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兴华 《唯实》2011,(7):30-35
《论语·泰伯》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存在两种句读和理解方式,但它们都侧重于政治角度,而忽略了孔子的学问家、思想家身份。如果从孔子学术思想的角度进行解读,那么这句话就应该被解读为:人啊,适合于让他去践履仁道,不适合于让他去认知仁道。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5,(3):8-10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典出:《管子·禁藏》原文: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营则耳目谷,衣食足。耳目谷,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释义:不去立没有好处的功劳,也不去做没有益处的事情。诚于中者,形于外。——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典出:《礼记·大学》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4,(1):11-12
<正>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关羽与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毛泽东引之论王震:“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王震凡受领作战或建设任务,必蓄胡留须,不达之不净面。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相似文献   

4.
蓬安,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蓬安,自古人杰地灵,才俊辈出,哺育了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给中华文坛留下了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5.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王宠天资秀颖,才俊志高,但20余年间连续8次应试皆不第,最后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世称“王贡士”“王太学”.王宠诗宗建安诸子而沉雄丽瞻,文法司马迁、班固而深得笔致,画则随笔点染而得黄公望、倪瓒之趣,篆刻与文彭齐名,尤以书法名噪一时.王宠诸体皆能,尤善小楷和行草.书风端庄古雅、疏宕旷达,与祝允明、文徵明、陈道复并称“吴门四家”.  相似文献   

6.
霜叶红于二月花刘风梅,贺伯庆他早已跨越“古稀”之坎,本该安享晚年之乐。而他却用火一样的热情去探索、耕耘,去奔波、操劳。几年中,把足迹遍及数十个地区和单位,撰写各类报告34篇,约十几万字。向政府提出各类建议二百多条,反映案件线索120多条。他说:“我不...  相似文献   

7.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讲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的学生子贡向他"问政",即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先去哪一个呢?孔子说:去兵.即可以不要军队.子贡又追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子回答:去食.即民以信为本,宁可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可见,孔子把"诚信"看做为人之本、立国之基.  相似文献   

8.
守护信用     
信乃诚实、不欺骗,信用指的是人们对某种信念和原则的忠诚,言论和行动的一致。中华民族素以信用为本、以信立业。《论语》中就有着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  相似文献   

9.
处世术语     
一日,去某君处,见其编著之《袖珍处世学词典》手稿。信手翻阅,颇觉有味。问其编撰缘由,答曰:“东施效颦耳。法国保尔·霍尔巴赫之《袖珍神学》、黄永玉之《罐斋杂记》及《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皆属此类体例。含蓄而不去智慧和幽默感,借诠释方式表达之,不外以弦外之音激发人们对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有些人,对于眼皮底下的小事,往往置若罔闻。问之,则振振有词,古人陈蕾曾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 且慢,君岂知古人恭勤又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警世名言。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世间凡事必须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按陈蕾讲的去做,势必使人成为好高鹜远之徒,妄大才疏之辈,成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庸才。 “一屋不扫,何以打天下?”此语反问是何等巧妙。天下乃人民大众之天下,人人都应有扫天下之大志,一屋乃一己之地,自己更应有扫一屋之行动。天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语录     
<正>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韩非子·主道》)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淮南子·兵略训》)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大学·经上》)  相似文献   

12.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势力在中国统治盘根错节,十分强大。尽管中国工人阶级有着极其坚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但毕竟人数较少,如果不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只靠单枪匹马地去战斗是不可能把革命引向胜利的。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  相似文献   

13.
实践已反复证明,为政之要在于任贤,成就事业在于用才。因此在人才问题上,我们的领导者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和用才之道: 爱才之心。无数事实证明,领导者如能视才如宝、爱才如命,人才就会去接近他、投奔他,他所领导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领导者要有爱才之心,就得出于公心,坚持五湖四海,做到任人唯贤;抛弃私心杂念,跳出宗派小圈,不搞任人唯亲。 求才之诚。领导者不仅要有爱才之心,而且要有求才之诚。这就是说,领导者对于人才,一方面要主动寻求,不可去守株待兔;另一方面要真心诚意,不能学叶公好龙。因为,在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报》2012,(2):59-59
答题思路: 一要树立清廉之风。摒弃贪占之风,树立清廉正气。摆正心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管住自己的脑,不存非分之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做是非之人;管住自己的手,不取不义之财;管住自己的腿,不去腐化之地。  相似文献   

15.
西方有一幅漫画:律师楼下出了车祸,好多人在抢救伤者,一群律师则飞跑下楼发放名片。这种纯粹的趋利性刻画了西方律师道义责任和法律良心的缺失。也许是不熟悉的原因,我对律师这个群体印象并不太好,总觉得他们就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偶得董刚著的《竖起这面旗》,我并未在意,但阅读之后,不禁叹服。好一个年轻才俊却少年老成的律师!好一部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才俊,可谓群星灿烂,很有些“辅王之才”。汉代贾谊便是其中一位。只可惜,他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年纪轻轻就“夭绝”了。析其因、其训,离不开“功显盖僚”四个字。贾谊22岁任博士,同年升任太中大夫,仕途够顺。这“顺”,固然少不了贾谊的老师——朝廷重臣的吴公、张苍的提携之力。但主要的,还是因了他个人的才华、功绩。“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即贾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如果说,贾谊的《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论积贮疏》和《过秦论》等,还属于立言的“文功”。那么,他的“列侯就…  相似文献   

17.
<正>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去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去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有的人毕其一生,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很不成功,该人虽然连声咒骂爱情是骗人的鬼话,但仍然表现了他或她对于爱情的价值的体认与重视。之所以咒骂爱情,无非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学界的主流说法,士与侠同源,西周的低级贵族,到了春秋时期,演变为士或侠。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因为后来从私学里学出来的士,好些并非出身贵族,也有庶民。东周分际,非贵族的庶民,大多都是从贵族圈里坠落下来的,低级贵族能做的事,凭什么他们就一定不会做呢?礼崩乐坏的潜台词,就是原有的身份秩序乱了。大小山头,竞争加剧,用人之际,才俊之士也就有了机会。至于从什么途径出人头地,要看个人的机缘。孔门之徒,大抵走仕途,学成之后跟着卿大夫做家臣,一步步爬上去。而墨家的门徒,则走的是侠士一路,扶危解难,行侠仗义。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编     
《前线》1985,(4)
在社会飞跃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自足自乐,故步自封,不去追求,不去探索,生活便不会前进,社会主义事业便不会发展。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但是这种不满足,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利欲熏心的贪得无厌和脱离现实的想入非  相似文献   

20.
正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西汉广川(今属河北省景县)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专攻《春秋公羊传》。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延揽四方才俊,让地方郡守、诸侯推选贤良博学之士,欲闻治国"大道之要"。董仲舒在上《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说、"大一统"的思想。董仲舒在我国思想史上的贡献,除了"大一统"思想外,还有"推明孔子,抑黜百家"的思想。他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创建了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阴阳五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