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胡师正 《求索》2008,(8):109-111
传统人居文化的核心即是伦理型文化,其基本范畴主要是以族居为特点的宗族制,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中心的德治,以中庸伦理文化为建筑装饰取向的审美观。宗族制伦理文化核心是祖宗崇拜,主要特征即是男权政治。德治伦理文化的内核是礼,其德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即时的社会和谐。儒家伦理文化的中庸形成了人居建筑的审美取向,追求人与建筑的平衡与稳定,达到中和之大道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农村复兴的宗族组织是以“家——户”生产生活形式为存在的基本依据的,在我国农村彻底走向现代化、市场化之前,宗族组织还会长期存在于农村社会。现实条件下,宗族组织依然具有社会政治秩序的控制功能。其对村庄权威、村民自治、乡村治安秩序和农村经济发展秩序都有着较好的调解与整合功能,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一方面积极利用宗族组织社会控制职能促进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消弭宗族组织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并使其最终归于解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宗族观念在凉山彝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彝族繁荣进步的关系进行探讨。文中就宗族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认为宗族观念与民族繁荣进步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提出了必须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丁知平 《前沿》2007,4(10):246-248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官僚制度和官僚文化,考察中西方官僚制的文化传统,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各自官僚制的科学形式和工具理性。中西方官僚制的文化传统在生成环境、历史基础、政治形态以及信仰观念等方面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为以统治部族为中央、臣服部族为地方的"酋邦式"部落国家,地方部族实行完全的自治,宗族尚未正式形成。西周的全面分封制实现了统治部族对被征服部族的武装殖民,统治部族的贵族宗族组织及其自治制度基本形成,被征服部族原则上不再被允许保有其宗族组织。战国及秦朝,贵族组织及其自治制度暂时被废除。汉代在短暂地恢复了皇族、王族与军功贵族的自治之后,又很快将其废除,开始扶持官僚宗族与文化宗族。魏晋南北朝,士族作为文化贵族的最高形态,其自治权达到鼎盛后开始转衰;官僚宗族的自治权亦通过家庙制度开始崛起。唐代士族的法定自治权被取消,官僚宗族通过家庙制与荫族制进一步发展。晚唐、五代时期的战乱毁灭了士族的族谱乃至肉体,官僚宗族的世系也被完全破坏,宗族自治势力对国家上层政治的威胁被最后解除。宋代开始将原仅适用于贵族、官僚的宗族自治制度下移至普通平民,终于在明代形成了在县政府控制之下,由宗族自治辅助国家官治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 ,将传统中国的秘密结社置于中国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制度体系及群体意识中予以考察 ,就会发现其形成和发展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宗族、人口等层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探究中国秘密社会的结构、类型、特征、功能 ,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秘密社会与传统汉族社会结构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不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符合中国国情,也在文化上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方式.  相似文献   

8.
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秦汉至明清之际的中国历代王朝,“编户齐民”和县的数量基本没有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因而是一种小县制。同时,县以下还有乡里制度和什伍编制,皇权专制集权统治以“县政”为依托,其政治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事不管。所谓“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毫无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9.
正宗族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基础构成,在传统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全方位的作用,至今根深蒂固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发展。本文着眼于当前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宗族问题,作者从历史文化研究与现实走访中重新考察审视宗族在乡村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提出在乡村振  相似文献   

10.
何泽中 《湖湘论坛》2002,15(6):91-92
剖析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村民自治进程不难发现,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宗族活动,是国家管理农村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也是影响村民自治的抗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说,当代村民自治是在与传统族民自治的抗衡中推进的,是法治战胜礼治、国法战胜宗法、民主思想战胜宗族思想的过程。而且宗族活动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宗族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危害,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并肃清其影响,扫清村民自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是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一、农村宗族…  相似文献   

11.
今天,宗族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仍时隐时现,在我国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都有体现,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有组织的宗族活动、自给自足的城镇社会组织、有形无形的家庭势力、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这些残余影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政治生活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整合2000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农村法律服务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和路径,直接影响着农村法律服务的方式、方法和效能,进而影响着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主体的不同演变和发展路径;农村法律服务作为政府导入的基层法律服务制度,其运作本身就是浸润在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的,实际运作模式受其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及异质性的逐渐增强,乡村干部、村庄法律精英、宗族等社会因子作为契入农村法律服务的变量,也会对农村法律服务运作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后续的中国农村法律服务研究需要注意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拓展、宏观考察与微观叙事的结合以及单个个案历时性研究与个案间共时性横向比较的并重等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成员心理层面的社会意识对政治系统的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农村政治文化发展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研究对政治文化的涵义作了总结归纳,从历史发展观察,农村政治文化历经传统封建社会宗族文化主导农村政治文化时期,民国宗族势力衰弱,乡村劣治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主导农村政治生活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农村社会民间力量崛起,民主氛围显现四个时期.目前的农村政治文化呈现出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并存,并落后于农村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世俗化发展趋势的特征.最后提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要明确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理清政治文化的建设主体、内容,进而协同村民自身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龙志贵 《湖湘论坛》2007,20(6):25-28
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与它的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的现实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权力崇拜"与"为民用权"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权力崇拜"的社会。中央集权的国家权力深入到民间社会,从观念意识到宗族、结社都受到国家权力控制。政治权力掌握大量资源,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宗法制度还是郡县制度,国家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通过特定观念、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通过实践基础、制度性质、时代特点、民族特色等方面体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走向是围绕实现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在提高民族素质、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历经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 ,形成各具特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并由此哺育、积淀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并称四大文化体系 ,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一个民族的主体文化深深融入其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政党制度浸润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仅…  相似文献   

18.
彝族是远古羌戎虎伏羲氏族部落的遗裔之一,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支系庞杂,分布于云、贵、川以及广西等省区。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自己的古彝文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且不平衡,原始宗教观念还较为浓厚地保存在社会生活之中,这种原始宗教观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必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 这里,我只想就彝族对火的崇拜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因为在原始宗教的观念中,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不仅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有着广泛的普遍性或者说是典型性。 彝族的火崇拜,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1.人对自然物实体的崇拜,2.对灵物虚体的崇拜,3.对鬼神异体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知不强、民主意识相对薄弱、法制观念较淡薄、宗族思想较严重等方面是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文化水平、民主政治现状、社会公正情况、历史文化积淀等方面是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的成因;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进行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世俗文化包蕴着普通人对政治、经济、社会人生、饮食起居、闲暇娱乐的朴素而又实用的观念。这些世俗观念的形成是历史与现实、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受着政治状况、经济环境、社会地位、旧风旧俗、正统理论、乃至宗教、文艺的交互影响,以它特有的形式和方式在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