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幽默小品     
挖洞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吏能给她丈夫一份稍微轻松些的工作。她解释道:“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啊。”狱吏回答道。“这我不知道,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掘一个墙洞呢。”风湿病人病人:“你还记得吗?8年前你曾给我看过风湿病,你当时要我避免潮湿。”医生:“是啊,现在你要看什么?”病人:“我想知道,眼下我是否可以洗个澡?”(有硕)两栖动物A君,市政府某部门官员,奉命下到某县挂职锻炼,任副县长。晚上坐小车回来,同事羡慕其潇洒浪漫,戏称其为城乡两栖动物。A诉苦道:不下去领导不愿…  相似文献   

2.
《荀子·君道》云:“隆礼重法,则国有常。”惟德刑并举,才能有激浊扬清的国之常态。在“法治中国”光耀下,我们将话题导向依法治企。“不点头,不一定没委屈;不说话,不一定没心声;不掉泪,不一定没伤痕。”记者在依法治企调研中,听到有员工这样说企业主的“家规”,“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伪善,但不能违法;可以放胆,但不能放纵”。  相似文献   

3.
善待妻子     
记得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一位朋友偶然问我:“你在家中同妻子打过架没有?”笔者肯定地摇了摇头。另一位朋友又接着问:“你们没红过脸么”,我又道了声:“没有。”听到一个又一个否定的答案,两位朋友颇为大惑不解。或许朋友的咋舌是正常的。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1):64-64
朋友喜得贵子。儿子刚学说话时,他天天对儿子说:“叫爸爸。”儿子跟着学,也说:“叫爸爸。”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习惯,见了他便说:“叫爸爸。”他没办法,开始纠正.现在天天对儿子说:“爸爸。”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的敬老院办得不惜,原因是老院长戎丙沂治“家”有方。戎丙沂今年间岁,1989年他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之职,受乡党委政府重托,来到了敬老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敬老院里也是如此。毛喜高、孙桂英是一对老夫妻。由于没儿没女,过去在家里是两个人的“世界”:要么你是“君主”.我为“臣下,”听你的;要么我为“君上”,你是“臣下”,听我的。来到敬老院里也是如此。可是有一天夜里,“臣下”却但待了“君上”,以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毛喜高想小解,叫老伴把电灯拉着,老伴拉灯慢了一点,他就和老伴…  相似文献   

6.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7.
良心不需评     
石叔刚要出门,二秋来了。石叔热情地招呼道:“快进屋里。”心里却犯嘀咕,昨天客户就催他去看货,没脱开身,说好今天上午赶过去,看来又走不开了。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9.
佐人 《现代领导》2006,(9):27-27
桓谭的《新论》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昔齐桓公外出,见到一座荒废的城址而打听道.有人告诉他:“这是姓郭的家族残留下来的废墟。”“郭氏家族如何只剩下了废墟?”齐桓公又问道。那人答道:“善善而恶恶焉。”意思是说由于尊重好人而讨厌恶人的缘故.桓公问:“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那人道:“尊重好人而不能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能铲除。那好人明白郭氏虽看重自己而不能任用自己,就埋怨他,恶人看见他贱视自己而仇恨他。”那人最后反诘道:“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彩虹     
在去年开展的争创人民满意活动中,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莱山交警大队指导员接到了一张无名无姓的纸条,上面写着:“民警李春江执勤中不近人情,驾驶员的小孩病了要送医院,但仍挡住不让走。”“重罚,一定要重罚!”捧阅此信的领导拍案而起。然而随着调查的展开,事实却出人意料。原来,民警李春江那天午后执勤,发现一男子头盔没戴,骑辆摩托车,带个孩子东一头西一头猛往前奔,遂伸手将他拦下,未等李春江敬礼,那人便怒气冲冲地骂道:“瞎眼咋的,你没看见小孩病重需要送医院吗?”李春江看那小孩气色挺好,精神也足,不像有病的样子,再…  相似文献   

11.
他善于“说”:哪个窗口的车主有疑惑,他便走向哪个窗口。一番有理有据的释疑解惑,让车主心服口服;他勤于“做”:建设车管服务站,让群众零距离办理车管业务;开通网上车管所,开没官方微博;自主研发超标电动车管理软件;他乐于解“难”:群众有事找他。再困难也要创造条件解决。  相似文献   

12.
我的班长     
调到基础所是去年的事,班长来接我。我拎着大包小包跟在他身后,进屋后他让我把行李放在长凳上,我以为他是队长,我说:“队长……”,他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纠正道:“我不是队长。”指了指身旁的一个人:“他是。”语气狠狠的。我脸一下子红了,班里的其他几个队友都在屋里站着,我挺尴尬,他却用手指着一个队员命令道:“王志强,和新兵去地下室抬张床来。”等我们把床抬上来,在外屋支好,他又让人替我铺好床垫,然后明确地对我说:“先吃饭,晚上上班,9点到11点,记住。”我点点头,他转身就出去了。第一次接触,他留给我的印象挺严…  相似文献   

13.
时下,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做个人总结时,喜欢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把成绩都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有些工作他根本没沾边。但加上了在他的“倡议下”、“指导下”、“帮助下”等字眼,就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政绩。对这种“算账”方法和总结模式,群众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可报在猪饲料上某农场用公款招待上级大吃大喝。宴毕,办公室主任为下账犯愁了,请示场长说:“场长,上次请客报的是牛饲料账,这次的账怎么下呢?”“报在猪饲料上嘛。这个还用问。”(俞传美荐)要面子老王特要面子。不久前他儿子犯罪进了公安局,邻居关切地问他:“你儿子犯了什么事?”老王说:“因为提前采购商品。”邻居说:“那不犯法呀?”老王说:“可他急着采购,所以商场还没开门,他就撬门进去了……”(灵枝荐)光着膀子森林里有两棵树,一棵树上住着两只小鸟,一棵树上住着一只老鹰。一天,一只小鸟对另一只小鸟说:“你敢去…  相似文献   

15.
5月8日晚,河南省焦作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驻河南轮胎股份公司保安队员张新民在门岗文明执勤,连敬18个军礼,劝走一名醉酒人,受到围观群众交口称赞。当晚8时30分,一名40多岁的男子大摇大摆来到门岗,正在执勤的张新民依照惯例向来人敬礼并要求出示“职工出入证”,谁知这名男子将手一挥,大叫道:“出入证﹖没拿。”说话间已站立不稳,前摇后晃,满口酒气熏天,张新民见状,温和地说:“按规定,没证、饮酒者都不能进厂……”队员话没说完,男子又大声嚷道:“我进厂干活,耽误事,这责任你担得起吗﹖”张新民又耐心地解释道:“进厂干活…  相似文献   

16.
无言的结局     
无言的结局邱冬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觉得和他生活在一块儿太没趣了,于是,新的一天的早晨,你拒绝了他的拥抱,对他说:“我们离婚吧!”他瞪大了眼睛,感到莫名其妙,“你疯啦!”你坚定地说:“我没疯,真的,我们离婚吧!”他一下子默然不语了。那天旱上他连早...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父与子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警察,追随我父亲的足迹。”   “我还不知道你爸爸是一名警察呢!”   “不,他不是,他是一名惯偷。” 鲜于光明   从前,有一个案子的被告复姓鲜于,名光明。法官看了看状纸,不知鲜于是复姓,就喊道:“鲜于光!鲜于光!”不见人答应,又改口叫道:“被告!被告!”   这时,鲜于光明站了起来,法官很恼火,叫道:“你就是被告人吗?”   鲜于光明回答道:“是!”   “我一看状词,就知你不是良民,你今年 39岁就写 39岁有什么不好,偏偏要写明年 40岁。来人,给我拉下去打!”   原来,…  相似文献   

18.
成功之道     
小夏 《协商论坛》2009,(1):64-64
电视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观众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道。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道题考考你们吧.”  相似文献   

19.
开心乐园     
他为什么笑被送到殓房的三具尸体,脸上都带笑容,于是警探找验尸官询问缘由。验尸官说:“这个老钟,是跟老婆亲热时心脏病突发死的,所以脸上带着笑。”“原来如此。另外两个呢?”“这个叫小丁,是给公共汽车撞死的。当时他刚知道中了彩票,根本没看见公共汽车开过来,所以含笑而终。”“那么,第三个人又是怎么回事?”“哦,这个可怜虫实在太迟钝了。他去爬树,被闪电连续击中。”“那他为什么笑?”“他当时以为有人为他拍照。”找警察三个刚刚逃出监狱的逃犯,躲在镇郊一农民家里,为了不让警察抓住,他们央求那农民出去看看附近有没…  相似文献   

20.
丘挺 《前进论坛》2009,(1):56-58
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风声日紧,行动委员会的同志劝邓演达离开上海到日本或香港。但是,他不听劝说。他说:“个人生死不足道,中国革命必须及早恢复。”“指挥这么大的一件事,不在国内不行。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安全,要人家去牺牲呀!”他本着“工作上需要坚持,行动上力求审慎”的态度,一直留在上海,继续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