格貌似是对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司法实践对于食品犯罪的认定存在重刑倾向。通过对食品监管渎职罪法理基础的梳理可知,对于食品监管渎职罪适用监督过失理论时,行为人仅负监督过失的责任,而不承担管理过失责任。对于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应当限定为在食品安全监督业务中享有具体和实际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因果关系进行判断的价值基础在于罪责自负原则,因而行政机关监督过失的因果关系认定有别于企业组织体内监督、管理过失因果关系的认定。同时,从因果关系角度考察,应当将被监督者故意实施犯罪与基于可信赖的被监督者之行为作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非法定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4.
李超玲 《学理论》2010,(21):7-9
<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不渝地相信人民群众、支持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切实解决影响制约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让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监督、愿意进行监督、敢于实施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监督功效,是有效应对和从源头解决各类腐败问题,整体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党委由讨论和决定问题转移到保证监督上来。但对什么是监督,监督与保证的关系,监督的内容和方法,监督者应具备的条件等问题,却并非都弄清楚了。对此本文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执政党的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必须从调整结构,创新机制,实现多元互动入手.就中共的自我监督机构来说,应提高纪委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党代会、全委会的监督功能,把党内功能性监督和结构性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就执政党的外部监督来说,应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监督机制,并与参政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相结合,以强化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互动,实现各个监督主体的多元互动.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委托代理机制与官员道德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爱莺 《理论探索》2004,(6):110-111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 ,官员道德风险的根源在于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 ,使得官员从事道德风险活动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官员道德风险 ,必须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创新 ,加大官员勤政廉政的预期收益 ,提高不勤政不廉政的预期损失 ,促使官员主动地把勤政廉政作为自己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侦查收益与侦查成本之差即为侦查效益。侦查成本由经济成本、误侦成本、机会成本等构成。侦查体制、侦查主体、犯罪成本、舆论供给等对侦查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侦查部门采取改革侦查体制、加强侦查队伍建设、提高犯罪成本等措施可以降低侦查成本。侦查收益可分为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两大类。侦查体制、侦查主体和侦查资源配置对侦查收益产生影响,因此要改革侦查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侦查效益。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从成本一收益的角度看,可采取如下对策:削减公权,减少腐败产生的机会,降低监督和惩罚腐败的社会总成本;加强事前管理,提高腐败产生的风险成本;加大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提升腐败者的受惩成本;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提高腐败行为的心理成本。最后,要理顺监督体制,提高反腐败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谏是中国古代臣下劝戒君主的一种监督形式。研究贞观年间的谏对于当代中国监督制度建设具有很多有益启示。本文认为贞观年间的谏具有地位高、范围广、以及人治色彩浓等特点。贞观年间的谏对于当代中国监督制度建设具有以下四点有益启示 :1.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监督制度建设。 2 .监督必须选准对象 ,增强力度。3.正确认识和处理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关系。 4 .注意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