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有人关切地问毛泽东:“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毛主席发出一阵豪爽的笑声。“那毛字呢?”不等这位友人问完,毛泽东就接着风趣地说:“我‘毛’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很明显: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后来,有人根据…  相似文献   

2.
在重庆国共两党谈判期间,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以其宏伟壮观的场面、气势磅礴的笔触,博得重庆各界盛赞。一些社会名流邀请毛泽东做一次讲演。演讲结束时,有人突发其问:“假如谈判失败,国人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着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  相似文献   

3.
诚如人们所说:幽默是思想、学识和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幽默,显示了他深刻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睿智。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当时文艺界的知名人士邀请毛泽东作了一次演讲,演讲之后,有人问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将先生?”毛泽东当即作了回答,他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人初次见面,往往先问姓名,进而说名道姓,谈古论今,有时还涉及哲学,令人回味无穷,赞叹不已。这不仅反映了他善于交友,学识渊博,更透露出哲人的智慧。下面记述的便是其中的两例。舒湮──对立矛盾的统一集于一身1957年6月的一天深夜,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畔的帐篷里,接见年逾八旬的爱国学者冒广生。当他与冒老先生亲切握手、打过招呼以后,又对陪同前来的冒广生的儿子、作家舒湮说:“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舒湮回答说:“舒湮,舒展的舒,湮没的湮。”毛泽东微笑着说:“以‘湮’字作名字的很少见。”舒湮解释道:“原来…  相似文献   

5.
1927年3月,一位来自湘江边的书生少年谭世铭,来到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武汉报名参军,就在那一刻,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谭政。1944年,谭政在陕北负责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之际,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对他说:“你数一数‘谭政’两字是多少笔划?”又问:“你再数一数我‘毛泽东’三字多少笔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看见周恩来停住了脚步,上下打量他,问:‘是不是嫌我穿得太洋气?’ 毛泽东对警卫员说:‘这次我们去重庆,可能被扣押,坐大牢,甚至杀头……’ 毛泽东出席完蒋介石的晚宴后,正在翻阅报纸。突然,蒋介石的卫士进来说:‘你们三人出去,把毛先生留在这里’ 毛泽东对美国包瑞德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  相似文献   

7.
小品晚会上,赵本山伸出右手食指问范伟:“这是什么?请回答!”范伟不屑地“扑哧”一笑说:“你真的认为我脑子有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是‘1’呗。”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一根手指头。哈哈哈!”接着赵本山又伸出食指和拇指问道:“这是什么?”范伟心想,这次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随回答道:“这是两根手指头。”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八’!”……  相似文献   

8.
在云县爱华镇草皮街社区,说起社区党总支书记字国兴,干部群众都不约而同地说:“他是我们的‘贴心人’,他心里时常装着群众。有这样的‘领头雁’作主心骨,我们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9.
“现在这些年轻人,干点儿活都怕闪了腰,照我们年轻的时候可差远了!”“小王那人,看见有一毛钱的好处,腿跑折了都得往上冲。”……一名小队干部常常这样评价手下的员工。我问他为什么看不到员工们的优点,他无奈地说:“我是‘恨铁不成钢’,盼着他们进步啊!”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1,(14):10-10
据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说,这个“新”字,是毛泽东同志加上去的:“那是1950年,有一天毛泽东的女儿在院子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了,立即给她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艰苦奋斗与“周期率”抗战时期,黄炎培去延安,与毛泽东谈及中国漫长历史的发展演变,他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初兴后亡的“周期率’。……希望找出一条...  相似文献   

12.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国民参政员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里作客。他们谈了一个下午。最后,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寻冁’,‘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相似文献   

13.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怕’”。这是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时讲的一段话。由此想到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满怀真诚过群众这道“筛”。 有这么一则轶闻,十八世纪的英国,有位叫威灵顿的将军,一次不慎跌入河中差点淹死,幸被一名士兵救起。将军非常感激地问这位士兵希望得到什么谢礼,士兵说:“只要阁下别把这件事说出来就行了。”将军很惊讶,这是为什么?士兵说:“如果同事们知道我救过阁下,那我一定会被大家丢入河中”。原来这位将军平时专横跋扈,极不受部下欢迎。 这件事…  相似文献   

14.
一个周末的晚上.读高中的儿子回家.与我坐在一起吃板。儿子对我说:“我再也不会向物理老师问问题了。”我诧异地问:“为什么”他满腹委屈地告诉我:“我向物理老师问一道题.你瞧他怎么回答,他不屑一顾地数落我‘这也不会’,说完扭头就走出教室。”我再三为老师辩解:“可能老师还有别的事,或者上课他讲了你没有听。”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1日,国民参议员黄炎培等人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访问。毛泽东问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三四天的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真诚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到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黄炎  相似文献   

16.
“我那时还是个年青娃娃”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参观,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延安。当天上午,他不顾旅途疲劳,就陪同外宾一道来到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这是一排三孔窑洞,窑洞外面的大牌上挂着一张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回延安后和毛泽东合影的照片。外宾指着照片问:“‘这张照片是在这里拍的吗?”一位同志回答:“就是在这个地方拍的。”周恩来当即谦逊地说:“我那时还是个年青娃娃!”’西安事变,矛盾错综复杂,各方剑拔管张。周恩来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不顾个人安危,周旋于张学良、杨虎城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之间,…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这样写道:“毛泽东作出了打倒邓小平的决定。在决定打倒邓小平的同时,他再一次把邓小平保护了起来,免遭‘四人帮’的毒手,并决定再一次保留邓小平的党籍。也许,毛泽东自知,他的‘大限’已经不远,他是在最后的时刻,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刻意地保留下了邓小平。以毛泽东八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验,他完全知道,他身后的中国,非但不会是一个‘太平盛世’。还必有大的政治恶斗。  相似文献   

18.
殷明 《四川党史》2002,(6):24-26
一、“民主监督”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在旧中国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对此,有人说他是自命清高,也有说他茹素皈依,有出世思想。1949年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也无意做官。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晚会上,毛泽东问他:“北洋军阀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回答说:‘俄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是绝不盲目服从的。……”鉴于这一情况,10月1日晚,周恩来到黄炎培家,诚恳地提出请他担任政府公职。黄炎培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得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回答说:“这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三纸无驴”这个成语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辄酬之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意思是说,人家问他一句话,他就回答一百旬,但还未抓住要领,因而在邺下(地名)有句谚语说“博士要买一头驴,契约写了三张纸,其中还没有‘驴’字。”后人以“三纸无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也就是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