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里格斯是 2 0世纪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从比较的角度 ,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 ,创立了新的行政理论体系 ,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并在行政学理论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成为行政生态学、比较行政学和发展行政学的创始人。本文对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行政学研究的借鉴意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行政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发展与繁荣和走向基本成熟三个阶段.教育行政学取得了从借鉴到自我发展,再到多样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重政策诠释、重条块行政功能说明、重思辨研究等问题.作者在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教育行政学研究存在这样几个趋势:在研究目的上,注重理论和实践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关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讨论与运用;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本身;在学科体系上,注重建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3.
行政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学科发展与方法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学美国化对于行政学中国化来说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公共行政管 理"从实践层面可以解读为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从理论层面可解读为行政学或行政管理 学和公共管理学,从学科层面可解读为从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实践、理论 和学科层面相应的公共行政管理方法体系就由具体行政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三 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行政学存在着合法性危机,这是公共行政学本土化不足的结果。本土化不足表现为本土行政理论严重缺失、研究方法混乱失范,以及由此导致的学术质量及应用能力低下。其主要原因是传统行政理论资源被漠视和行政权力对学术的不当干预。要通过消化吸收传统行政理论资源的合理成分,加强对我国行政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传统理论资源进行现代改造来构建和创新本土理论;要使学术评价权力从行政部门转移到学术界自身,制定一套包含有规范的研究方法评价体系、合理的理论探索标准、体现有应用价值的学术评价规章来指引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论与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生态理论引入到行政学方法论的研究当中,这本身反映了行政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论创新和其学科体系建设中的进一步完善和一种尝试。本文拟从影响行政的诸生态环境因素着手,论述它们与行政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来阐明行政生态学的理论范式和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F0002-F0002
<正>严强,男,1948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行政学会副会长,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学术建树:公共行政学理论领域提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从政府管制行政到政府管理行政再到公共行政的路径;政治学理论领域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以国  相似文献   

7.
行政学创立以来就包含着政府对内部和外部事务管理两个领域.行政学研究对两个领域区别的忽略造成了影响行政学发展的基础性缺陷.政府内部和外部行政管理有着不同的管理内容、特点和理论关注.从学理上明确两者之间的分野和定位,将为行政学研究趋近行政真实、指导行政实践开辟新进路.  相似文献   

8.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选题重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学科与方法论;政治哲学;中国政治(含党建)和国际政治。行政学理论及其新发展;政府管理机制,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社会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作为一位大思想家 ,他的有关行政学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深深挖掘。“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物。”黑格尔自己也如此说。黑格尔的行政思想中有为他所处时代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面 ,但同时他的关于行政人员的选拔、真实责任感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对行政人员监督的思想到今天仍值得借鉴。所以 ,对黑格尔的行政思想应在批判中吸取教训 ,在肯定中发扬 ,从正反两方面充分挖掘黑格尔的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行政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和本书作者王敬松同志最早相识于北京大学图书馆。那是 1982年深秋的一天 ,他分到国家劳动人事部 ,因工作需要回母校查阅资料 ,他问我查阅什么 ,我说“行政学。”他听了说 :“哦 ,好新的学科。”此后 ,我俩经常探讨一些关于政治学、行政学的问题。他数十年如一日 ,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最近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他的论文集《政治—行政学 :改革与研究》,汇集他 1983年至 1997年撰写、翻译的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学、行政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文章和译文 ,充分体现他坚持科研为改革服务的精神 ,集中…  相似文献   

11.
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析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默尔是一位对当代西方行政学发展具有重要理论贡献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家,本文分别从他对公共行政理论概念的后现代诠释、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探寻等方面对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地对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行政价值观乃公共行政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价值观是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行政价值观是公共行政之“魂”。这是因为 :从行政主体角度看 ,行政价值观是根据性的 ;从行政管理过程看 ,行政价值观是引导性的 ;从行政文化环境看 ,行政价值观是统摄性的。  相似文献   

13.
决策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就行政决策理论而言,从理论基点、研究方法到行政决策主体、行政决策过程等方面都存有一些悖论.这些悖论对行政决策主体、决策环境、决策过程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必须加以深入研究.解决这些悖论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虑行政决策的复杂性,应选择"满意"的行政决策标准;决策过程中必须结合使用渐进性策略和根本性策略;行政决策的目标与手段应适度分离;建立规范的偏好转换机制与利益互动机制;加快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 行政的历史同公共权力的历史一样悠久。但是,行政指的是什么,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对行政学理论及行政实践发展的历史考察,认为行政有四大特性。1、行政是一种管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从属于“管理”这个范畴。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行政称作“行政管理”。这里的“管理”是强调行政特性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因而管理具有科学性。由此引伸,行政也具有科学性。“行政”和“管理”联用,甚至等同起来,源于科学管理理论。1912年,美国管理科  相似文献   

15.
范式的形成是行政学成熟的标志,范式的转换是行政学演进的坐标。行政学在百余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怎样的范式转换,是行政学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行政学范式转换抑或演进进行了研究,但是理论演绎的多,经验研究的少。通过210本行政学教科书内容的研究,对传统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进行比较,以及对行政学的范式转换抑或演进进行经验检验,发现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虽然在内容安排上有差异,但只是在相同的"管理主义"价值观取向下进行的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行政学范式没有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6.
循着学科的定义和女性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女性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学科概念的学术层面具有合法性.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女性学目前所遭遇的是学科行政和社会合法性困境.可从三个方面推进当前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女性学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充分发挥女性学跨学科的特点,使女性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跨学...  相似文献   

17.
政治学与行政学发展至今,学者们提出众多的理论来完善它们,以此通过这些研究方法来对政府的政治统治与行政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最终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将诞生于心理学领域的社会记忆这一概念,引用到政治学与行政学领域作为一种的研究手段。通过这个新的研究视角,我们更好地对政府的政治统治以及行政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管理的行政理论创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对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概括 ,是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公共理念与市场理念的融合为灵魂 ,以政府公共职能的重新厘定为基础 ,以公共管理运行机制的重构为基本内容 ,以行政组织体制的创新为支撑 ,以行政决策与执行创新为立足点 ,以行政管理方法创新为手段 ,进行了行政价值观念创新、行政职能创新、公共管理运行机制创新、行政组织创新、行政决策和执行创新、行政管理方法创新 ,对公共行政学理论有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某一学科的话语体系是该学科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载体。文章依托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85-2020年《中国行政管理》刊载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梳理和理解中国行政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程,以期洞察其发展趋势与演变逻辑。研究发现:中国行政学话语体系的发展与我国大国崛起的治理实践息息相关,呈现出一种反映和适应这一伟大实践的发展趋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前瞻性和引领性;在价值取向上,中国行政学研究走过了一条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的发展之路;在路径选择上,经历了从移植复制到主动学习再到自主构建的不同阶段;在主题演变上,始终以"政府改革""行政效率"为言说主线,但呈现出一定的离散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中国行政学在理论研究中与中国行政改革紧密互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的行政学,应具有现实性的情境观照、前瞻性的理论诉求和整体性的建构视角,同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中国特色行政学的建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考量:行政学建构的生态分析、行政学建构的重点转移和行政学建构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